包含“负舍”的成语「负担舍舟」

2024年10月19日成语大全53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负担舍舟”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关于舟的成语有哪些、疯狂猜成语关于舟的成语答案介绍一览、含有舟的四字成语、写出有成语里带“舟”的成语、谁知道成语( ) ( )大舍、大舍前边加两个相同字组成成语词典、什么什么舍什么成语舟字的成语有哪些第三个字是舍的成语有哪些最后一个字是舟的成语李清照的人物生平等

目录索引:
1:成语“负担舍舟”的词条资料
2:关于舟的成语有哪些
3:疯狂猜成语关于舟的成语答案介绍一览
4:含有舟的四字成语
5:写出有成语里带“舟”的成语
6:谁知道成语( ) ( )大舍
7:大舍前边加两个相同字组成成语词典
8:什么什么舍什么成语

9:舟字的成语有哪些

10:第三个字是舍的成语有哪些

11:最后一个字是舟的成语

12:李清照的人物生平

成语“负担舍舟”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fu dan she zhou
成语简拼:FDSZ
成语注音:˙ㄈㄨ ˙ㄉㄢ ˙ㄕㄜ ˙ㄓㄡ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解释:身背行囊,离船上岸.

成语“负担舍舟”的扩展资料

1. 关于舟的成语有哪些
风雨同舟、
破釜沉舟、
木已成舟、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刻舟求剑、
舟车劳顿、
舟车楫马、
网漏吞舟之鱼、
小隙沉舟、
同舟遇风、
朽竹篙舟、
同舟而济、
陆无屋,水无舟、
柏舟之誓、
骑马乘舟、
吞舟之鱼、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中河失舟,一壶千金、
载舟覆舟、
舟中之指可掬、
推舟于陆、
同舟之惧、
济河焚舟、
虚船触舟、
鸿毳沉舟、
吴越同舟
麦舟之赠、
李郭同舟、
舟水之喻、
虚舟飘瓦、
盐梅舟楫、
中流失舟,一壶千金、
一叶扁舟、
孤舟独桨、
舟中敌国、
毁舟为杕、
吞舟是漏、
覆舟之戒、
网漏吞舟、
车击舟连、
积羽沉舟、
敌国通舟、
绝渡逢舟、
逆水行舟、
同舟敌国、
一叶孤舟、
罔水行舟、
白鱼入舟
积羽沉舟: 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借水行舟: 指趁势行事。同“借水推船”。
鸿毳沉舟: 毳:鸟兽的细毛。鸿雁细毛虽轻,堆积过多也能使船沉没。比喻小问题不解决,积累多了就要出大问题。
胡越同舟: 犹言吴越同舟。指关系疏远者,同处危难则相互救助。
毁舟为杕: 杕,通“舵”。将船改成舵。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不当行为。
孤舟独桨: 比喻单独行动,没人帮助。
焚舟破釜: 釜:古代用的锅。烧掉船只打破锅。比喻坚决不能动摇的决心。
覆舟之戒: 推翻船的教训。比喻失败的教训。
负担舍舟:
风雨共舟: 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敌国通舟: 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车击舟连: 车相撞,船相连。极言车船之多。
沉舟破釜: 釜,锅。打破饭锅,沉掉渡船。表示决一死战。
柏舟之誓: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亦作“柏舟之节”。
白鱼入舟: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白鱼登舟: 为殷亡周兴之兆。同“白鱼入舟”。
柏舟之节: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同“柏舟之誓”。
载舟覆舟: 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同舟共济: 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顺水推舟: 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破釜沉舟: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逆水行舟: 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木已成舟: 树木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刻舟求剑: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济河焚舟: 济:渡;焚:烧。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风雨同舟: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疯狂猜成语关于舟的成语答案介绍一览
绝渡逢舟
孤舟独桨
覆舟之戒
顺水行舟
鸿毳沉舟
柏舟之节
犀舟径楫
飘瓦虚舟
破釜焚舟
同舟遇风
推舟于陆
溯水行舟
逆水行舟
焚舟破釜
同舟之惧
胡越同舟
舟车之利
虚舟飘瓦
犀舟劲擑
柏舟之誓
同舟敌国
舟车之苦
戒舟慈棹
吞舟之鱼
敌国通舟
网漏吞舟
负担舍舟
麦舟之赠
舟水之喻
同舟共命
罔水行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载舟覆舟
小水不容大舟
白鱼入舟
车击舟连
舟中敌国
济河焚舟
舟车楫马
骑马乘舟
陆无屋,水无舟
吴越同舟
李郭仙舟
小隙沉舟
李郭同舟
风雨共舟
盐梅舟楫
宰相肚里行舟船
吞舟之鱼,不游枝流
虚船触舟
朽竹篙舟
同舟共济
吞舟漏网
同舟而济
网漏吞舟之鱼
木已成舟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借水行舟
中河失舟,一壶千金
中流失舟,一壶千金
白鱼登舟
学如逆水行舟
沉舟破釜
不系之舟
一月三舟
顺水推舟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舟车劳顿
刻舟求剑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一叶扁舟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3. 含有舟的四字成语
风雨同舟
破釜沉舟
风雨同舟
破釜沈舟
顺水推舟
木已成舟
积羽沉舟
白鱼入舟
济河焚舟
负担舍舟
逆水行舟
吴越同舟
白鱼登舟
李郭仙舟
网漏吞舟
李郭同舟
载舟覆舟
鸿毳沉舟
敌国通舟
借水行舟
溯水行舟
胡越同舟
破釜焚舟
风雨共舟
顺水行舟
小隙沉舟
朽竹篙舟
飘瓦虚舟
溯水行舟
八个的就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参考资料:..com/question/130147342.html?si=2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写出有成语里带“舟”的成语
舟车劳顿 中流失舟,一壶千金 小隙沉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毁舟为杕 柏舟之节 白鱼登舟 舟水之喻 盐梅舟楫 朽竹篙舟 吞舟之鱼 吞舟是漏 吞舟漏网 推舟于陆 同舟遇风 同舟共命 溯水行舟 顺水行舟 破釜焚舟 李郭仙舟 李郭同舟 借水行舟 胡越同舟 孤舟独桨 风雨共舟 敌国通舟 沉舟破釜 车击舟连 舟中敌国 中河失舟,一壶千金 载舟覆舟 虚舟飘瓦 同舟敌国 网漏吞舟 吴越同舟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同舟共济 顺水推舟 破釜沉舟 飘瓦虚舟 逆水行舟 木已成舟 刻舟求剑 济河焚舟 积羽沉舟 鸿毳沉舟 负担舍舟 覆舟之戒 风雨同舟 焚舟破釜 白鱼入舟 柏舟之誓 一叶扁舟一月三舟不系之舟中河失舟,一壶千金中流失舟,一壶千金借水行舟刻舟求剑同舟之惧同舟共命同舟共济同舟敌国同舟而济同舟遇风吞舟之鱼吞舟之鱼,不游枝流吞舟是漏吞舟漏网吴越同舟孤舟独桨学如逆水行舟宰相肚里行舟船小水不容大舟小隙沉舟戒舟慈棹推舟于陆敌国同舟敌国通舟木已成舟朽竹篙舟李郭仙舟李郭同舟柏舟之节柏舟之誓毁舟为杕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破釜济河焚舟溯水行舟焚舟破釜犀舟劲擑犀舟径楫白鱼入舟白鱼登舟盐梅舟楫破釜沉舟破釜焚舟积羽沉舟积羽沉舟,群轻折轴绝渡逢舟网漏吞舟网漏吞舟之鱼罔水行舟胡越同舟舟中之指可掬舟中敌国舟水之喻舟车之利舟车之苦舟车劳顿舟车楫马虚舟飘瓦虚船触舟覆舟之戒覆舟载舟负担舍舟车击舟连载舟覆舟逆水行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陆无屋,水无舟顺水推舟顺水行舟风雨共舟风雨同舟飘瓦虚舟骑马乘舟鸿毳沉舟麦舟之赠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5. 谁知道成语( ) ( )大舍
 没有含“大舍”的成语,含“舍”的成语如下:  避君三舍 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30里。指退让和回避。  不舍昼夜 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难分难舍 分:分离,分别;舍:放下。形容感情很好,不忍分开。  难舍难分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白云亲舍 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百舍重茧 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打家劫舍 劫:强抢;舍:住房。指成帮结伙到人家里抢夺财物。  负担舍舟 身背行囊,离船上岸.  魂不守舍 舍:住宅,比喻人的躯壳。灵魂离开了躯壳。指人之将死。也形容精神恍惚。  恋恋不舍 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锲而不舍 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强聒不舍 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6. 大舍前边加两个相同字组成成语词典
  没有含“大舍”的成语,含“舍”的成语如下:  避君三舍 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30里。指退让和回避。  不舍昼夜 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难分难舍 分:分离,分别;舍:放下。形容感情很好,不忍分开。  难舍难分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白云亲舍 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百舍重茧 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打家劫舍 劫:强抢;舍:住房。指成帮结伙到人家里抢夺财物。  负担舍舟 身背行囊,离船上岸.  魂不守舍 舍:住宅,比喻人的躯壳。灵魂离开了躯壳。指人之将死。也形容精神恍惚。  恋恋不舍 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锲而不舍 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强聒不舍 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求田问舍 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舍己为人 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舍生取义 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三瓦两舍 瓦、舍:宋、元时指妓院及各种娱乐场所。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  舍旧谋新 指弃旧求新。  舍己从人 舍:弃;从: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舍短取长 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  舍本求末 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舍我其谁 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舍己为公 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舍身求法 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舍己救人 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舍近求远 舍去近处的,追求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  舍己芸人 指看重别人,轻视自己。  舍生忘死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舍本逐末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退避三舍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问舍求田 只知道置产业。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依依不舍 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  用舍行藏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用行舍藏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作舍道边 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舍近务远 放弃近的,谋求远的。  三邻四舍 泛指邻居。  避军三舍 指退让和回避。一舍:三十里。  打家截舍 见“打家劫舍”。  东家西舍 犹言左邻右舍。  东邻西舍 住在左右前后的街坊邻居。  读不舍手 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禁舍开塞 指禁罚和赦免,开放和闭锁。  恋恋难舍 见“恋恋不舍”。  留恋不舍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谋道作舍 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驽马十舍 见“驽马十驾”。  齐王舍牛 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塞井焚舍 填井烧屋,表示决心死战。  善财难舍 善财:原为释迦牟弟子名,后取“善”之“爱惜”意,指“爱惜钱财”。舍:施舍。指人爱惜钱财,不愿施舍于人。常用来讥讽人非常吝啬。  舍策追羊 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  舍近即远 见“舍近务远”。  舍身为国 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  舍死忘生 舍死:舍得牺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神不守舍 神魂离开了身体,比喻丧魂失魄,心神不安定。  神不收舍 见“神不守舍”。  忘生舍死 忘却性命,不怕牺牲。  蜗舍荆扉 象蜗牛壳似的房子,用荆条编的门户。形容极简陋狭小的房屋。扉:门户。  行藏用舍 行:做,实行。藏;退隐。用:任用。舍:不用。  逾墙越舍 指翻墙越舍很快就走了。  竹篱茅舍 用竹子围的篱笆,茅草盖顶的房屋。形容住房简陋或浓郁的田园风光。  逐末舍本 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左邻右舍 左右的邻居。  作舍道旁 比喻众说纷纭,事情难成。  百舍重趼 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长途奔走,十分辛劳。亦作“百舍重茧”。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 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筑舍道傍 在路旁盖房子,同路人讨论事情。比喻人多口杂,办不成事。  留连不舍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同“留恋不舍”。  青堂瓦舍 堂:高大的屋子。青灰砖砌的堂屋,灰瓦盖顶的住房。指大瓦房。  舍己就人 舍:弃;就: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爱财舍命 指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而追求钱财。  紧追不舍 使差距接近,势均力敌。  取舍两难 采用或舍弃都能决定。指难以抉择。  舍命不舍财 情愿丢掉生命也要保住钱财。比喻过分贪财,非常吝啬。  舍命陪君子 舍:舍弃;命;生命;陪:陪伴。指不惜一切陪伴与跟随对方。  白云青舍 比喻在异乡思念亲人。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7. 什么什么舍什么成语
爱财舍命: 指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而追求钱财读不舍手: 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负担舍舟: 齐王舍牛: 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用行舍藏: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逐末舍本: 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忘生舍死: 忘却性命,不怕牺牲。摘自www.gyjslw.com
8. 舟字的成语有哪些
风雨同舟、
破釜沉舟、
木已成舟、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刻舟求剑、
舟车劳顿、
舟车楫马、
网漏吞舟之鱼、
小隙沉舟、
同舟遇风、
朽竹篙舟、
同舟而济、
陆无屋,水无舟、
柏舟之誓、
骑马乘舟、
吞舟之鱼、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中河失舟,一壶千金、
载舟覆舟、
舟中之指可掬、
推舟于陆、
同舟之惧、
济河焚舟、
虚船触舟、
鸿毳沉舟、
吴越同舟
麦舟之赠、
李郭同舟、
舟水之喻、
虚舟飘瓦、
盐梅舟楫、
中流失舟,一壶千金、
一叶扁舟、
孤舟独桨、
舟中敌国、
毁舟为杕、
吞舟是漏、
覆舟之戒、
网漏吞舟、
车击舟连、
积羽沉舟、
敌国通舟、
绝渡逢舟、
逆水行舟、
同舟敌国、
一叶孤舟、
罔水行舟、
白鱼入舟:)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9. 第三个字是舍的成语有哪些
[逐末舍本] zhú mò shě běn
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用行舍藏] yòng xíng cáng shě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忘生舍死] wàng shēng shě sǐ
忘却性命,不怕牺牲。
[齐王舍牛] qí wáng shě niú
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读不舍手] dú bù shě shǒu
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摘自www.gyjslw.com
10. 最后一个字是舟的成语
白鱼入舟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风雨同舟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负担舍舟 身背行囊,离船上岸. 鸿毳沉舟 毳:鸟兽的细毛。鸿雁细毛虽轻,堆积过多也能使船沉没。比喻小问题不解决,积累多了就要出大问题。 积羽沉舟 羽毛虽小,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济河焚舟 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木已成舟 树木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逆水行舟 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飘瓦虚舟 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 破釜沉舟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顺水推舟 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吴越同舟 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网漏吞舟 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网里漏掉吞舟大鱼。比喻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 载舟覆舟 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敌国通舟 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风雨共舟 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胡越同舟 犹言吴越同舟。谓关系疏远者,同处危难则相互救助。语本宋苏轼《大臣论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 借水行舟 见“借水推船”。 李郭同舟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因以“李郭同舟”、“李郭同船”比喻知已相处,不 李郭仙舟 《后汉书·郭太传》载,李膺与郭泰同舟而济,从宾望之,以为神仙,故称“李郭仙舟”。后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破釜焚舟 犹破釜沉舟。语本《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 顺水行舟 同“顺水推船”。 溯水行舟 逆水行船。 朽竹篙舟 烂竹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条件不佳,难能成就。 白鱼登舟 〖解释〗为殷亡周兴之兆。同“白鱼入舟”。摘自www.gyjslw.com
11. 李清照的人物生平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
李清照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两首。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 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因此,宋代周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两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李清照夫妇虽系“贵家子弟”,但因“赵、李族寒,素贫俭”,所以,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们引向遥远的历史年代,带给他们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享受,使他们仿佛置身于无忧无虑的远古时期,因而“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两年,赵明诚进入仕途,虽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且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赵家藏书虽然相当丰富,可是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于是他们便通过亲友故旧,想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遇有名人书画,三代奇器,更不惜“脱衣市易”。然而,他们的力量毕竟有限。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售,索钱20万文。他们留在家中玩赏了两夜,爱不释手。但是,计无所出,只好恋恋不舍地归还了人家。为此,“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新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
可惜好景不长,朝廷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把李家卷了进去。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其时被列党籍者17人,李格非名在第五,被罢提点京东路刑狱之职。九月,徽宗亲书元祐党人名单,刻石端礼门,共120人,李格非名列第二十六。而在同一年,赵挺之却一路升迁,六月除尚书右丞,八月除尚书左丞。为救父之危难,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对此,张尝谓:“(文叔女上诗赵挺之)救其父云:‘何况人间父子情’,识者哀之。”(《洛阳名园记》序) 晁公武亦云:“(格非女)有才藻名,其舅正夫(挺之字) 相徽宗朝,李氏尝献诗云:‘炙手可热心可寒’。”(《郡斋读书志》)惜均未奏效。被罢官后的李格非,只得携眷回到原籍明水。
朝廷党争愈演愈烈,李格非“元祐党人”的罪名竟株连到李清照身上。崇宁二年(1103年)九月庚寅诏禁元祐党人子弟居京;辛巳,诏:“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宋史》卷十九《徽宗本纪》)崇宁三年(1104年),“夏,四月,甲辰朔,尚书省勘会党人子弟,不问有官无官,并令在外居住,不得擅自到阙下”(《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八) 。据此,李清照与赵明诚这对原本恩爱的夫妻,不仅面临被拆散的危险,而且偌大的汴京,已经没有了李清照的立锥之地,不得不只身离京回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归的家人。
政治风云变幻,世事翻覆莫测。崇宁四年(1105年)暮春,赵挺之始除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六月,“(因)与(蔡)京争,屡陈其奸恶,且请去位避之”,遂引疾乞罢右仆射(《宋史?赵挺之传》)。仅仅过了半年多,崇宁五年(1106年)二月,蔡京罢相,赵挺之复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此同时,朝廷毁《元祐党人碑》,继而大赦天下,解除一切党人之禁,李格非等“并令吏部与监庙差遣”(《续资治通鉴拾补》卷二十六),李清照也得以返归汴京与赵明诚团聚。但是,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正月,蔡京又复相,无情的政治灾难又降到了赵氏一家头上。三月,赵挺之被罢右仆射后五日病卒。卒后三日,即被蔡京诬陷。家、亲戚在京者被捕入狱,因无事实,七月狱具,不久即获释。但赵挺之赠官却被追夺,其子的荫封之官亦因而丢失,赵家亦难以继续留居京师。李清照只好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
李清照、赵明诚屏居青州,始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秋。次年李清照25岁,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
“归来堂”,取义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其时,曾对清照极为称赏的文学家晁补之与李清照之父同以党籍罢官归隐,自号“归来子”。晁补之在故乡缗城 (今山东金乡)修“归去来园”,园中的堂、亭、轩皆以《归去来兮辞》中之词语命名(见晁补之《归来子名缗城所居记》) 。李清照、赵明诚以“归来堂”名其书房,盖出于对晁补之的仰慕,步其后而模仿之。《归去来兮辞》中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当亦取其中之雅意。“归来堂”中,李清照与赵明诚虽然失掉了昔日京师丞相府中的优裕生活,然而却得到了居于乡里平静安宁的无限乐趣。他们相互支持,研文治学创作;他们节衣缩食,搜求金石古籍,度过了一段平生少有的和美日月。在《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纺叙述: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青州古城是古齐国的腹心地区,是古老的文物之邦,丰碑巨碣,所在多有,三代古器,时有出土。赵明诚夫妇在当地收集到《东魏张烈碑》、《北齐临淮王像碑》、唐李邕撰书《大云寺禅院碑》等一大批石刻资料。益都出土的有铭古戟,昌乐丹水岸出土的古觚、古爵,陆续成为他们的宝藏。
政和四年 (1114年) 新秋,赵明诚题“易安居士三十一岁之照”,云:“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政和甲午新秋,德父题于归来堂。”(《易安居士画像》及赵明诚题词,近人多判其伪。但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二期吴金娣《有关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一份珍贵资料》一文介绍,上海博物馆藏《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赵明诚墨迹与《画像》题词墨迹相比较,许多字的字形结构与运笔都甚相似。以此该文认为《画像》题词确为赵明诚手迹。)
政和七年(1117年),在李清照的襄助下,赵明诚大体上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除自作序言外,还特请当时著名学者刘跂题写了一篇《后序》。史称,赵明诚撰《金石录》,李清照“亦笔削其间”(张端义《贵耳集》卷上)。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李清照38岁。春、夏两季仍在青州。四月二十五、二十六日,赵明诚尝游仰天山水帘洞并题名刻洞内石壁。不久即知莱州。初,李清照未同行。至秋八月,清照才由青州赴莱州。途经昌乐,宿于驿馆,作《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表达对青州姊妹的惜别之情。八月十日,清照到达莱州,又作《感怀》诗一首。诗前有小序云:“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云。”
在莱州期间,李清照继续帮助赵明诚辑集整理《金石录》,且“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为一帙。每日晚更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金石录后序》。
宣和七年(1125年) ,李清照42岁。赵明诚改守淄州。赵明诚曾得唐白居易所书《棱严经》与李清照共赏。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李清照43岁,仍随赵明诚居淄州。是年,赵明诚因平定地方逃兵扰乱有功转一官。 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李清照44岁。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朝廷崩溃。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是为高宗,南宋开始。是年三月赵明诚因母亲死于江宁(今南京市),南下奔丧。八月,起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北方局势愈来愈紧张,李清照着手整理遴选收藏准备南下:“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 凡屡减去, 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 (《金石录后序》)十二月,青州兵变,杀郡守曾孝序,青州剩余书册被焚。(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曾这样记载此事:“青州故第,尚锁书册用屋十余间,期明年再具舟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此处文字当因在传中或夺或衍而臻误。史实应为“青州兵变”。)
当李清照押运15车书籍器物,行至镇江时,正遇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而去(《续资治通鉴》卷一0一),而李清照却以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之宝,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押抵江宁府。
李清照至江宁后,雪日每登城远览以寻诗。周 《清波杂志》卷八有云:“倾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以宋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借口时世危艰,拒绝主战派北进中原,一味言和苟安。李清照十分不满, 屡写诗讽刺, 曾有“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之句。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三月与李清照“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金石录后序》)。舟过乌江楚霸王自刎处,清照有感而作《绝句》以吊项羽。以项羽宁肯一死,引颈乌江以谢江东父老的壮烈史迹,对南宋统治者进行讽喻。五月,至池阳(今安徽贵池),赵明诚被旨知湖州。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回忆说,赵明诚将“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不幸的是,由于途中感疾,赵明诚竟于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
赵明诚卒后,李清照为文祭之,文曰:“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谢《四六谈麈》卷一)葬毕赵明诚,李清照大病一场。当时国势日急,赵明诚妹婿李擢兵部侍郎,从卫太后在洪州(今江西南昌)。为保存赵明诚所遗留文物书籍,李清照派人运送行李去投奔他。不料当年十一月,金人陷洪州,所谓连舻渡江之书散为云烟。李清照只好携带少量轻便的书帖典籍仓皇南逃。之后,李清照曾一度往依时任敕局删定官的弟弟李迒。这时传有密论列赵明诚者,有所谓“颁金”之语,李清照被迫以所有铜器等物追随帝踪,希图投进朝廷。颠沛流离中,所余文物又散失大半。
建炎四年(1130年)春,李清照追随帝踪流徙浙东一带。“到台,守已遁。之剡出陆,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道之温,又之越。”九月,刘豫在金人扶持下,建伪齐政。李清照有诗斥之曰:“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十一月,朝廷放散百官,李清照到达衢州。
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李清照赴越(今浙江绍兴),居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她悲痛不已,重立赏收赎。至此,所有图书文物大部散失。
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百般走投无路的绝境。孤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张汝舟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张汝舟的野蛮行径,使李清照难以容忍。后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经查实,张汝舟被除名编管柳州。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 但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3年徒刑,故亦身陷囹圄。后经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大力营救,关押9日之后获释。(对于李清照改嫁张汝舟之事,后世学者颇有争议。其实,妇女改嫁在宋代前期并不少见,且不影响李清照人品,宋人多家谈及此事,应当可信。古人辩诬之说,实际是受封建礼教观念束缚的结果。)
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她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绍兴三年(1133年)五月,朝廷派同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朝。李清照满怀激情地作古诗、律诗各一首为二公送行。诗中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关念故国的情怀。
绍兴四年(1134年),李清照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十月,避乱金华,写成《打马图经》并《序》,又作《打马赋》。虽为游戏文字,却语涉时事。借谈论博弈之事,引用大量有关战马的典故和历史上抗恶杀敌的威武雄壮之举,热情地赞扬了像桓温、谢安等忠臣良将的智勇,暗讽南宋统治者不识良才、 不思抗金的庸碌无能,寄寓对收复失地的愿望,抒发了个人“烈士暮年”的感慨。
在金华期间,李清照还曾作《武陵春》词,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世,表达对国破家亡和嫠妇生活的愁苦。又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越十余年,大约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或者以后,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gyjslw.com/post/286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