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眼藏的意思、详解、出处、反义词
成语“正法眼藏”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zhèng fǎ yǎn cáng成语简拼:ZFYC
成语注音:ㄓㄥˋ ㄈㄚˇ 一ㄢˇ ㄘㄤ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景德传灯录·摩诃迦叶》:“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宋·朱熹《答陈同甫书》:“盖修身事君,初非二事,不可作两般看,此是千圣相传正法眼藏。” gyjslw.com
成语解释:①佛教语。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②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
成语用法:正法眼藏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且如‘人生守定梅花死’,此句殊佳,何人辄用朱笔圈改,予窃谓朱笔之人未得所谓正法眼藏也。元·方回《读张功父〈南湖集〉序》
成语“正法眼藏”的扩展资料
1. 正法眼藏怎么读正法眼藏拼音zhèng fǎ yǎn cáng
gyjslw.com
2. 什么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一部大藏经几百万字,都是从各个角度解释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如果你有佛学功底,又有古文功底,则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就可以解释为:无念无相无住的心态。如果你没有这两个功底,请你去啃大藏经吧,至少《金刚经》、《心经》和《坛经》要啃下来,没有丝毫捷径可走。历史上许多出家人啃《金刚经》几天几月或几年也就明白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更多的人啃了几十年一辈子也没有啃成功。所以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真正明白“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的高僧,至今不会超过2千人。可知这八个字多难理解了。
gyjslw.com
3. 什么是正眼法藏,涅盘妙心?
其一谓:“正法眼藏”一句,即为全提。而且着重在“眼藏”二字,若能将此双眼,藏于无相实相之境,则涅盘妙心自然现前。并取密宗之“看光”、“观空”,及习用之“回光反照”等用工之事相法门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gyjslw.com
4. 【急求】正法眼藏,涅般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
正法眼藏
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
涅盘妙心指不生不灭的自性 人人本具
实相无相指佛法的真相是无相
微妙法门指佛法很奇妙 心外无佛 自性即佛性
不立文字指自身具有的自性不用文字也灵光独照 文字是对不同根性的众生而有
教外别传
指不依赖佛经,而靠自身感悟来体会佛理。禅综不重经教,而以自悟心性为主,所以称之为教外别传。
整个讲的是佛法的真相gyjslw.com
5. 阳明心学为什么是孔门正法眼藏?
9月28日,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日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生于山东曲阜。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孔子诞生前十四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在更早一些年月,大约公元前600年,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诞生。
儒释道三位创始人,共同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与此同时,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亚历山大师徒四人,开启了古希腊文明的大门。
就人类智慧而言,起点即巅峰。
一.为往圣继绝学
孔子,这位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到底给我们留下了怎样宝贵的遗产?
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说“为往圣继绝学”,什么是“绝学”?中国文化的学问并未中断,为什么就成了“绝学”?古圣先圣留下的四书五经、道德经以及诸子百家的经典,历经几千年,保存至今、珍藏至今,并未失传。为什么我们还要说“为往圣继绝学”?
其实,中断的并非是圣贤文字,而是圣贤之心。古圣先贤的文字一直在流传,而践行圣贤之学的人却寥寥无几,致使圣学变为了“绝学”。
如阳明先生所言:“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
随着孔子和孟子的逝去,圣贤之学慢慢被功利之学所替代,孔孟之道渐渐成为绝学。圣学沦为后世学子的谈资,而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成为人们脑海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传说。
中华文化的道统如何延续下去?
幸运的是,先圣孔子早已有过预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在孔子逝去之后的2000年,又一位儒家的圣人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孔子的千古知音
他,就是诞生于1472年的明朝大儒王阳明先生。
阳明先生是明朝第一等人物,不仅是文学家、书法家,也是军事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作为世家子弟,他文能定国,武能安邦,一生之中立下四次赫赫战功,挽救大明王gyjslw.com
6. 为什么 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
善知识应知,此乃顿悟法门,为大乘人、最上乘根性说,众生自性是佛,只此不染,不历六度、十地,直入佛地,三乘人、二乘人、小根性人会心生疑惑乃至不信或争执,导致毁佛谤法,落无边大罪,故教外别传。
gyjslw.com
7. 正法眼藏,涅磐妙心
应该读zang(四声),佛的心眼彻见正法,名正法眼,深广而万德含藏,叫做藏。正法眼藏,是禅宗用来称其教外别传的心印。呵呵,上面的已经是解释了啊。下面这个解释要比较白话一点。正法眼藏指佛之正教;亦即佛之正道真理。眼,彻见、鉴照之意,比喻正法能烛照万物;藏,含藏、包含之意,比喻正法能包容一切物。以上内容都是从佛学大词典搜来的,偶没本事对佛经里的词句作注解。
gyjslw.com
8. 佛教中的正眼法藏是何意思?
所谓正眼,即正五眼,或五眼正。而所谓正眼法藏,亦即为五眼正而万法藏。 正眼法藏,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佛教中有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与佛眼。所谓正眼,即正五眼,或五眼正。而所谓正眼法藏,亦即为五眼正而万法藏焉。惟禅宗每以正眼一词,作为心之异号,如此,便有心藏万法之义。
gyjslw.com
9. 正法眼藏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借用六祖的话来答复你: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也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包涵一切的,只因无明遮盖不得证现,好比一叶障目,不知外有大好河山万紫千红啊~
gyjslw.com
10. 解释一下“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
是说核心是心 ,是自己的思想念头,思想念头是无法描述的, 一描述就变了。 就如同吃苹果,你只能亲自尝一口,你想通过文字传达,看多少文章都没用,这是佛法重视实践、亲证的原因,而不能变成研究佛法。
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