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偃”字的成语「修文偃武」

2025年02月05日成语大全9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修文偃武”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偃)生息气!是成语对吗?、修橹轒輼是不是成语、带有武字的成语或词语、第二个字是武的成语有哪些、修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杨文广妻儿杨文广有后代吗,历史中她的妻子是谁、四川省一个县,名字是皇帝所赐,建县历史超400年吗?文、武、修、偃、这四个字组什么词语?等

目录索引:
1:成语“修文偃武”的词条资料
2:(偃)生息气!是成语对吗?
3:修橹轒輼是不是成语
4:带有武字的成语或词语
5:第二个字是武的成语有哪些
6:修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7:杨文广妻儿杨文广有后代吗,历史中她的妻子是谁
8:四川省一个县,名字是皇帝所赐,建县历史超400年吗?

9:文、武、修、偃、这四个字组什么词语?

成语“修文偃武”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xiū wén yǎn wǔ
成语简拼:XWYW
成语注音:ㄒ一ㄡ ㄨㄣˊ 一ㄢˇ ㄨ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偃武修文
成语出处: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提倡文教,停息武备。
成语用法:修文偃武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政策等。
成语造句: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20回:“那时宋朝自从南渡以来,家国偏安,仅云小康,正是修文偃武之际,重的极是文人。”
英文翻译:attend to civilian affairs and disband the troops

成语“修文偃武”的扩展资料

1. (偃)生息气!是成语对吗?
不是
偃 的成语:
起偃为竖、风行草偃、武偃文修、偃武觌文、偃兵修文、偃旗息鼓、偃武櫜兵、偃武行文、
与世偃仰、韬戈偃武、偃武兴文、风行革偃、草偃风从、化若偃草、偃革为轩、偃鼠饮河、
草偃风行、修文偃武、偃旗仆鼓、偃武修文、兵销革偃、偃武休兵、偃武息戈、文修武偃、
偃革尚文、偃革倒戈、日角偃月、偃甲息兵、偃武崇文、偃旗卧鼓、
偃旗息鼓, 休养生息
偃旗息鼓[yǎn qí xī gǔ]
详细解释
【解释】: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示例】: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卷包而去。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斗争等
同反义词
【近义词】:销声匿迹
【反义词】:大张旗鼓、重整旗鼓
休养生息[xiū yǎng shēng xī]
详细解释
【解释】:休养:休息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出自】:唐·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
【示例】:许其修睦,因以罢兵,庶几~,各正性命,仰合于天心。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高宗绍兴十年》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同反义词
【近义词】:安居乐业、养精蓄锐
【反义词】:动荡不安、离乡背井、颠沛流离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2. 修橹轒輼是不是成语
修橹轒輼 不是成语,修 开头的成语如下:修辞立诚 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修旧利废 把破旧的修补好,把废物利用起来。指厉行节约。 修齐治平 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修桥补路 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修身洁行 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 修饰边幅 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仪表。修饰整个人的仪表。也比喻修饰表面,无关大局。 修心养性 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修短随化 修:长;化:造化,旧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说法指运气、命运。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 修旧起废 原指修诗书,兴礼乐。后引申为把旧有的修理好。把废置的利用起来。 修鳞养爪 比喻保养、积蓄战斗力。 修文偃武 修:昌明,修明;偃:停止。提倡文教,停息武事。 修真养性 学道修行,涵养性情。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带有武字的成语或词语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秉文兼武 犹言能文能武。
秉文经武 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不文不武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才兼文武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出文入武 指文武兼备。
黩武穷兵 黩:随便,任意;穷:竭尽。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废文任武 文:文治;任:任用;武:武力。废掉文治,任用武力。指轻文重武。
奋武扬威 振奋勇气,施展威风。
横抢武夺 指用强力夺取。
极武穷兵 黩武。滥用武力。
驾肩接武 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较武论文 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经文纬武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赳赳武夫 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孔武有力 孔:甚,很。形容人很有力气。
揆文奋武 施行文教,振奋武事。
吕武操莽 吕雉、武则天、曹操、王莽的合称。旧时都被认为是以阴谋手段篡夺君位的野心家。因以之指窃取政的国贼。
谋臣武将 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
乃文乃武 赞美人文、武兼备。见乃武乃文。
乃武乃文 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能文能武 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弃文就武 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穷兵黩武 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入文出武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善文能武 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能力。
神武挂冠 指辞官隐居。
绳厥祖武 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
绳其祖武 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
圣神文武 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
十八般武艺 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②比喻多种技能。
韬戈偃武 收藏兵器,停止武备。指息兵修文。
通文调武 指卖弄文才和武艺。
玩兵黩武 轻率无度地使用武力。
威武不屈 威武: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纬武经文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文弛武玩 文武官员玩忽职守。
文觌武匿 艺文兴而武道隐。指尚文之风大盛。
文经武略 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
文经武纬 经、纬:编织物的纵线与横线。指从文武两方面治理国家。
文婪武嬉 指文武官员习于安逸,贪婪成性。
文韬武略 韬:指《六韬》,古代兵书,内容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略:指《三略》,古代兵书,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谋略。
文恬武嬉 恬:安闲;嬉:玩乐。文官安闲自得,武官游荡玩乐。指官吏只知贪图安逸享受,吃喝玩乐,不关心国事。
文武差事 比喻明劫暗偷。
文武兼备 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双全。亦作“文武兼济”、“文武兼全”。
文武全才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
文武双全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文武之道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文修武备 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备:准备完毕。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
文修武偃 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指天下太平。
文昭武穆 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文治武功 比喻政治与军事。
文治武力 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
我武惟扬 形容威武凌厉,奋发向上的样子。
无用武之地 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比喻无法施展才能。
武不善作 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武昌剩竹 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
武断乡曲 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
武断横 武断:只凭主观想象作判断。横:制强横。形容凭借势独断行,蛮横跋扈。
武爵武任 依据战功的大小给以爵位和官职。
武偃文修 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武艺超群 武艺:武术上的本领。也指军事、战斗的本领。形容武艺高强,超出一般人。
兴文匽武 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修文偃武 修:昌明,修明;偃:停止。提倡文教,停息武事。
偃武崇文 停息武备,崇尚文教。
偃武觌文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偃武櫜兵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偃武息戈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偃武兴文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偃武行文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偃武休兵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偃武修文 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演武修文 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
扬威曜武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扬威耀武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扬武耀威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耀武扬威 耀:显扬。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一十八般武艺 泛指各种武术技艺。
一元大武 指古时祭祀用的牛。
英雄无用武之地 比喻有才能却没地方或机会施展。
用武之地 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允文允武 形容能文能武。
整军经武 经:治理。整顿军队,经营武备。
止戈为武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踵武前贤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踵武相接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同“踵趾相接”。
朱雀玄武 朱雀:南方七星宿的总称。玄武:北方七星宿的总称。形容阵容整齐。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
祖武宗文 祖武王,尊崇文王。指尊崇祖先。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4. 第二个字是武的成语有哪些
奋武扬威
用武之地
文武全才
汉武托孤
文武之道
耀武扬威
偃武修文
文武双全
纬武经文
威武不屈
威武雄壮
较武论文
文武兼备
偃武休兵
扬武耀威
偃武兴文
文武兼济
弃武修文
文武兼资
经武纬文
偃武行文
偃武息戈
极武穷兵
吕武操莽
乃武乃文
文武差事
演武修文
偃武崇文
孔武有力
我武惟扬
参武错综
黩武穷兵
苏武牧羊
偃武觌文
偃武櫜兵
神武挂冠
祖武宗文
踵武相接
踵武前贤
参武错纵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5. 修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修的成语 :
重修旧好、
修心养性、
修旧利废、
年久失修、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反本修古、
地下修文、
封豨修蛇、
不修边幅、
学行修明、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偃武修文、
帷薄不修、
条修叶贯、
内修外攘、摘自www.gyjslw.com
6. 杨文广妻儿杨文广有后代吗,历史中她的妻子是谁
有,儿子杨怀玉,妻子杜月英。
杨怀玉祖父,也就是杨文广父亲杨廷昭,智勇善战,在每次战争时,总会把所得的赏赐都用来慰劳军队。号令严明,常常能与士卒同甘共苦,遇到敌人必定身先士卒,作战获胜报捷,把功劳归于部下,更在与辽兵作战中,因其威震边庭,便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
辽国人认为杨廷昭是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所以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将其称为杨六郎。
扩展资料:
杨文广的真实父亲:
杨文广在杨家府演义中,是杨宗保与穆桂英之子,历史上的杨文广却是六郎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予殿直。后来与安抚陕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在谈话中发现杨文广很有才能,就把他带在身边。
作为杨家将的第三代,杨文广并没有建立能与他祖辈父辈相提并论的功绩,因为此时北宋已经与辽国议和,而对西夏的政策也在和战间摇摆,只是防御。
但是杨文广继承了杨家将世代忠心报国的传统,没有忘记收复幽燕,平定北方的理想,还在为这个奋斗了三代的目标努力。但是此时的宋朝积弊已深,而且修文偃武的风气已成,讳言用兵,杨文广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怀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文广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7. 四川省一个县,名字是皇帝所赐,建县历史超400年吗?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辖18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108个县,4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其中,就兴文县来说,总人口接近40万人,隶于地级宜宾市,地处四川、云南两省的交界处。在历史上,兴文县这一县名是明朝皇帝所赐,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首先,兴文县,隶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位于宜宾市境东南,东南与叙永县相邻,南与云南省威信县接壤,西接珙县,西北接长宁,北与江安、泸州市纳溪区毗邻,也即该县地处四川、云南两省的交界处。介于东经104°52′28″—105°21′23″,北纬28°04′28″—28°27′18″之间,东西长47千米,南北宽43千米,总面积1379.89平方千米。就兴文县的历史来说,春秋战国时期,今四川省兴文县一带先古蜀国、夜郎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彼时,今四川省兴文县一带于秦朝的疆域,不过没有建县。

汉武帝刘彻这位皇帝在位时,设立南广县,犍为郡,今宜宾市兴文县一带之。公元前130年—公元前87年,兴文县为犍为郡治所。公元214年,也即东汉末年,南广县改朱提郡,今兴文县一带随之。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兴文县一带蜀汉的南中地区。在诸葛亮平定南中地区后,南广县改南广郡。西晋时期,南广县废。南北朝时期,因为王朝更替频繁等原因,今兴文县一带的建制和归变化较大。唐仪凤二年(667年),唐朝在该地区设立羁縻晏州,后又陆续设立宋州、悦州,今兴文县一带之。

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又在该地区设立羁縻归来州。后为大坝都掌人地。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将今兴文县一带划大坝军民府地设立戎州(设流官)。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降戎州为戎县,该地区之。万年元历记载,万历元年(1573年),明军剿灭僰人,攻占山都6乡,拓地400余千米,于山都6乡适中处内官寨建武宁城,命镇守四川总兵官暂留驻此。不久之后,明神宗朱翊钧这位皇帝亲自下旨,废戎县,取“偃武修文”之意建兴文县,治所晏阳镇。

最后,由此,就兴文县来说,名字是明朝万历皇帝所赐。该建制始于明朝中后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清朝取代明朝后,兴文县叙州府。到了1912年,兴文县治自建武迁还晏阳镇(今僰王山镇)。1913年,兴文县下川南道。1914年,改下川南道为永宁道,兴文县随之。1928年,兴文县直于四川省。1996年10月,撤销宜宾地区,改设四川省辖宜宾市,兴文县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兴文县总面积达1379.89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39万人,也即接近40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8. 文、武、修、偃、这四个字组什么词语?
修文偃武 xiū wén yǎn wǔ,意思为提倡文教,停息武事。出自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300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