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字的成语「亡矢遗镞」

2024年10月19日成语大全1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亡矢遗镞”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带遗的四字成语、带遗的四字成语、亡开头的成语、亡的成语有哪些、带有的矢成语有哪些、过秦论全文翻译和理解、"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中的"遗失"是什么意思?四字成语什么亡遗产的遗是什么意思意思遗的成语有那些等

目录索引:
1:成语“亡矢遗镞”的词条资料
2:带遗的四字成语
3:带遗的四字成语
4:亡开头的成语
5:亡的成语有哪些
6:带有的矢成语有哪些
7:过秦论全文翻译和理解
8:"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中的"遗失"是什么意思?

9:四字成语什么亡

10:遗产的遗是什么意思意思

11:遗的成语有那些

成语“亡矢遗镞”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亡矢遺鏃
成语读音:wáng shǐ yí zú
成语简拼:WSYZ
成语注音:ㄨㄤˊ ㄕˇ 一ˊ ㄗㄨ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损失箭和箭头。比喻军事上的细微损失。
成语用法:亡矢遗镞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清·夏燮《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若其军士不战,城门不闭,敌无亡矢遗镞之费取之者,则宁波之与上海也。”

成语“亡矢遗镞”的扩展资料

1. 带遗的四字成语
带遗的四字成语 相关的成语:一览无遗、不遗余力、不遗寸长、不遗巨细、举无遗策、乐道遗荣、亡矢遗镞、余业遗烈、余风遗文、养痈遗患、养虎遗患、巨细无遗弃情遗世、弃智遗身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带遗的四字成语
带遗的四字成语 相关的成语:一览无遗、不遗余力、不遗寸长、不遗巨细、举无遗策、乐道遗荣、亡矢遗镞、余业遗烈、余风遗文、养痈遗患、养虎遗患、巨细无遗弃情遗世、弃智遗身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3. 亡开头的成语
亡羊补牢:《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丢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迟。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牢:牲口圈。
亡命之徒:指逃亡的人。也指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
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亡矢遗镞:损失箭和箭头。比喻军事上的细微损失。
亡国灭种:国家灭亡,种族灭绝。指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
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亡戟得矛: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亡羊之叹:亡:丢失。叹:叹息。为丢失了羊而叹息。比喻探索学问,徘徊歧路,结果一无所得,空留遗憾。亦作“亡羊歧路”。
亡猿祸木:比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
亡王之机:王:称王。灭亡和称王的关键。
亡国怨祝:旧时为执掌祭礼祝祷的官。
亡国之语:使国家灭亡的言论。
亡国三户: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
亡国之本:国家灭亡的根本原因。
亡国富库:亡:灭亡;国:国家;富:富足;库:国库。国家灭亡,国库富足。指为求国库富足,对百姓残酷压榨,横征暴敛,从而使国家灭亡。
亡国之臣:使国家灭亡的臣子。现比喻对国家有损害的官员。
亡国之事:事:事情,事件。使国家灭亡的事件。
亡国之道:道:道路,途径。国家灭亡的途径。比喻执政者违背民意,不得人心。
亡国之主:亡国时的君主。
亡在旦夕: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亡国之社: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亡国大夫: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
亡不待夕:亡:灭亡,死亡。待:等待。夕:傍晚。灭亡等不到傍晚。比喻很快就会灭亡。
亡国之器: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亡的成语有哪些
亡羊补牢、
唇亡齿寒、
歧路亡羊、
亡命之徒、
人琴俱亡、
名存实亡、
追亡逐北、
生死存亡、
自取灭亡、
家破人亡、
多歧亡羊、
救亡图存、
人亡政息、
臧谷亡羊、
亡国之音、
亡矢遗镞、
危急存亡之秋、
国破家亡、
亡国灭种、
三户亡秦、
齿亡舌存、
若存若亡、
危急存亡、
存亡继绝、
存亡绝续、
亡戟得矛、
亡羊得牛、
多藏厚亡、
亡羊之叹、
取乱侮亡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5. 带有的矢成语有哪些
带有的矢成语有哪些 :
矢口狡赖、
躬冒矢石、
矢口否认、
矢无虚发、
矢石之间、
桑弧蒿矢、
矢不虚发、
集矢之的、
矢如雨集、
亡矢遗镞、
亲当矢石、
躬蹈矢石、
矢口不移、
无的放矢、
矢志不屈、
刀折矢尽、
矢心不二、
矢忠不二、
矢口抵赖、
桑弧矢志、
矢志不摇、
亲冒矢石、
身当矢石、
函矢相攻、
矢在弦上、
洁清自矢、
众矢之的、
桃弧棘矢、
矢尽援绝、
永矢弗谖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6. 过秦论全文翻译和理解
【译文】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来伺机夺取周王室的力,(秦孝公)有统一天下的雄心。正当这时,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因此,秦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继先前的基业,沿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区,向北占领非常重要的地区。诸侯恐慌害怕,集会结盟,商议削弱秦国。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封君,都见事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很宽厚,对贤能之士很敬重,以合纵之约,使秦的连横之策离散,联合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在这时,六国的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沟通他们的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用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攻打函谷关来攻打秦国。秦人打开函谷关口迎战敌人,九国的军队有所顾虑徘徊不敢入关。秦人没有一兵一卒的耗费,然而天下的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因此,纵约失败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秦有剩余的力量控制并利用他们的弱点,追赶逃走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臣服,弱国入秦朝拜。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吞并东西二周,消灭各个诸侯国,登上宝座来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秦的下级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在咸阳集中它们,销毁刀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据守华山以为帝都东城,以黄河当作帝都的护城河,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中等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脐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不施行仁义之政,致使攻和守的形势不同。
【原文】
秦孝公据崤函(xiáo hán)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gāoyú)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zòng)缔(dì)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shào)滑、楼缓、翟(zhái)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zú)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chī)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fān)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qián)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xiāo)锋镝(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yǒu)绳枢(shū)之子,氓(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dí)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yǐng)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yōu)棘矜(qín),非铦(xiān)于钩戟长铩(shā)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ó)长(cháng)絜(xié)大,比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xiáo)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ī),身死人手,为(wéi)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7.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中的遗失是什么意思?
指遗弃或残剩的箭镞。例: 汉 桓宽 《盐铁论·诛秦》:“往者兵革亟动,师旅数起, 长城 之北,旋车遗镞相望。”原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直译:秦国(甚至)没有损失箭和箭头的耗费,但是天下已经疲惫了~注释:遗镞: (1).谓损折箭矢。借以指细微的损失。例: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秦 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8. 四字成语什么亡
亡羊补牢、
唇亡齿寒、
歧路亡羊、
亡命之徒、
人琴俱亡、
追亡逐北、
多歧亡羊、
名存实亡、
救亡图存、
生死存亡、
自取灭亡、
家破人亡、
亡国之音、
人亡政息、
三户亡秦、
齿亡舌存、
亡矢遗镞、
臧谷亡羊、
国破家亡、
危急存亡、
亡国灭种、
多藏厚亡、
若存若亡、
亡羊之叹、
亡戟得矛、
亡羊得牛、
存亡继绝、
亡国之声、
存亡绝续、
亡猿祸木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9. 遗产的遗是什么意思意思
一、遗产的遗的意思是:特指死人留下的
遗释义:
[yí]:①丢失(连—失)。②漏掉(连—漏)。 [wèi]:赠与。
二、基本释义 
[ yí ]
①丢失(连—失)。②漏掉(连—漏):~忘。③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路不拾~|补~。④余,留:不~余力|~憾。特指死人留下的:~嘱|~产|~像。[遗传]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物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 ⑤不自觉地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尿|~精。
[ wèi ]
赠与:~之千金。
三、 详细释义
1. 遗 [wèi]2. 遗 [yí]
遗 [wèi]
〈动〉
给予;馈赠
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置币遗单于。——《汉书·李广苏建传》
裘葛之遗。——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遗贼(给予戕害;遭害);遗赂(赠送财物);遗劳(馈赠;犒劳);遗酌(济助);遗送(赠送);遗金(赠送金钱)
送交;交付
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遗魏王及公子书。——《史记·魏公子列传》
遗书曰。——《资治通鉴》
以书遗操。
又如:遗书(投书;寄信);遗使(遣使);遗秉(发放粮食);遗大(赋予重大任务)
输送
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商召书》
加给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诗·邶风》
另见 yí
遗 [yí]
〈动〉
〈名〉
遗失之物
高祖取 楚如拾遗。——《汉书》
道不拾遗。——《史记·商君列传》

另见 wèi
(形声。从辵( chuò),贵声。本义:遗失)
同本义
遗,亡也。——《说文》
遗,离也。——《释言》
不遐遗。——《易·泰》
君惟不遗德刑。——《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注:“弃也。”
亡矢遗镞。——汉· 贾谊《过秦论》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
小学而大遗。——唐· 韩愈《师说》
行若遗。——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遗簪坠屡(失落的簪和鞋。比喻旧有的东西);遗佚(散失亡佚);遗逸(指散失之物);遗宝(遗落的宝物);遗简(失散的书籍)
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又如:遗珠弃璧(喻遗弃俊才);遗才(有才能而未被发现或重用的人);遗贤(受埋没而不为世所知的贤人)
遗弃;舍弃
故旧不遗。——《论语·泰伯》
必遗乎今。——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遗世(抛弃世事,避世);遗荣(放弃荣华富贵,辞官归隐)
不自主地排泄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etc.]
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汉书》
又如:遗溺(遗尿。不自由的排尿);遗精;遗溲(小便失禁)
残存。留下 [hand down;leave behind at one’s death]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汉· 晁错《论贵粟疏》
又如:遗孽(残留下来的坏人);遗噍(残存未死的人);遗黎(亡国或改朝换代后不事新朝的人民)
缺失 。
如:遗火(失火);遗计(失计,失策);遗策(失策,失算)遗逸(缺失);遗算(失算,失策);遗筹(失策,失算);遗兆(失算);遗帙(残缺的书套);遗计(失策);遗紊(失误而紊乱)
遗忘
三日遗忘。——《汉书·刑法志》。注:“忽忘也。”
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史记》
又如:遗失(遗忘;忘记);遗倦(忘记疲倦)
遗留
因遗策。——汉· 贾谊《过秦论》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忠烈遗骸。——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又如:遗安(指隐居田园,淡泊自守,不以官禄遗留子孙,而遗之以德行);遗下(留下);遗讥(让后人讥笑)
指死人留下的 。
如:遗光(遗留的德泽);遗表(大臣临死前写给皇帝的奏章);遗芳(死后留传的美好名声)
离开,脱离 。
如:遗体(身体为父母所生,故称自己身体为父母的“遗体”);遗世(脱超尘世;避世隐居)
堕,落下;下垂
目眇眇而遗泣。——《楚辞》
又如:遗英(落花);遗粒(遗落的谷粒);遗坠(掉落)
废止 。
如:遗寺(废旧的佛寺);遗块(废弃的土块);遗壤(荒废的土地)
〈动〉
(形声。从辵( chuò),贵声。本义:遗失)
四、组词
遗址 遗漏 遗弃 遗迹 遗产 遗体 遗骸 遗风  遗毒 遗业 遗憾 遗缺 遗言 
五、英文翻译
articles lost; omit; lose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10. 遗的成语有那些
遗臭万年、
拾遗补阙、
不遗余力、
遗风余采、
放虎遗患、
遗簪败履、
遗恩馀烈、
流风遗韵、
靡有孑遗、
纤芥无遗、
遗物忘形、
噍类无遗、
赏不遗贱、
路不拾遗、
手泽之遗、
遗老遗少、
流风遗俗、
遗迹谈虚、
易于拾遗、
遗华反质、
算无遗策、
亡矢遗镞、
遗臊撒粪、
遗风余泽、
遗簪绝缨、
遗寝载怀、
遗世忘累、
遗孽余烈、
小学而大遗、
赏善不遗匹夫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gyjslw.com/post/286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