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字的成语「共存共荣」
成语“共存共荣”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共存共榮成语读音:gòng cún gòng róng
成语简拼:GCGR
成语注音:ㄍㄨㄥˋ ㄘㄨㄣˊ ㄍㄨㄥˋ ㄖㄨㄥ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反义词:你死我活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80章:“通电就职时列举四项方针:(1)停止内战,(2)外交上采取睦邻主义,冀达共存共荣目的,(3)……”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荣:繁荣。共同存在,共同繁荣。指国与国睦邻友好关系
成语用法:共存共荣作谓语、定语;指国际关系。
成语造句:我们本着共存共荣的原则行事
英文翻译:coexistence and co-prosperity
成语“共存共荣”的扩展资料
1. 王晋康 格巴星人的礼物 共存共荣说白了就是格巴星人要永远寄生到长生不老的人的肚子里当蛔虫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王道乐土 共存共荣什么意思
仁政当道,百姓乐业安居多种民族与文化交融共同兴盛繁荣是当年日本伪满企图统治中国,安定民心所用的手段王道的本意出自孟子言论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大东亚共荣圈的影响
1938年11月3日,大日本帝国总理大臣近卫文麿发表「第二次近卫声明」,号召建立「大东亚新秩序」,欲树立「日满中三国相互提携,建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互助连环的关系」,以大日本帝国、东亚及东南亚「共存共荣的新秩序」为目标。1940年8月,近卫文麿首度明白指出「大东亚共荣圈」的名称,及指明大日本帝国(含扶植政、满洲国与殖民地台湾、朝鲜)、中华民国、法中南半岛、荷东印度、英印度、英马来亚(包括新加坡)、英香港、英婆罗洲地区(包括砂捞越与汶莱)及新几内亚、澳洲、纽西兰等大洋洲地区与蘇联西伯利亚东部为大东亚之范围。大东亚共荣圈中,日本本国与满洲国、中国(汪精卫政)为经济共同体。东南亚作为资源供给地区。南太平洋为国防圈。为实现大东亚共荣圈,1942年日本内阁设立大东亚省,并於1943年11月5日由日本首相东条英机与满洲国(代表:“首相”张景惠)、中国的汪精卫政(代表:“行政院长”汪精卫)、泰国(王子汪歪搭雅昆·瓦拉汪;唯一实质独立的参与国)、菲律宾自治邦(总统劳威尔)、缅甸国(总理巴莫)、自由印度临时政府(首席代表钱德拉·鲍斯)等共同召开大东亚会议,并在会後发表《大东亚共同宣言》揭暨其目标。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什么是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就是指日本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提出的邦联制战略构想与政治号召。早在1936年,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就制定了作为长期国策基本方针的《国策基准》,希望确保日本在东亚的统治地位,同时向南洋发展,。这是“大东亚共荣圈”的最初设想。1938年11月3日,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声明。这一声明表明了日本要独霸中国东北及更广大的地区。日本对东南亚的战略位置及丰富的大米、橡胶、锡、石油等战略资源觊觎已久,早就渴望夺取南洋作为支持其侵略战争、称霸亚太地区的基地。1940年,法西斯德国在欧洲占领了荷兰、法国等地,并威胁到英国本土。日本政府认为当前形势对其有利,便加快推行南进战略和殖民侵略计划。1940年8月,近卫内阁正式宣布了《基本国策纲要》,进一步提出要建立“以皇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的强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确立包括整个大东亚的经济协同圈”,为“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蒙上一层“皇道主义”色彩。同年,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在上台后的演说中第一次正式提出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尽管大东亚共荣圈是以所谓“解放殖民地、相互尊重彼此独立”为号召,但是大东亚共荣圈中的独立国家却是由日本军队掌控或部分掌控。大东亚共荣圈随着日本的投降而终结,虽然日本被认为是侵略者,但是日本军队驱除东南亚殖民地宗主国的势力,并且希望建立现代化体制,同时也让菲律宾、缅甸等国独立,许多独立运动领袖也多与日本方面联合。中国、朝鲜、韩国等国家则一直坚持“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为取得侵略别国机会的借口而已,其实质是让各国在这个共荣圈中接受日本的统治。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方针加剧了它与英、美的矛盾,因此日本加紧与德、意法西斯的合作,1940年9月27日,日、德、意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二战中,日军很快地侵占了印度支那、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广大东南亚地区。日本侵略者曾不可一世地以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可以得逞。但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使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灰飞烟灭。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比喻共同的词语
【安危与共】: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白头偕老】: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百年到老】: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百年偕老】: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
【百年谐老】: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并肩作战】: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并心同力】:想法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协力”。
【不相为谋】:谋:商量。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持禄固宠】:保持官职和俸禄,共同巩固宠信。指大臣不行正道。
【打退堂鼓】:原指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现在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缩。
【大中见小】:从大的方面可以体现小的方面。比喻整体和局部、一般和个别都有其共同的特点。
【鼎足之臣】:鼎由三足支撑。比喻共同处理国事的朝廷重臣。
【分工合作】: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风通道会】:风:风俗,风气;通:通“同”,共同;会:共同。指风俗人情有共同之处。
【风雨共舟】: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甘苦与共】: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各打五十大板】:各:各自。给双方同样的待遇或不分清责任,让双方共同承担责任。
【共存共荣】:共同存在,共同繁荣。一般多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共济世业】:济:成;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共同完成世代相传的事业。泛指国家统一大业。
【共商国是】:国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共相唇齿】:唇齿: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比喻互相依存,有共同的利害关系。
【共饮一江水】:一起喝一条江河里的水。指彼此在一条江河的哺育下共同成长,有共同的感情。也指邻国之间人民的亲密友谊。
【和衷共济】: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患难见真情】: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
【患难见知己】: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
【患难相共】: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患难与共】: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黄帝子孙】:黄帝: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黄帝轩辕氏的子孙后代。指每个中国人或所有的中国人。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