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女()墙”「邻女窥墙」
成语“邻女窥墙”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lín nǚ kuī qiáng成语简拼:LNKQ
成语注音:ㄌ一ㄣˊ ㄋㄩˇ ㄎㄨㄟ ㄑ一ㄤ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出处:先秦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但宋玉从未动心。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
成语“邻女窥墙”的扩展资料
1. 带窥字的成语管中窥豹 管窥蠡测 目不窥园 以管窥豹 窥豹一斑 一斑窥豹 隙穴之窥 窥见一斑 管窥之见 邻女窥墙 蠡测管窥 以管窥天 牖中窥日 略窥一班 窥间伺隙 窥牖小儿 面面相窥 逾墙窥隙 略窥一斑 蠡酌管窥 管蠡窥测 管中窥天 坐不窥堂 南户窥郎 管窥筐举 坐井窥天 管窥蛙见 窥窬分毫 逾墙窥蠙 足不窥户 用管窥天 蝇营鼠窥 管窥之说 帘窥壁听 以筦窥天 倚门窥户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我想知道几个关于墙的故事
1、祸起萧墙
这个不用说
2、红军墙的故事
“北上去抗日,红军路过咱们村,不住店不住宅,只在弄堂打地铺……”这是在淳安县白马镇(2006年合并到枫树岭镇)大桥头村附近村民中流传的红军故事。而在村东头的一堵墙上,还能见到当年红军用毛笔书写的北上抗日宣传标语,这是证明红军曾经到过这里的唯一痕迹,这堵墙被当地人称为红军墙。
刘春发今年70岁,从小就听母亲讲红军的战斗故事,现在他又将这些故事说给下一代听。那是1934年4月的一天,老百姓只知道有一支方志敏领导的部队从江西那边过来(后来知道那是红十军北上抗日的先遣队)。起初,村民们还很害怕,不敢与红军接触。刘春发听母亲说,那些战士看起来和他们自己的孩子差不多,个个和蔼可亲,他们头戴箬帽,脚穿着草鞋,除了背上背着一把大刀以外,一切看起来都和当地百姓差不多。村民们很快就明白这是自己的部队。于是他们争相把战士们往家里请,可是红军纪律严明,只肯在弄堂里打地铺。母亲将家里养了半年多的一头猪杀了给红军吃,战士们走时还门留下了三块大洋。
红军来了,敌人就逃了。到了11月份第二批红军来时,敌人纠集两个团的兵力来围剿,没想到红军在当地百姓的支援下,在山中与敌人周旋,以少胜多,竟把敌人打得找不着北,不仅消灭了几十个敌人,还缴获几把机枪。但是红军也牺牲6名战士,另外还有一名战士负了重伤。乡亲们将烈士埋在山里他们战斗过的地方,让负伤战士留在村子里养伤。但最终因山区缺医少药,受伤的战士也牺牲了。于是山中就有了7座烈士墓,解放后,当地政府门在山顶上建起了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
据老人们回忆,当年红军先遣队在桥头村驻扎时,曾经做了不少宣传工作,主要是要大家团结抗战,并告诉百姓红军经过这里也是为了北上抗日。红军在村子里的土墙上书写了几百条的宣传标语。等红军走了后,敌人回来,用白石灰将所有标语都给涂抹了。解放后,由于日晒雨淋,土墙外的白灰脱落了,人们惊奇地发现一些旧房子的墙头上露出了过去红军留下的宣传标语。几十年过去,大部分的老房子都倒了,只有村东头一座村民用来祭祖的厅堂还保留下一堵老墙头,仍可见完整的红军标语。当地小学校长项新明,在村干部的支持下将红军墙上的笔迹进行了拓描,在重修围墙时又将标语按原样恢复在墙上。村里还出钱在红军墙外架起了铁栅栏,对红军墙进行保护。
现在,淳安白马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节假日,当地及其他地区的干部群众和学生都会来这里缅怀先烈。年长的村民会给每一位参观者讲红军的故事,村子里的孩子们更是对红军墙的来历耳熟能详,当他们长大后,又会将这些故事传给下一代,红军来过白马的故事还会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3、德国柏林墙的故事
4、红杏出墙
民国初年,一位上海报人与一名媛结为夫妇,二人以诗为媒,传达爱慕。在新婚之夜,夫欲行事,新娘阻止道:
“我们既然因诗相识,今晚你要作言诗,才可为夫妻。”新郎性急,便随口吟出:
“急忙哪得有诗来,
且把唐诗借作材;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新娘一听就笑了,也对诗一首:
“急性哪得有诗来,
也把唐诗借作材;
花径不曾缘客扫
篷门今始为君开。”
成语词典中有好多关于墙的故事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挖墙脚
逾墙窥隙 〖解释〗指男女偷情。
墙有耳 〖解释〗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同“隔墙有耳”。
峻宇雕墙 〖解释〗高大的屋宇和彩绘的墙壁。形容居处豪华奢侈。
丰墙峭阯 〖解释〗墙高大而地基陡直。比喻根基不牢。阯,同“址”。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解释〗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
钻隙逾墙 同“钻穴逾墙”。
逾墙钻蠙 见“逾墙钻穴”。
逾墙钻穴 亦作“逾墙钻蠙”。亦作“逾墙窥蠙”。语本《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后以“逾墙钻穴”指男女偷情。
逾墙钻隙 越墙、钻洞。指对女子作挑逗行为,借指男女偷情。
逾墙越舍 指翻墙越舍很快就走了。
逾墙窥蠙 见“逾墙钻穴”。
引水入墙 比喻自招灾祸。
兄弟阋墙 阋:争斗。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衅发萧墙 衅:缝隙,引申为争端,事端。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引申为内部。比喻事端或灾祸发生在内部。
阋墙谇帚 “阋”念xì。谓家庭内部争吵不和。谇帚,指妇女吵骂。
桃李门墙 谓生徒众多的师门。
宋玉东墙 喻指貌美多情的女子。
事在萧墙 谓祸乱出自内部。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语出《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墙面而立 面对墙壁对立。形容目光短浅。亦作“面墙而立”。
墙花路柳 喻娼妓。
墙花路草 见“墙花路柳”。
墙高基下 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
邻女窥墙 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但宋玉从未动心。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
连墙接栋 形容房屋连片。
峻宇雕墙 高大的屋宇和彩绘的墙壁。形容居处豪华奢侈。
见羹见墙 相传尧去世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食则见尧之幻影于羹。见《后汉书·李固传》。后用以谓对圣贤的思慕。
丰墙峭址 墙高大而地基陡直。喻根基不牢。址,同“址”。
丰墙硗下 垣墙高大,而基址峻峭。喻根基不固。
雕墙峻宇 同“峻宇雕墙”。
拆东墙补西墙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
避世墙东 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
钻穴逾墙 穴:洞。逾:越过。钻洞爬墙。旧时常比喻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青年男女自由相恋的行为。后也指男女偷情或小偷行窃。
朽木粪墙 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萧墙祸起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阋墙御侮 阋:争吵;阋墙:兄弟相争于内;御侮:抵御外敌。比喻虽有内部争吵,仍能一致对外。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衅起萧墙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隙大墙坏 墙缝大了就要倒。比喻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
铁壁铜墙 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土扶成墙 比喻人应该互相扶助。
铜墙铁壁 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
墙头马上 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墙倒众人推 旧时比喻在一个人受挫折的时候,大家乘机打击他。
路柳墙花 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行为放荡的女子。也指妓女。
面墙而立 比喻不学之人,如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见。
门墙桃李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见墙见羹 比喻念念不忘先贤。
祸起萧墙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红杏出墙 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
狗急跳墙 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隔墙有耳 隔着一道墙,也有人偷听。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别人也可能知道。也用于劝人说话小心,免得泄露。
扶墙摸壁 抚摸着墙壁。比喻言论主张比较软弱平庸。
东墙处子 指邻居的处女。
赐墙及肩 比喻才学浅陋。
马上墙头 指男女青年相恋的地方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邻女窥墙开头的成语
成语释义 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但宋玉从未动心。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女字的成语或者同音字的成语
女字的成语 :
红男绿女、
女娲补天、
黄花女儿、
重男轻女、
饮食男女、
善男信女、
男女老少、
男女有别、
儿女情长、
窈窕淑女、
儿女亲家、
女大不中留、
女大十八变、
女中豪杰、
痴男怨女、
郎才女貌、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天女散花、
牛郎织女、
男耕女织、
男欢女爱、
男盗女娼、
女流之辈、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寸男尺女、
携男挈女、
男不对女敌、
女扮男妆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带窥的成语有哪些
管窥筐举 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管窥蠡测 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管中窥豹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窥豹一斑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找一句话,是自夸的,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之类玉树临风什么的…
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里的一句话。
我是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才高八斗貌似潘安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人送绰号玉面小飞龙的唐伯虎。
扩展资料:
唐伯虎点秋香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的《唐伯虎点秋香》是周星驰古装喜剧片的代表作之一,影片延续了他的无厘头搞笑风格
香港电影“尽皆癫狂,尽皆过火”的风格可以在这部电影里找到多处注脚,无论是片中“我上等威风,显现一身虎胆;你下流贱格,露出半个龟头”式的对联,还是唐伯虎被华夫人审问身份来历时,华夫人倒背如流的讲述与唐伯虎之间的血海深仇,都让人忍不住发笑。而唐伯虎与秋香之间的三笑传说,也在周星驰的喜剧性演出中精彩连连。
张卫健本韦小宝说的话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亏我思娇的情绪好比度日如年,虽然我不是玉树临风,英俊潇洒,但我有广阔的胸襟加埋强劲的臂弯。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7. 成语什么女什么什么
成语什么女什么什么 (21个):
天女散花、
倩女离魂、
男女有别、
美女簪花、
绿女红男、
子女玉帛、
儿女亲家、
邻女窥墙、
儿女成行、
儿女之情、
男女老少、
相女配夫、
儿女心肠、
邻女詈人、
騃女痴男、
有女怀春、
騃女痴儿、
男女老小、
儿女情长、
男女老幼、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8. 第三个字是窥什么成语
管中窥豹目不窥园以管窥天管中窥天邻女窥墙南户窥郎逾墙窥隙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9. 窥视的四字成语大全
『包含有“窥”字的成语』“窥”字开头的成语:(共4则) [k] 窥豹一斑 窥间伺隙 窥见一斑 窥牖小儿 第二个字是“窥”的成语:(共4则) [g] 管窥筐举 管窥蠡测 [l]帘窥壁听 略窥一斑 第三个字是“窥”的成语:(共13则) [g] 管中窥豹 管中窥天 [l]邻女窥墙 [m] 目不窥园 [n] 南户窥郎 [y] 一斑窥豹 以管窥豹 以管窥天 以筦窥天 倚门窥户 [z] 足不窥户 坐不窥堂 坐井窥天 “窥”字结尾的成语:(共5则) [l] 蠡测管窥 蠡酌管窥 [m] 面面相窥 [x]隙穴之窥 [y] 蝇营鼠窥 “窥”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语:无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10. 邻女窥墙成语故事
【成语】:邻女窥墙【拼音】:lín nǚ kuī qiáng【解释】: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但宋玉从未动心。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出处】:先秦·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11. 比喻被偷窥的成语
巴头探脑 形容伸着头偷看。 窥牖小儿 窥牖:从窗上向屋里偷看。后多形容小偷。 帘窥壁听 帘:布帘;窥:偷看;壁:墙壁;听:偷听。指窃听与偷看。 南户窥郎 称女子偷看男子。 邻女窥墙 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但宋玉从未动心。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12. 关于窥的成语有哪些
1 家败人亡 2 家半三军 3 家藏户有 4 家长礼短 5 家长里短 6 家长理短 7 家长作风 8 家常便饭 9 家常茶饭 10 家常里短 11 家成业就 12 家丑不可外谈 13 家丑不可外扬 14 家丑不外扬 15 家传户诵 16 家传户颂 17 家传人诵 18 家传之学 19 家大业大 20 家道壁立 21 家道从容 22 家道消乏 23 家道小康 24 家道中落 25 家翻宅乱 26 家烦宅乱 27 家反宅乱 28 家给民足 29 家给人足 30 家狗向里吠 31 家和万事兴 32 家鸡野鹜 33 家鸡野雉 34 家骥人璧 35 家家户户 36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37 家见户说 38 家累千金 39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40 家贫亲老 41 家贫如洗 42 家破人离 43 家破人亡 44 家破身亡 45 家人父子 46 家散人亡 47 家生孩儿 48 家生子儿 49 家势中落 50 家书抵万金 51 家天下 52 家徒壁立 53 家徒四壁 54 家亡国破 55 家无常礼 56 家无担石 57 家无儋石 58 家无斗储 59 家无二主 60 家弦户诵 61 家学渊源 62 家言邪学 63 家衍人给 64 家业凋零 65 家业雕零 66 家殷人足 67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68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69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70 家谕户晓 71 家喻户习 72 家喻户晓 73 家贼难防 74 家至户察 75 家至户到 76 家至户晓 77 家至人说 ②1 阿家阿翁 2 挨家挨户 3 挨家按户 4 安家乐业 5 安家立业 6 安家落户 7 百家争鸣 8 百家诸子 9 败家子 10 邦家之光 11 保家卫国 12 称家有无 13 成家立计 14 成家立业 15 出家弃俗 16 创家立业 17 打家劫盗 18 打家劫舍 19 打家截道 20 打家截舍 21 大家风范 22 大家闺秀 23 大家小户 24 单家独户 25 当家理纪 26 当家立计 27 当家立纪 28 当家立事 29 当家立业 30 当家作主 31 当家做主 32 东家夫子 33 东家孔子 34 东家丘 35 东家西舍 36 东家效颦 37 发家致富 38 法家拂士 39 泛家浮宅 40 分家析产 41 浮家泛宅 42 富家大室 43 富家巨室 44 孤家寡人 45 故家乔木 46 故家子弟 47 国家大计 48 国家大事 49 国家栋梁 50 国家多故 51 国家多难 52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53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54 国家闲暇 55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56 合家欢 57 黑家白日 58 会家不忙 59 毁家纾国 60 毁家纾难 61 旧家行径 62 看家本领 63 看家本事 64 坑家败业 65 拉家带口 66 良家子 67 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 68 破家败产 69 破家荡产 70 破家荡业 71 破家竭产 72 破家散业 73 破家丧产 74 破家亡国 75 破家危国 76 破家为国 77 破家县令 78 破家鬻子 79 齐家治国 80 弃家荡产 81 千家万户 82 倾家败产 83 倾家荡产 84 倾家竭产 85 倾家尽产 86 倾家破产 87 穷家薄业 88 穷家富路 89 全家福 90 儒家经书 91 三家村 92 丧家之狗 93 丧家之犬 94 杀家纾难 95 身家性命 96 诗家三昧 97 十家锅灶九不同 98 世家子弟 99 说家克计 100 通家之好 101 通家之谊 102 拖家带口 103 万家灯火 104 万家生佛 105 万家之侯 106 无家可奔 107 无家无室 108 无家可归 109 吾家千里驹 110 小家碧玉 111 小家子气 112 小家子相 113 携家带口 114 谢家宝树 115 谢家活计 116 兴家立业 117 行家里手 118 严家饿隶 119 厌家鸡,爱野雉 120 养家糊口 121 养家活口 122 一家眷 123 一家老小 124 一家无二 125 一家一火 126 一家一计 127 一家之长 128 一家之辞 129 一家之计 130 一家之论 131 一家之说 132 一家之学 133 一家之言 134 一家之主 135 一家之作 136 宜家宜室 137 宜家之乐 138 有家难奔 139 于家为国 140 冤家对头 141 冤家路狭 142 冤家路窄 143 冤家宜解不宜结 144 冤家债主 145 怨家债主 146 在家出家 147 遭家不造 148 张家长,李家短 149 张家长李家短 150 左家娇女 ③1 成一家言 2 改换家门 3 国仇家恨 4 国恨家仇 5 国破家亡 6 何以家为 7 平安家书 8 人给家足 9 人离家散 10 人亡家破 11 人足家给 12 如数家珍 13 三过家门而不入 14 万贯家财 15 万贯家私 16 息影家园 17 治谱家传 18 自报家门 19 祖宗家法 ④1 爱国如家 2 爱国一家 3 安国宁家 4 罢黜百家 5 白手成家 6 白手起家 7 白手兴家 8 百乘之家 9 败国丧家 10 败国亡家 11 半路出家 12 不识东家 13 不是冤家不聚头 14 不是冤家不碰头 15 成名成家 16 尺二冤家 17 赤手起家 18 大方之家 19 荡产倾家 20 灯火万家 21 等闲人家 22 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23 对头冤家 24 儿女亲家 25 伐冰之家 26 泛宅浮家 27 丰屋蔀家 28 黼国黻家 29 妇道人家 30 富室大家 31 富室豪家 32 告老还家 33 告老在家 34 各自一家 35 国而忘家 36 国尔忘家 37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 38 国耳忘家 39 国耳忘家,公尔忘私 40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41 胡越一家 42 欢喜冤家 43 机杼一家 44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45 匠遇作家 46 经史百家 47 九经百家 48 九流百家 49 九流十家 50 开国承家 51 刻薄成家 52 空头冤家 53 旷邈无家 54 窥涉百家 55 累世通家 56 立业成家 57 禄无常家 58 禄无常家,福无定门 59 门户人家 60 靡室靡家 61 男室女家 62 平地起家 63 破国亡家 64 弃俗出家 65 千金之家 66 乔木世家 67 亲如一家 68 勤俭持家 69 情同一家 70 穰穰满家 71 生佛万家 72 胜负兵家常势 73 胜负兵家之常 74 诗礼传家 75 诗礼人家 76 诗礼之家 77 世禄之家 78 事怕行家 79 书香人家 80 书香世家 81 四海为家 82 四海一家 83 夙世冤家 84 宿世冤家 85 陶猗之家 86 天下为家 87 天下一家 88 亡国败家 89 亡国破家 90 忘身忘家 91 文献之家 92 小户人家 93 小康人家 94 小康之家 95 修身齐家 96 徇国忘家 97 殃国祸家 98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99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100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101 宜室宜家 102 引贼入家 103 忧公如家 104 忧国如家 105 忧国忘家 106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107 治国齐家 108 钟鼎人家 109 钟鼎之家 110 诸子百家 111 自成一家 112 自出一家 ⑤1 清官难断家务事 2 清官能断家务事 3 胜败乃兵家常事 4 天塌压大家 ⑥1 一客不烦两家 ⑦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3 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4 五百年前是一家 ⑧1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⑨1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 2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3 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⑾1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2 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 3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⑿1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