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的成语「弄獐宰相」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弄獐宰相”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弄獐宰相,模棱宰相,青词宰相,棉花宰相分别是谁、解析历史上的李林甫究竟是不是奸臣、古代生女孩为什么叫“弄瓦之喜”?、“弄雅之喜”具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道【木马之喜】是代表去贺别人生女儿呢?、弄璋弄瓦的趣闻、形容权势的成语等
目录索引:
1:成语“弄獐宰相”的词条资料
2:弄獐宰相,模棱宰相,青词宰相,棉花宰相分别是谁
3:解析历史上的李林甫究竟是不是奸臣
4:古代生女孩为什么叫“弄瓦之喜”?
5:“弄雅之喜”具体是什么意思?
6:为什么道【木马之喜】是代表去贺别人生女儿呢?
7:弄璋弄瓦的趣闻
8:形容权势的成语
成语“弄獐宰相”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nòng zhāng zǎi xiàng
成语简拼:NZZX
成语注音:ㄋㄨㄥˋ ㄓㄤ ㄗㄞˇ ㄒ一ㄤˋ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解释:把“弄璋”写成“弄獐”的宰相。比喻不学无术钻营权势的人
成语用法:弄獐宰相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不学无术钻营权势的。
成语造句:今天的社会中弄獐宰相大有人在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出身皇族的公子哥李林甫非常擅长玩弄阴谋和权术,他勾结当时的宰相李适之往上爬,得到唐玄宗的信用就让唐玄宗疏远李适之,自己当上了宰相。他爱舞文弄墨,在小舅子姜度生儿子时,给他送去“弄獐之喜”贺词
成语“弄獐宰相”的扩展资料
1. 弄獐宰相,模棱宰相,青词宰相,棉花宰相分别是谁弄獐宰相:唐朝宰相李林甫一次写信庆贺亲戚生了孩子,将“弄璋”(古称生男为“弄璋”,璋为玉器)写成了“弄獐”(獐为野兽).后遂以“弄獐宰相”来戏称没有文化的贵了.模棱宰相:唐代小有名气的文学家苏味道曾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常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故世号“苏模棱”.武则天圣历初年,苏味道官居相位,处事更加圆滑,人称“模棱宰相”.青词宰相:明世宗信奉道教,好长生术,宫中每有斋醮,就命词臣起草祭祀文章.这些文章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谓之“青词”.而李春芳、严讷、郭朴、袁炜等词臣均以“青词”邀宠,官居宰相,因此,时人称他们为“青词宰相”.后讽刺那些升官阶梯并非正路的人.棉花宰相:明朝大学士刘吉,精于营私,无所建树,因此屡遭谏官弹劾,但他善于逢迎皇帝、勾结宦官,把弹劾他的谏官一个个都排挤打击下去,竟使他在内阁呆了整整18年,因此被人称作“棉花宰相”.所谓“棉花”,是取其“耐弹”之意.后比喻那种巧于仕宦的官僚形象~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2. 解析历史上的李林甫究竟是不是奸臣
李林甫,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画家李思训之侄。李林甫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大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公元736年,做了二十五年皇帝的唐玄宗已经由一个开明的国君开始变得昏庸了。他罢免了颇具唐初著名宰相魏征那种作风的贤相张九龄,任命宗室李林甫为宰相。李林甫关于李林甫,身为一朝宰相,却两次弄错了字,成为后人的笑料。一次是,李林甫执掌吏部时,候选官员严迥的判语中有“杕杜”二字。杕杜是《诗经》中的篇名,原意是孤生的赤棠树,比喻人孤立无援。李林甫不认识“杕”字,便问吏部侍郎韦陟:“这里写的‘杖杜’是什么意思?”韦陟低着头不敢说话。后人便称李林甫为“杖杜宰相”,以讥讽他才疏学浅。还有一次,李林甫的小舅子、太常少卿姜度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举家欢庆,祝贺者络绎不绝。李林甫作为姐夫,当然也前去祝贺。姜度取出纸笔,请李林甫题写贺词,李林甫便当着众宾客的面,写下了“弄麞(獐)之庆”四个大字。宾客们见了,一个个掩口而笑。原来,李林甫想题写的是“弄璋之庆”,出典是《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意思是祝贺所生的男孩长大以后执玉器为王侯,李林甫把“璋”误写成“麞(獐)”,使意思变成了祝贺孩子“与獐为伍”,闹了一个大笑话。这件事传出去以后,人们便在背后嘲讽李林甫为“弄獐宰相”。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3. 古代生女孩为什么叫“弄瓦之喜”?
瓦片(瓦)和美玉(璋)的价值自然无法相提并论了,主人的欢喜程度更是天壤之别。。。其实此种称呼有点重男轻女的意思.从前,把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弄璋、弄瓦”典出《 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璋是好的玉石;瓦是纺车上的零件。男孩弄璋、女孩弄瓦,实为重男轻女的说法。“寝床弄璋”、“寝地弄瓦”的区 别在民国时代仍变相存在。有的地方生男曰“大喜”,生女曰“小喜”,亲友赠送彩帐、喜联,男书“弄璋”,女书“弄瓦”。 “ 弄璋”、“弄瓦” 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已作为生男生女的代称。后世惯以“弄璋之喜”、“弄瓦之喜”庆贺亲友家喜获龙凤,成了旧时广为流传的一种祝辞,至今还偶见沿用。 璋为玉质,瓦为陶制,两者质地截然不同。璋为礼器,瓦(纺轮)为工具,使用者的身份也完全不一样。而以其表示男女,凸显了古代社会的男尊女卑。不过,在当时重男轻女乃天经地义的事情,人人理喻,所以,“弄璋”祝生男,固喜;“弄瓦”祝生女,也都认可。 璋、瓦之称,最早见于《诗经·小雅·斯干》。这是一首祝贺贵族兴修宫室的颂诗,诗中有两段分别写道: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前一段是说,盖好了这栋新的宫室,如果生下男孩要给他睡在床上,穿着衣裳,给他玉璋玩弄。听他那响亮的哭声,将来一定有出息,地位尊贵。起码是诸侯,说不定还能穿上天子辉煌之服(朱芾,有谓天子之服)。 后一段则说,盖好了这栋新的宫室,如果生下女孩,就让她躺在地上,裹着襁褓,玩着陶纺轮。这女孩长大后是一个干家务的好能手,既不让父母生气,又善事夫家,被人赞许为从不惹是非的贤妻良母(无非,既无违,能够顺从贴服;无仪,即做事不会出格)。 很显然,所谓“弄璋”、“弄瓦”,完全符合当时历史背景下人们的一般心态,无可非议。至于今日出现在一些人的笔下或言谈中,特为人家生男生女贺以此词,攀附文雅,恰恰是拾了被新时代唾弃的衣钵。古人云云,有其精华,也有糟粕。“弄璋”、“弄瓦”,重男轻女,非其精华。生男之家,主人听了,要是懂得其辞含义,无非一笑,倒是生女之家,心里不是滋味,还怪贺者搞些什么名堂。引经据典,表达心意,用得合适,自然会添加情趣;用之不当,则恰反初衷,听者颇为尴尬,说者也不会自在。这在日常生活中不乏其例。“弄璋”、“弄瓦”,见似文雅,实非称道之辞。 对于一些成语典故,只有明其意,才不会用错,也不会错写。再以“弄璋”为例。唐代宰相李林甫,自无学术,援文用典,常闹笑话。《旧唐书》就记载了一件事: 太常少卿姜度,林甫舅子,度妻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麞之庆。”客视之掩口。 “弄璋”写成“弄麞”,前者为贵器,后者为兽物,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位至宰相,出此错误,不能不说是天下奇闻。《旧唐书》特为记下这一小段以示后人。 唐后,每有人在诗文中,往往以“弄麞之庆”讥刺李林甫,或借以讽议浅学之辈。而在苏东坡笔下,却巧用了这个典故,别出心裁。 苏东坡好风趣,他写的《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诗,句句用典,十分妥贴,其中,也抓了李林甫的笑柄,却讨人喜欢: 郁葱佳气夜充闾,始见徐乡第二雏。剩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麞书。参军新妇贤相敌,阿大中郎喜有余。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 诗中,苏东坡巧用掌故,曲言“惟愁错写弄麞书”,谐谑之笔,令人掩口。这种掩口,一定会让主人高兴,因为诗中借着李林甫的笑话,是在祝贺主人喜生贵子。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弄雅之喜”具体是什么意思?
女孩吧,一般男孩叫 弄璋之喜来自www.gyjslw.com
5. 为什么道【木马之喜】是代表去贺别人生女儿呢?
我想你可能弄错了,没听说过木马之喜,我倒听说过“弄瓦之喜”。
像你看这种娱乐节目可能是他们说错了或者你听错了。
弄瓦:古人把瓦给女孩玩,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工。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女孩。
出处 《诗·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在古时,弄瓦之喜是指家里生了女孩。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
用法 作宾语;祝贺人家生女孩
瓦片(瓦)和美玉(璋)的价值自然无法相提并论了,主人的欢喜程度更是天壤之别。。。其实此种称呼有点重男轻女的意思.
从前,把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弄璋、弄瓦”典出《 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璋是好的玉石;瓦是纺车上的零件。男孩弄璋、女孩弄瓦,实为重男轻女的说法。“寝床弄璋”、“寝地弄瓦”的区
别在民国时代仍变相存在。有的地方生男曰“大喜”,生女曰“小喜”,亲友赠送彩帐、喜联,男书“弄璋”,女书“弄瓦”。 “
弄璋”、“弄瓦”
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已作为生男生女的代称。后世惯以“弄璋之喜”、“弄瓦之喜”庆贺亲友家喜获龙凤,成了旧时广为流传的一种祝辞,至今还偶见沿用。
璋为玉质,瓦为陶制,两者质地截然不同。璋为礼器,瓦(纺轮)为工具,使用者的身份也完全不一样。而以其表示男女,凸显了古代社会的男尊女卑。不过,在当时重男轻女乃天经地义的事情,人人理喻,所以,“弄璋”祝生男,固喜;“弄瓦”祝生女,也都认可。
璋、瓦之称,最早见于《诗经·小雅·斯干》。这是一首祝贺贵族兴修宫室的颂诗,诗中有两段分别写道: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前一段是说,盖好了这栋新的宫室,如果生下男孩要给他睡在床上,穿着衣裳,给他玉璋玩弄。听他那响亮的哭声,将来一定有出息,地位尊贵。起码是诸侯,说不定还能穿上天子辉煌之服(朱芾,有谓天子之服)。
后一段则说,盖好了这栋新的宫室,如果生下女孩,就让她躺在地上,裹着襁褓,玩着陶纺轮。这女孩长大后是一个干家务的好能手,既不让父母生气,又善事夫家,被人赞许为从不惹是非的贤妻良母(无非,既无违,能够顺从贴服;无仪,即做事不会出格)。
很显然,所谓“弄璋”、“弄瓦”,完全符合当时历史背景下人们的一般心态,无可非议。至于今日出现在一些人的笔下或言谈中,特为人家生男生女贺以此词,攀附文雅,恰恰是拾了被新时代唾弃的衣钵。古人云云,有其精华,也有糟粕。“弄璋”、“弄瓦”,重男轻女,非其精华。生男之家,主人听了,要是懂得其辞含义,无非一笑,倒是生女之家,心里不是滋味,还怪贺者搞些什么名堂。引经据典,表达心意,用得合适,自然会添加情趣;用之不当,则恰反初衷,听者颇为尴尬,说者也不会自在。这在日常生活中不乏其例。“弄璋”、“弄瓦”,见似文雅,实非称道之辞。
对于一些成语典故,只有明其意,才不会用错,也不会错写。再以“弄璋”为例。唐代宰相李林甫,自无学术,援文用典,常闹笑话。《旧唐书》就记载了一件事:
太常少卿姜度,林甫舅子,度妻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麞之庆。”客视之掩口。
“弄璋”写成“弄麞”,前者为贵器,后者为兽物,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位至宰相,出此错误,不能不说是天下奇闻。《旧唐书》特为记下这一小段以示后人。
唐后,每有人在诗文中,往往以“弄麞之庆”讥刺李林甫,或借以讽议浅学之辈。而在苏东坡笔下,却巧用了这个典故,别出心裁。
苏东坡好风趣,他写的《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诗,句句用典,十分妥贴,其中,也抓了李林甫的笑柄,却讨人喜欢:
郁葱佳气夜充闾,始见徐乡第二雏。剩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麞书。参军新妇贤相敌,阿大中郎喜有余。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
诗中,苏东坡巧用掌故,曲言“惟愁错写弄麞书”,谐谑之笔,令人掩口。这种掩口,一定会让主人高兴,因为诗中借着李林甫的笑话,是在祝贺主人喜生贵子。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6. 弄璋弄瓦的趣闻
古代的笑话典籍中有这么一则趣话:绍兴岑郡侯的夫人正怀着身孕,一天,郡侯出行,有一人来不及闪避,挡了道,被绑到府内。岑郡侯问他道:“你是干什么的?”那人答:“算命的。”郡侯说:“我的夫人有了身孕,请你看看,弄璋乎,弄瓦乎?”( 是生男孩还是生女孩)那人不明白“弄璋弄瓦”指的是什么,便随口说道:“璋也要弄,瓦也要弄。” 郡侯 听了,认为他是信口胡说,狠狠骂了算命的一顿。可是没多久,郡侯夫人果然生下一男一女双胞胎,算卦的因此名声大振,被誉为“神算”。
唐朝有位“弄獐宰相”,名叫李林甫。《旧唐书》记载了李林甫把“弄璋之喜”写成“弄獐之喜”的笑话:“太常少乡姜度妻诞子,李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獐之庆’,客视之掩口。”这则故事说的是有一次,李林甫的小舅子太常寺少卿姜度喜得贵子,李林甫即兴手书庆贺曰:“闻有弄獐之庆”。恰值这天来宾贺客满堂,大家一看不禁掩口哑然而笑,但因为是当朝宰相的“墨宝”,在场的来宾是不敢公开大笑的。不学无术的李林甫本想要在大庭广众之前卖弄一下斯文,却不料将“弄璋”误写成了“ 弄獐”。而这“獐“却原本是一种山林野兽,按照他的贺词,意谓“祝贺你们家生了一个小獐子(野兽)。”因此,来宾焉有不笑之理!而这原本也是当时封建社会上私塾的小小蒙童都懂的知识,根本不算什么生僻之典,而贵为泱泱大唐帝国宰相的李林甫却居然给弄错了,真是贻笑大方。对于这个有趣的史实,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在其所作的《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诗中写道:“甚欲去为汤饼客,唯愁错写弄麞书。”
在宋代,还流传着一则文人学士关于“弄瓦”的“打油诗”。刘骥是苏洵的友人。苏洵26岁时,其妻生第二胎女儿,邀请刘骥赴宴。刘骥醉后吟了一首“弄瓦”(生女之谓)诗:
“去岁相邀因弄瓦,
今年弄瓦又相邀。
弄去弄来还弄瓦,
令正莫非一瓦窑?”(对人妻子之敬称)
刘骥因友人之妻生第二胎女儿,就借机对其戏谑和调侃,诗中浓厚的生活情趣,足以博人一笑。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7. 形容权势的成语
形容势的成语炙手可热 作福作威 腰金衣紫 一手遮天 以强凌弱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