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情”字的成语「知情不举」
成语“知情不举”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知情不舉成语读音:zhī qíng bù jǔ
成语简拼:ZQBJ
成语注音:ㄓ ㄑ一ㄥˊ ㄅㄨˋ ㄐㄨ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知情不报
成语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我为巡城之职,理宜奏闻;若为朋友之情,匿而不奏,这知情不举的罪名,亦所不免。”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举:检举。了解情况而不揭发。
成语用法:知情不举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造句:迨后听得连自己参劾了,道是通同作弊,知情不举的罪名,就知自己有些不便,镇日将大门紧关。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六回
成语“知情不举”的扩展资料
1. 哪个人是刘备眼中的庸才,是诸葛亮眼中的奇才?诸葛亮从出山起,便为刘备定下了,先三分天下,再一举统一的宏伟计划,只不过计划比不上变化,令人叹服的隆中对,最终还是化为了泡影。然而诸葛亮并没有放弃,哪怕蜀汉早已失去了荆襄之地,他依旧向往着,让蜀汉入主中原。于是公元228年,他兵分三路北上,向曹魏宣战。在此战之初,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天水等三郡,并收服了大将姜维,可谓开门红。然而,就在此时,重镇街亭失守,箕谷的疑兵暴露,他的退路被斩断。战局的突然扭转,迫得诸葛亮不得不停下前进的步伐,班师回朝。导致战局扭转的关键原因,是街亭失守,那么街亭又是怎么丢的呢?
相信熟读汉末三国史的人,对街亭失守之因并不陌生。在这次出征之前,诸葛亮力排众议,将守护街亭的任务,交给了自己非常赏识的马谡。马谡少有才名,却毫无统兵经验,为此诸葛亮提前做好了一切安排。如果马谡按照诸葛亮的安排行事,虽然不一定有大功,但是基本上不会有过,毕竟诸葛亮平生不敢犯险,是众所周知的。然而马谡并没有按常理出牌,他弃城不守,将营寨驻扎在了山上。于是曹魏名将张郃,率兵迅速攻下了街亭,收下了这份“大礼。”
说到此处,可能很多人会认为,马谡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庸才,其实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也是这样认为的,《三国志·董刘马陈吕传》记载:“先主临薨谡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意思就是刘备临终前,特意嘱咐诸葛亮,说马谡不堪大用,你一定要注意。刘备为什么要特意提到马谡呢?这就要说到诸葛亮的态度了,史料中记载,马谡参与了入川之战,先后担任过绵竹、成都令等职,而且少有才名,好论军计,诸葛亮非常器重他。刘备看出了诸葛亮,想将其培养为接班人之意,这才劝诸葛亮三思而后行。
但是诸葛亮不以为然,他在刘备去世之后,依旧重用马谡,而马谡也没有让他失望,在他平定南蛮的时候,提供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建议。诸葛亮之后,南蛮直到诸葛亮去世,都没有再次叛乱。此事之后,诸葛亮更加相信自己的眼光,因此在北伐的时候,他把镇守街亭的重任,交到了马谡手上。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马谡可为军师,却无力为帅,第一次出征,就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导致了首次北伐的失利。
那么他的下场是怎样的呢?说到此处,我们便不得不赞一声马谡真乃神人了,正常人一生只会有一个结局,但是他却有三个不同的结局,而且这三个结局,还记载在了同一部史书中,那就是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今天我们抛开陈寿的用意不谈,单来了解一下马谡三个不同的结局。
一、逃之夭夭
《三国志·霍王向张杨费传》记载:“(向)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意思是说,马谡被敌军击溃之后,并没有回到蜀汉,向诸葛亮请罪,而是直接选择了逃亡,从此不知所踪,为此他的好朋友向朗,还受到了连累,惨遭免官。
二、死于狱中
在《三国志》中,马谡没有被单独列传,而是附在了其兄长马良的传记之后,在这段记载中提到:“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意思是说,马谡回军之后,被下狱,但是诸葛亮还没来得及将其处死,他便死于狱中了。
三、因罪被诛
马谡被最赏识自己的诸葛亮下令斩杀,是我们最熟悉的结局,也是最符合我们认知的结局。对于这一结局,陈寿在《三国志》中两次提到,一次见载于《诸葛亮传》,说诸葛亮回到汉中之后,为了给大家一个交待,斩杀了马谡;另一次则见载于《王平传》中,说诸葛亮不但斩杀了马谡,还斩杀了其副将张休、李盛。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文言文翻译,在线等
【原文】李斯非淳于越曰:“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事,惑乱黔首。臣请敕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敢藏《诗》、《书》、百家语、诸刑书者,悉诣守尉集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灭;吏见知弗举,与同罪。”始皇许之。
【译文】李斯责备淳于越说:“这些儒生不效法今人而去仿照古人,用它们来非难当今皇上,迷惑混乱老百姓。我请求皇上下命令给史官,凡不是秦国史官记录的历史材料都烧掉。不是博士官职掌的书藉典册,其他天下有敢收藏《诗经》、《尚书》、诸子百家语录, 旧六国刑书的,要他们全送到郡守郡尉那儿去统统烧掉。有敢两人私下说及《诗经》和《尚书》的,就拖到闹市处死示众;有用古制非难现今制度的,全族处死。官吏知情不举报的,跟他们同罪。”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主张。
【注释】
(5)淳于越:姓淳于,名越。战国时齐国人。秦始皇时任博士。以敢于直谏著称。谏:古代臣劝 君、子劝父、下劝上叫“谏”。狭:递修本作“挟”,可从。挟:挟制。指用强力逼迫他人作事。辅: 辅佐。
(6)谀(y*余):谄媚,奉承。
(7)当:主持,执掌。当世:这里指秦始皇。
(8)黔首:秦代对老百姓的称呼。
(9)敕(ch@斥):皇帝的命令。
(10)博士:儒士:本书《正说篇》作“博士”
(11)诸刑书:指战国时原六国的刑书。
(12)诣(y@意):前往,去到。这里是把书送到的意思。守:郡守。尉:郡尉,辅助郡守掌管 军事的长官。集:递修本作“杂”,可从。杂:都,共。
(13)递修本“书”下有“者”字,可从。
(14)弃市:在闹市处死,并将尸体弃置街头示众。
(15)《史记·秦始皇本纪》“举”下有“者”字,可从。
(16)多:只,尽。妖言:怪诞的说法。
(17)御史:御史大夫。参见 11·10 注(7)。
(18)者:疑皇衍文。《史记·秦始皇本纪》无“者”字,可证。 (19)以上事参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什么知情四字成语
知情不举 [zhī qíng bù jǔ] 举:检举。了解情况而不揭发。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如何区别包庇罪与知情不报
包庇罪与知情不报是指受害人以外的第三人,包庇罪涵盖了知情不报的情节在内,但更为严重,因为包庇罪不但知情不报,而且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因此二者区别也很明显。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在刑事案件中知情不举应承担怎样的法律则任
根据法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发现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的,有利也有义务向司法机关提出控告和检举。对犯罪行为“知情不举”,就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负法律责任,知情不举情节严重构成包庇或窝藏罪的,要依法惩处;在特定情况下,知情不举要负刑事责任。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形容明明知道一个人的底细却不加以过问的成语
1.知情不举 [ zhī qíng bù jǔ ]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hī qíng bù jǔ ]举:检举。了解情况而不揭发。出 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我为巡城之职,理宜奏闻;若为朋友之情,匿而不奏,这知情不举的罪名,亦所不免。”2.视而不见 [ shì ér bù jiàn ]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shì ér bù jiàn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 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出 处《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