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鼎”「染指于鼎」

2023年04月17日成语大全91

成语“染指于鼎”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rǎn zhǐ yú dǐng
成语简拼:RZYD
成语注音:ㄖㄢˇ ㄓˇ ㄩˊ ㄉ一ㄥˇ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左传 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成语用法:染指于鼎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英文翻译:take a share of something one is not entitled to

成语“染指于鼎”的扩展资料

1. 鼎成语有哪些
春秋鼎盛 春秋:指年龄。指年富力强,精力充沛 鼎鼎有名 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鼎足而立 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圆形有三足两耳。内容来自gyjslw.com
2. 麻烦大家帮忙翻译一下下面这段话吧,谢谢
一个楚国人把一只鼋进献给郑灵公,郑灵公下令召大臣公子宋和子家来观看。接到召令的时候,子公的食指无意识地动了一下,他就把这现象告诉子家说:“以后只要我出现这现象,就会吃到奇珍。”等到进见灵公的时候,屠夫正要杀鼋,子家与其相对哈哈大笑。灵公就问(为什么笑),子家把子公的话告诉了灵公。等到大家要吃及鼋时,灵公故意不让子公吃。子公生气了,把手指放到锅里一染,尝了下手指,就走出去了。子家说:“牲口老了,尚且怕杀,何况国君?”望,谢谢内容来自gyjslw.com
3. 鼎的总含义
鼎,是我国夏朝禹之子启时铸造的。它分别以九只刻楼精美、古朴典雅、气势庄重的青铜大鼎,体现了王的集中和至高无上,反映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昌盛。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视为中华民族传世之国宝。在工艺美学上,它是一套稀世之作,从文化考古角度分析,它是我国青铜器时代的集中代表,从铸造工艺技术上看,它标志着中国的历史已结束了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的时代。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有关九鼎的资料,不绝于历代史册,但在二千多年前,它就早已不知隐身何处了。夏代的青铜铸造业,已相当发达。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熔点低,便于铸造冶炼。夏代的炼铜业。古文献中亦有记载。《越绝书》卷十一日:“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关于铸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开(启)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三国指夏、商、周。《左伟》宣公三年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即言此事。据考古材料证明,当时的奴隶在铸造象九鼎这样的大型器件时,一般是首先用质细的泥土制成器范,再用木炭作燃料,用铜制的坩锅冶炼铜,锡矿块,最后将铜锡溶液注入范中,就成为青铜器。 《春秋左传》中,谈到九鼎铸造的情况:夏朝初年,朝廷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夏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上之滨,莫非王臣。”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定鼎”,成为全国政建立的代名词了。 从此,九鼎就代表了至高力的象征。内容来自gyjslw.com
4. 染指的词语概念
1. [take a share of sth. one is not entitled to] 典出《左传》: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公子宋,郑国贵戚)吃,子公很生气,就伸出手指蘸了点汤,尝尝味道走了。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左传·宣公四年》2. 后用以比喻插手以获取不应得的利益。 1. 《左传·宣公四年》:“ 楚人献鼋於郑灵公。公子宋 (字子公)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 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本谓用手指蘸鼎中鼋羹,后用为典故。泛指品尝某种食品。唐白居易《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诗:“未暇倾巾漉,还应染指尝。” 清金人瑞 《道树遣人送酱醋各一器》诗:“馋子背人先染指,老妻报我只攒眉。”2. 比喻分取利益。多指分取非分利益。明 陶宗仪 《辍耕录·论秦蜀》:“夫鼎足之说,始於 蒯通 。然 通 之说, 韩信 以此,犹有 汉 之一足。当 三国 时而为是说,则 献帝 无复染指之望矣。” 清 无名氏 《亡国恨·协约》:“这三 韩 一块土, 俄 人久欲染指。” 孙中山 《党员须宣传革命主义》:“ 广西 一切幸福利,祇 陆荣廷 一人享之,一家享之,一派享之, 广西 同胞不能丝毫染指。”3. 比喻参与做某种事情。宋 苏轼 《次韵水宫》:“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鼋。” 明 薛冈 《天爵堂笔馀》:“七言律法度贵严,纪律贵整,音调贵响,不易染指。” 清钱谦益《<梅村先生诗集>序》:“余老归空门,不复染指声律。” 朱自清《<背影>序》:“至于戏剧,我更是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内容来自gyjslw.com
5. “鼎”字的含义!
鼎字的含义: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如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2.锅鼎:鼎罐、鼎锅。
3.古代视鼎为立国的重器,是政的象征。如:鼎彝、九鼎、鼎祚(国运)。
4.象征三方并立。如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5.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6.正当,正在鼎盛。
鼎字的详细解释:
1.名: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像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像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形:显贵(important)。如:鼎臣(大臣,重臣)显赫,盛大,又如:大名鼎鼎;鼎甲(豪门大族);鼎姓(豪族,大姓);鼎能(大才能。指能力超群,举世无匹);鼎族(巨族,豪门贵族)。
3.动:变革。如鼎新麾一举,革故法三章。—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以及鼎革固天启。——徐浩《谒禹庙》。内容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39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