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成语故事
“出淤泥而不染”的成语故事:
北宋时期,理学开创者周敦颐定居到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边著书立说,他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提出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认为菊花像人间的隐士,牡丹像人间的富贵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像人间的君子描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诗句?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①,可爱者甚蕃②。晋陶渊明独爱菊③。自李唐来④,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⑤,濯清涟而不妖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⑦,香远益清⑧,亭亭⑨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①①也;牡丹 ①②,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①③者也。噫①④!菊之爱①⑤,陶后鲜有闻①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①⑦众矣。
注释
①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②蕃(fán):多。
③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④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予,我。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⑥濯(zhuó)清涟而不妖:经过水播的。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⑦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⑧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⑨亭亭:耸立的样子。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
⑩亵(xiè)玩:近前把玩。亵,亵渎不尊重.
①①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①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①③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①④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①⑤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①⑥鲜(xi来自gyjslw.com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后面一句是什么?
全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来自gyjslw.com
“出淤泥而不染”是什么花?
出淤泥而不染,一般指的是荷花。
荷花,又叫莲花。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荷花之美最真实的写照。
2:在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笔下,荷花始终都保持着纯洁、高贵、不沾染一丝尘埃的形象。
3:自北宋周敦颐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后,荷花便成为“君子之花”,其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1:北宋学者周敦颐所作的一篇议论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
2:周敦颐作此文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美。来自gyjslw.com
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
杜甫 出身官宦家庭但一心为民
官场就是淤泥,混官场还能做清官可谓不染
陶潜 多次仕官终因官场黑暗退居二线
于谦 在黑暗(宦官势力)的压迫下依然两袖清风
嵇康 不幕富贵不奉朝廷,后因得罪钟会被杀但万古留名
董宣 公主家仆杀人,董宣秉公执法,不向恶势力低头,光武帝称“强项令”
普罗米修斯 为了人类文明偷盗神火,自己被宙斯掉在大高加索山脉,每日被恶鹫啄食身体
李白
曾拜官王庭,却不做趋炎附势附庸风雅的御用文人来自gyjslw.com
出淤泥而不染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说的是莲花从泥中长出来却洁白无暇,不受泥的污染,比喻君子生活在不良的环境中,不会被不良风气所感染,而去降低自己的人格,与一些污秽之人同流合污
来自gyjslw.com
出淤泥而不染的下一句,意思又是什么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是: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来自gyjslw.com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是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表达的是一种洁身自爱的品质,不受身边环境的污染。
原文
宋·周敦颐《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白话译文
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扩展资料:
鉴赏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
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莲说来自gyjslw.com
出淤泥而不染的下一句是什么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来自gyjslw.com
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是什么?
在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被污染。
来自gyjslw.com
出淤泥而不染出处及全文?
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来自gyjslw.com
成语“出淤泥而不染”扩展:
造句:(1)她最值得人敬佩的是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2)古往今来,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的人不可计数。近义词:洁身自好
成语读音: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宋 朱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来自gyjslw.com
成语简拼:CYNEBR
成语解释: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污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读音纠正:淤,不能读作“wū”。
英文翻译:come out of the mud unsoiled--remain undefiled in spite of general corruption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注音:ㄔㄨ ㄩ ㄋ一ˊ ㄦˊ ㄅㄨˋ ㄖㄢˇ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反义词:同流合污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错字纠正:淤,不能写作“於”。
成语字数:六字成语
成语用法:出淤泥而不染复句式;作定语、宾语、分句;比喻处于污浊环境保持纯洁品格。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