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的成语「松乔之寿」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松乔之寿”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松乔之寿的成语解释,解释,用法,示例,拼音,语法、翻译一句: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松什么成语,要有一种植物的名称、带寿和有两个字的成语大全、“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出自哪首诗?、成语 ()()之()、翻译一句: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魏证谏太祖的翻译和译文翻译一句: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松乔之寿的成语解释,解释,用法,示例,拼音,语法鹤骨松姿的成语解释及意思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怎么翻译?九太宗纳谏的原文与翻译等
目录索引:
1:成语“松乔之寿”的词条资料
2:松乔之寿的成语解释,解释,用法,示例,拼音,语法
3:翻译一句: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4:松什么成语,要有一种植物的名称
5:带寿和有两个字的成语大全
6:“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出自哪首诗?
7:成语 ()()之()
8:翻译一句: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成语“松乔之寿”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sōng qiáo zhī shòu成语简拼:SQZS
成语注音:ㄙㄨㄥ ㄑ一ㄠˊ ㄓ ㄕㄡ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长生不老
成语出处:《旧唐书 魏征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 来自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松乔:神话中仙人赤松子与王子乔。指长生不老。
成语用法:松乔之寿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比喻长寿。
成语造句:《旧唐书·魏徵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
成语“松乔之寿”的扩展资料
1. 松乔之寿的成语解释,解释,用法,示例,拼音,语法【成语】: 松乔之寿【拼音】: sōng qiáo zhī shòu【解释】: 松、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和王乔。指像仙人那样的长寿。【出处】: 《汉书·王吉传》:“大王诚留意如此,则心有尧舜之志,体有乔松之寿。”【举例造句】: 愿王奉诏入朝,守臣子之节,必有松乔之寿,累代之荣。 ★《隋书·皇甫诞传》【近义词】: 长生不老【用法】: 作宾语;比喻长寿来自www.gyjslw.com
2. 翻译一句: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能够极尽畅游山水的乐趣,可以安养如赤松子、王子乔等仙人那么长的寿命的人,弹琴唱歌,垂衣拱手,不多言语说明,而能让百姓受其教化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松什么成语,要有一种植物的名称
松鹤延年 松柏寒盟 松柏后凋 松柏之茂 松柏之寿 松柏之志 松筠之节 松萝共倚 松茂竹苞 松乔之寿 松形鹤骨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带寿和有两个字的成语大全
寿比南山 寿不压职 寿陵匍匐 寿陵失步 寿满天年 寿山福海 寿同松乔 寿享期颐 寿享遐龄 寿元无量 寿终正寝 短寿促命 福寿康宁 福寿绵绵 福寿绵长 福寿年高 福寿齐天 福寿双全 福寿天成 福寿无疆 韩寿分香 韩寿偷香 极寿无疆 万寿无疆 延寿益年 益寿延年 祝寿延年 富贵寿考福衢寿车 一言寿国 百龄眉寿 百年归寿 大德必寿 河清人寿 龟鹤遐寿 龟年鹤寿 麻姑献寿 南山之寿 乔松之寿 期颐之寿 仁者必寿 三节两寿 松柏之寿 松乔之寿 延龄增寿 延年益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5.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出自哪首诗?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出自:
《谏太宗十思疏》
原文:
《谏太宗十思疏》
唐代: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望国 一作:思国)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赏析: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谏议大夫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先以比喻开篇,通过成败得失的比较推论,归结到“可畏惟人” ,指出了争取人心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其主题是在于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力积聚德义,具体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个建议。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6. 成语 ()()之()
鸿鹄之志: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无稽之谈:无稽:无法考查。没有根据的说法。
一丘之貉: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莫逆之交: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乌合之众: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中冓之言:中冓:内室。内室的私房话。也指有伤风化的丑话。
薏苡之谤: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掎角之势:掎:拉住,指拉住腿;角:指抓住角;掎角:夹击敌人。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现比喻分出兵力,造成牵制敌人或互相支援的形势。
燃眉之急:燃:烧。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
隙穴之窥:比喻执着地努力,最后达到目的。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7. 翻译一句: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能够极尽畅游山水的乐趣,可以安养如赤松子、王子乔等仙人那么长的寿命的人,弹琴唱歌,垂衣拱手,不多言语说明,而能让百姓受其教化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8. 魏证谏太祖的翻译和译文
唉,问题一共11个字,错误三四处,是该好好学习语文了。
谏太宗十思疏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馀(yú[同“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12]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岂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yōng)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使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树根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将会推崇皇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休止的美善,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不处在深切的忧虑之中而治道显著,功德圆满之后德行就开始衰微了,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情感而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他们,(人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民众(的力量);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是可以忽视的吗?如果看见能引起(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害怕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爱狩猎,就想到用三面捕杀,留一面给它们逃生(不要赶尽杀绝),以此为限度;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受蒙蔽,就想到虚心臣下的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错误地奖赏;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愤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扩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传播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们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君王大臣之间没有什么事情(烦心),可以尽享游玩的快乐,可以颐养像松、乔两位神仙的长寿。(皇上)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不必多说,老百姓就可以被感化,为什么要自己劳神费思,代臣下管理职事,使自己的耳目劳损,使无为而治的方针毁坏呢?摘自www.gyjslw.com
9. 翻译一句: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可以极尽畅游山水的乐趣,可以安养像赤松子、王子乔等仙人那么长的寿命,弹琴唱歌,抱着手垂下袖子,不用语言说明,就能让百姓受到教化。够一字一句了吧?
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10. 松乔之寿的成语解释,解释,用法,示例,拼音,语法
二姓之好〖拼
音〗
èr
xìng
zhī
hǎo
〖谓喻〗二姓:指结婚的男女二家。指两家因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出
处〗西汉·戴圣《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济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示例〗:明日,令媒氏通~,备六礼以迎之。
★唐·白行简《李娃传》〖释
义〗婚礼,是结合两姓的姻缘,上用以事奉宗庙,下用以延续后代。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11. 鹤骨松姿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 hè gǔ sōng zī ]清奇不凡的气质。多指修道者的形貌。出 处金·元好问《普照范炼师写真》诗之三:“鹤骨松姿又一奇,化身千亿更无疑。”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12.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怎么翻译?
意思是: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出自《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魏徵写给唐太宗的奏章。
扩展资料:
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谏太宗十思疏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13. 九太宗纳谏的原文与翻译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听说过,要求树木生长,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想要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帝王的大重任,处于天地间至尊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厉行节俭,这也就像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泉源却希望流水长远一样啊! 凡是古代的君主,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难吗?大概是他们在忧患深重的时候,必然竭尽诚意对待下,一旦得志,便放纵情欲,傲视他人。竭尽诚意,那么即使像吴、越 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像过路人一样。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结果只能使人们图求苟且以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百姓像水一样,可以载船,也可以翻船,这是应该特别谨慎的。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能轻视吗?身为君臣,果真能够做到: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考虑到帝位高随时会有危险,就想到要谦虚,并且加强自我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是居于百川的下游;喜欢打猎游乐,就想到把三面追赶野兽,留一面放生作为限度;担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要始终谨慎;忧虑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接纳下的意见;害怕谗佞奸邪,就想到端正自身以斥退邪恶小人;加恩于人时,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赐不当;施行刑罚时,就想到不要因为正在发怒而滥施刑罚。完全做到上述十个方面,扩大九德的修养,一定会得到很多补益。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聪明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智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气力,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诚。文臣武将都得到任用,就可以垂衣拱手,安然而治了。何必劳神苦思,代行百官的职务呢!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