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蟾”字的成语「蟾宫折桂」
成语“蟾宫折桂”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chán gōng zhé guì成语简拼:CGZG
成语注音:ㄔㄢˊ ㄍㄨㄥ ㄓㄜˊ ㄍㄨㄟ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金榜题名
反义词:名落孙山
成语出处:《晋书 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举贤良封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成语用法:蟾宫折桂主谓式;作谓语;比喻考试得中。
成语造句:只要吴刚老爹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赐给我们老爷,我们老爷就可以中举,名叫蟾宫折桂。(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
英文翻译:succeed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成语故事: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郤诜当左丞相。后来郤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他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
成语“蟾宫折桂”的扩展资料
1. 蟾宫折桂是怎么用?比喻什么?蟾宫折桂 拼音: chán gōng zhé guì 典故: 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出处: 《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例子: 只要吴刚老爹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赐给我们老爷,我们老爷就可以中举,名叫~。(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请问“他日折桂步蟾宫”的上联是什么?
上联:今朝偷桃爬狗洞,不知是谁?下联: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有谁知道蟾宫折桂的典故?
在古希腊,人们常以月桂树叶编成冠冕,奉献给英雄或诗人,以表示崇敬。后来在英国还有“桂冠诗人”的称号,开始是大学授予,到英王詹姆斯一世时,便成为王室御用诗人的称。月桂樟科长绿乔木,春季开花,原产地中海地区,与中国桂相近但不同科。中国也有桂冠之说,是以带桂枝编制的,取其清香高洁。三国时魏国繁钦的《弭愁赋》中有“整桂冠而自饰,敷綦藻之华文”之句,意思是编织桂冠来打扮自己,铺排像锦绣一样华美文字。因为桂清香高洁,人们早就用它来形容、评价人物。汉武帝曾问东方朔,孔子和颜渊谁的道德最高尚,东方朔说:颜渊的道德是高尚的,但他只像一山桂花,独自芳香,孔子的道德像春风一样浩荡,天下万物都受其化育熏陶。 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郤诜当左丞相。后来郤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他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出处。蟾宫即月宫。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先考中进士,他的堂弟白敏中后来中了第三名,白居易写诗祝贺说:“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 围绕蟾宫折桂,不少地方还有这样的习俗:每当考试之年,应试者及其家亲友都用桂花、米粉蒸成糕,称为广寒糕,相互赠送,取广寒高中之意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蟾宫折桂”是啥意思?
词 目 蟾宫折桂 发 音 chán gōng zhé guì 释 义 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出 处 《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示 例 只要吴刚老爹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赐给我们老爷,我们老爷就可以中举,名叫~。(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