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足而”「鼎足而居」

2025年04月25日成语大全11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鼎足而居”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zfjx鼎足而居wrjsg什么?、居则为专命之使,入必为鼎足之臣。该怎么翻译、鼎足而居。猜数字?、鼎足而立的成语典故、叁分天下,鼎足而居。保岗是鼎立字花中打一种动物?、对峙与鼎足的区别?、鼎足之势是什么意思参分天下,鼎足而居。拼音等

目录索引:
1:成语“鼎足而居”的词条资料
2:zfjx鼎足而居wrjsg什么?
3:居则为专命之使,入必为鼎足之臣。该怎么翻译
4:鼎足而居。猜数字?
5:鼎足而立的成语典故
6:叁分天下,鼎足而居。保岗是鼎立字花中打一种动物?
7:对峙与鼎足的区别?
8:鼎足之势是什么意思

9:参分天下,鼎足而居。拼音

成语“鼎足而居”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dǐng zú ér jū
成语简拼:DZEJ
成语注音:ㄉ一ㄥˇ ㄗㄨˊ ㄦˊ ㄐㄨ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鼎足而立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摘自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成语用法:鼎足而居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公元前203年,汉将韩信灭了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韩信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劝他不要跟随刘邦自立为王,可以与楚汉三分天下,跟随刘邦最多也只能封为诸侯。韩信不听蒯通的意见,最后被吕后诱杀

成语“鼎足而居”的扩展资料

1. zfjx鼎足而居wrjsg什么?
患难之交养军千日,用军一时众寡悬殊一介之才一文如命
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2. 居则为专命之使,入必为鼎足之臣。该怎么翻译
在驻地就是命的大使,进朝延就是鼎立的大臣. 孩子,百度一下就知道啦。
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3. 鼎足而居。猜数字?
三足鼎立,是不是三这个数。
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4. 鼎足而立的成语典故
【出处】: 1.东汉·班固《汉书·蒯通传》:“方今为足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叁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势莫敢先动。”2.《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举例造句】: 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徐迟《黄山记》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5. 叁分天下,鼎足而居。保岗是鼎立字花中打一种动物?
是袋鼠吗?“叁分天下”我认为是支撑身体的两根腿加尾巴。
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6. 对峙与鼎足的区别?
对峙:对抗;抗衡,多指的是两方。鼎足:三方面并立的形势
www.gyjslw.com
7. 鼎足之势是什么意思
鼎足之势[读音][dǐng zú zhī shì] [解释]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近义]三分鼎足三足鼎立鼎足而立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8. 参分天下,鼎足而居。拼音
叁分天下,鼎足而居。拼音sān fèn tiān xià ,dǐng zú ér jū 。你若满意此回答,请给予,谢谢!
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304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