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蒂莲()”「并蒂莲」

2022年08月09日成语大全144

成语“并蒂莲”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bìng dì lián
成语简拼:BDL
成语注音:ㄅ一ㄥˋ ㄉ一ˋ ㄌ一ㄢ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三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并蒂芙蓉、并头莲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池畔分开并蒂莲,可堪间阻又经年。”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蒂:花或瓜果跟茎连接的部分。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比喻恩爱的夫妻
成语用法:并蒂莲作宾语、定语;用于夫妻等。
成语造句: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英雄只念连枝树,淫妇偏思并蒂莲。”
英文翻译:twin lotus flowers on one stalk <a devoted married couple>

成语“并蒂莲”的扩展资料

1. 并蒂莲的象征意义
并蒂莲有“花中君子”之称,是荷花中的极品,自古以来,人们便视其为吉祥、喜庆的征兆,善良、美丽的化身,并蒂莲的象征意义有百年好合、永结同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并蒂莲被誉为爱情的象征,谕意夫妻恩爱,美满幸福。并蒂莲的象征意义包括了男女爱情缠绵;兄弟情同手足,感情深厚。“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蒂莲”的名句广为传诵。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并蒂莲为什么叫并蒂莲?
因为开出来的花多是同时两个尾对尾、花蕊头各左右对称,好像一对新婚的小夫妻背靠背。因为开花时候花蒂高度一致而且相连,红色、漂亮,是吉祥花常形容新婚夫妻的赞誉。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有提到并蒂莲的古言是?
鹧鸪天 作者不详烟雨江南五月天,远山泼墨水如蓝。秦淮两岸临池柳,袅袅依依挽画船。波似霰,醉红颜,棹摇慵影倚阑干。藕花深处田田叶,叶上初生并蒂莲。鹧鸪天是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并蒂莲为何这么珍贵?它是如何形成的?
但是结果,价值200元……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并蒂莲是什么?
并蒂莲莲花科,它一茎产生两花,花各有蒂,蒂在花茎上连在一起,也称并头莲、同心芙蓉、合欢莲、瑞莲,是荷花中的珍品,其生成的几率仅约十万分之一。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并蒂莲的故事以及传说
不知道,你来打我呀。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7. 并蒂莲的栽培历史
并蒂莲是荷花中的一个变种,实际上,它一茎产生两花,花各有蒂,蒂在花茎上连在一起,所以也有人称它为并头莲。虽然关于它的传说流传各地,令人心向往之,但真正栽植并蒂莲的地方却不多。当今成片栽植,精心培育,花繁叶茂,双萼并蒂,映日别样红的首推江苏省昆山市亭林园。该园种植之并蒂莲为千瓣莲,花瓣密集,1985年我们曾计数一朵竟有花瓣2601枚,真是名副其实,以致花头沉重,花梗容易折断,需立杆支撑,以免倒伏,但并蒂莲历来在所开之群花中未见结实现象。 亭林园的并蒂莲,人称“元末古莲”。据“县志”记载:元末昆山名士诗人顾阿瑛于昆山正仪东亭村兴建“玉山佳处”园林,有亭、台、楼、阁数十处,在池中种植并蒂莲。相传荷种来自中亚细亚,并蒂莲有“双萼并头”、“九品莲台”、“四面拜观音”诸形,更有花茎顶端簇生十三个头的,但以双萼并蒂为稀世罕见。仲瑛“才情妙丽,广交天下文友墨客,饮酒赋诗,踏曲品画,文会之盛,冠绝一时”。当时名流倪瓒、高则诚等常往顾宅赏莲。相传东亭荷池池底铺以石板,板上钻孔如莲房,荷梗便从孔中钻出,故未被人挖绝,才得以流传至今。
正仪“玉山佳处”园林历600余年之沧桑,后荒芜凋敝,但并蒂莲却被留传下来。民国23年(1934年)冬,时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偶得一方古砚,背后刻有“并蒂莲”诗且又注明莲出自正仪东亭,叶当即来昆山访莲。1935年叶氏曾发起成立“顾园遗址保存委员会”,整治园林,将东亭荷池重新修葺,池旁建大方亭一座,名君子亭,据叶恭绰氏考证该并蒂莲“决为天竺种无疑”。叶氏赏荷后并倚声作《五彩同心结》曲以记其事。曲云:“前身金粟俊赏,琼英东亭,恨堕风涡。六百年来事,灵根在,浑似记萝春婆。濠梁王气都消歇,空回首,金谷笙歌。无人际,红香泣露,可增愁,损青娥。栖迟野塘荒溆,甚情移洛浦,影悟恒河。追忆龙华会,招花笑,禅意待证芬陀。五云深处眠鸥稳,任天外尘劫空过。好折供维摩方丈,伴他一树桫椤。”时值盛夏赏荷季节,游人络绎不绝,竟使当时的京沪快车破例停靠正仪小站,以便赏荷游客,一时东亭荷池名声大噪。
解放后,1950年江苏省、昆山县人民政府决定恢复、发展传统名花,后县政府在亭林园东斋前建造了437平方米之荷池,将东亭的并蒂莲移来。另外还盆(缸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8. 并蒂莲的外形特征、观赏性与价值?急需!
第一节 莲的名称
由于对莲的喜爱,除正名之外,人们还根据其外形特征、生长习性、圣洁高雅的气质给莲花取了很多富有诗意的名字。同时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一、正名:荷花、莲花(目前文献中荷莲并用)
二、别名:荷华(《诗经·郑风》),芙蕖(《尔雅释草》),芙蓉(《离骚》),夫容(《汉书·子虚赋》),朱华(魏曹植诗),泽芝(《古今注》),水芝(《本草经》),君子花(北宋周敦颐《爱莲说》),凌波仙子、水宫仙子(宋张耒诗《鸡川子·荷花》,水芙蕖(《三才图会》),水华、芰荷(《本草纲目》),水云、水旦(《群芳谱》),六月春(《类腋辑览》),静客、净友(《三余赘笔》),玉环(《北梦琐言》),草芙蓉(《采芳随笔》),水芙蓉,菡萏等。
三、莲各部器官的名:芙蕖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意思是:荷花的叶柄、花柄叫’茄’,荷叶叫’蕸’,地下茎藕鞭叫’蔤’,花蕾和花叫’菡萏’,花托叫’莲’,地下茎藕仍称’藕’,种仁即子叶叫’菂’,种子的绿色胚芽叫’薏’。
四、名称的由来:三国时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解释’芙蕖’:’何物可以为夫,可以为渠,故称荷为芙蕖。’意指长满百亩的湖沼或河渠里的荷花称’芙蕖’。宋陆佃《埤雅》称荷的来历:’荷总名也,花叶等名俱众义,以不知为问,谓之荷也。’是说各部器官均有称,只是总的不知叫什么,于是将’何’字加上草字头而成为’荷’,含负荷之意。宋以后书籍多用’荷’,少用’芙蕖’。《尔雅》明确’莲’的定义,指荷花的莲蓬。但东晋郭璞《尔雅注》提出:’北方人便以藕为荷,亦以莲为荷。’此后,芙蕖、芙蓉逐渐改称荷或莲,荷莲同义,混称至今。至于荷后加花成荷花,莲后加花成莲花,则是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后来加上去的。
五、荷名纵览
(一)荷花之名
1. 以其外形特征命名。
荷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
芙蓉:亦称’夫蓉’。汉辞典《尔雅》解释道:’芙蓉之含敷蒲也。’另《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李时珍也说,芙蓉就是’敷布容艳之意’,难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br>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6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