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皇”字的成语「秦皇汉武」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秦皇汉武”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都说秦皇汉武,为什么汉武帝可以和秦始皇相提并论?、关于秦皇汉武的问题、求解释秦皇汉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纵观历史,有哪些帝王的成就足以比肩秦皇汉武,却不为大众所知?、秦皇汉武可以相提并论吗、关于秦皇汉武的大事和观点、秦皇汉武指什么?后世对秦皇汉武评价很高,秦始皇可以理解,为何汉武帝也如此?历史上"秦皇汉武指的是"什么等
目录索引:
1:成语“秦皇汉武”的词条资料
2:都说秦皇汉武,为什么汉武帝可以和秦始皇相提并论?
3:关于秦皇汉武的问题
4:求解释秦皇汉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纵观历史,有哪些帝王的成就足以比肩秦皇汉武,却不为大众所知?
6:秦皇汉武可以相提并论吗
7:关于秦皇汉武的大事和观点
8:秦皇汉武指什么?
成语“秦皇汉武”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qín huáng hàn wǔ成语简拼:QHHW
成语注音:ㄑ一ㄣˊ ㄏㄨㄤˊ ㄏㄢˋ ㄨ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宋·孔平仲《续世说·直谏》:“此秦皇汉武之所行,非二帝三王之事业也。”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秦始皇和汉武帝
成语用法:秦皇汉武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伟人。
成语造句:毛泽东《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成语“秦皇汉武”的扩展资料
1. 都说秦皇汉武,为什么汉武帝可以和秦始皇相提并论?在秦朝灭亡之后,汉朝称霸了天下,汉朝的皇帝刘彻更是带领着他的帝国,由一个时常被匈奴骚扰的国家逐渐走向了繁荣昌盛。我们知道有一句话叫做秦皇汉武,秦皇我们都知道指的是秦始皇,而汉武指的就是汉武帝刘彻了。
所以由此可见,历史上对于汉武帝的评价可以说是非常的高。几乎能和秦始皇齐名,已经可以说是对汉武帝最大的肯定了。那汉武帝到底有什么丰功伟绩呢,他首先的丰功伟绩就是加强了中央力,削弱地方势力,巩固了皇的绝对地位。并且对于国民的思想教育方面,汉武帝也是大大重视的,大力推崇儒术独尊的思想。
所以当时汉朝内部的民风是十分的良好的,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根本。第二点丰功伟绩就是善用贤人。在汉武帝想要抗击外敌,打击匈奴的时候派遣了两位大将军,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去抵抗匈奴。在此基础之上,汉武帝为了拉动经济变开辟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件事张骞是功不可没的。无论是张骞还是卫青和霍去病,几乎都是由汉武帝一首提拔上来的。所以说汉武帝在经济战争方面也是有着一定的识人的才能的。
不仅如此,汉武帝还做了许多推动当时经济发展的事情,使人民的生活有了保障,深受百姓的爱戴,他非常的重视农业,还推广农民耕种使用代田法谷物,农民使用改良后的农具保持了土地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种植效率。总得来说汉武帝的丰功伟绩是值得他与秦始皇齐名的。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关于秦皇汉武的问题
对秦始皇的评价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
自秦亡后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有的人说秦始皇“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秦政记》);有人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主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自《秦王扫六合》)他们都高度评价秦始皇的功绩,肯定其对历史的作用,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另一些人则咒骂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新书·过秦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贞观政要》卷八);“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引自陈登原《国史旧闻》)。他们都指斥秦始皇统治的残酷,是暴君。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评论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
应当历史地看问题,即把秦始皇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他的功过是非,去研究他的贡献和罪恶。而在研究秦始皇所处的历史环境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战国末期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尤其要注意秦国自建国以来所形成的历史特点,以及它们对秦始皇的影响。这后一点是迄今以来,对秦始皇评价中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问题。当我们系统地研究过秦史以后,再评价秦始皇,则可望避免以往的片面性,得出较为合乎历史实际的结论。
根据这样的观察,应当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的国家。
当然,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形势已经为统一造成条件,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非意味个人的作用无足轻重。为什么统一由秦国来实现?完成统一的时间为何在公元前二二一年?在这些方面显示了秦始皇的个人作用。
除了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以外,秦始皇对统一的贡献,在于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有些评论家盛赞秦始皇的“军事指挥才能”,这种评价是没有多少根据的。比起他的先辈,如秦穆公、秦武公等曾多次亲率军队作战的君主,秦始皇几乎可以说没有直接指挥过打仗;但是,秦始皇却取得了比他前辈更辉煌的成就,这除了历史给他造成的机运以外,主要在于他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在统一中国前夕,秦国聚集了几乎是全中国所有的第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这里有王翦、王贲、尉缭、李斯、姚贾、顿弱等等,他们大都并非秦国人,却在尽心地为秦效力。一切克敌制胜的军事进攻和政治策略计划,都是由他们制定和实现的。秦始皇的作用在于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 听从他们的劝谏和有错勇于改。如灭楚时,他开始误用李信遭到失败后,马上改过,亲请王翦出征,并倾全国之兵交付与王翦,结果取得胜利。这种情况,若与赵国国君不信李牧,齐国国君轻信谗言,致使国亡的情况相对照,更可看出秦始皇作为一个君主,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秦始皇的贡献还在于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如文字的统一就是一例。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大胆的革新,他不仅改变割据状态的政治和文化,从而使封建的社会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 。而且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秦国固有的历史传统,如秦国以前一直被中原诸国视为西方落后地区,秦孝公也曾为此面苦恼,昭王以后虽然秦国势力进入中原,但主要统治地 区、根据地仍不出关中。到秦始皇时期,其国土竟达到空前广大的程度,而临这种局面,秦始皇以秦国制度为基础,创建各种制度,他并未囿于秦国固有的制度和传统,表现其政治眼光较为远大。从秦代制定的一些制度大部分为后来所继承,可以证明:这些制度和措施是适应当时历史形势的。而创建这些制度的秦始皇,其政治视野若不超出地处西陲的秦国的局限,则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在秦国的历史上,继秦穆公、商鞅以后,秦始皇是对秦国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也是开创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但秦始皇还是一个稀世的暴君。秦始皇的残暴不能仅仅用“地主阶级本性”这种一般性的原因去解释。唐甄曾说过:“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潜书·室语》),这种看法是对的。但秦始皇这个“贼”似乎比其他帝王更暴虐,其罪过更大。他不仅穷侈极欲,造成了广大人民的苦难;就是施行的一些有利于统一的措施,虽然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发展,而在当时则成了一场浩劫,如修长城,经年累月征发数十万人进行着极为沉重劳动。这种摇役负担给人民造成的痛苦,从下述记载就可看出达到多么可怕的程度。清人杨廷烈著《房县志》记载:有人发现一种全身长毛的“毛人”,据说他们的祖先乃是逃避秦始皇筑长城劳役的民夫,由于躲入深山老林,年长日久,全身长出毛,传说当碰到毛人时,他先问你:“长城筑完乎?秦皇还在么?”只要回答:“长城未筑完,秦始皇还在!”“毛人”就会吓跑。这个记载当然只能视为人民群众的一种传说,然而如果历史上根本没有那样残酷的现实,绝不会出现这种可怕的传说。它反映了秦始皇的作为都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和压榨之上的,而这种剥削和压榨远远超过社会所能承担的程度,致使社会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持下去,所以就连对历史发展有利的一些措施,也给当时的人民造成灾难。
秦始皇统治的残酷,与秦国历史传统有密切关系。秦是以一游牧民族立国。从立国之日起,秦就处于同敌人战斗的环境中。“秦人耐苦战”是历史造成的,统治者的“酷烈”也是同这种战争的残酷现实相一致的。从秦襄公到商鞅、到秦始皇,其统治手段始终是极为残酷的:“夷三族”、“夷九族”,这在其它诸侯国是极为罕见的,殉人多至上百也仅见于对秦的记载。秦始皇完成了先代国君统一中国的计划,同时也把秦国残酷统治的手段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强调秦国的传统,决不意味着开脱秦始皇个人的罪责,他个人性格残忍,好大喜功,尤其是统一以后刚愎自用,独断行,以及恣意享乐,乃是加重人民灾难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也是由于他把当时的社会经济推到崩溃的地步,使秦王朝又成为历史上一个极其黑暗的朝代。
秦始皇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他既是一个有巨大贡献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暴君。
汉武帝的历史功绩主要有
第一,汉武帝实施了一些加强中央集的政治制度,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和发展。
汉武帝刚刚登上皇帝宝座时,由他的祖母窦太后掌握大。公元前135年,窦太后死去,汉武帝开始把一切大都掌握到自己手中,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首先打击了外戚丞相田,然后加强了他身边收转文书的尚书、中书的地位,使丞相成为有名无实的职位。自此,中书和尚书成了中央发号施令的机构。
为了加强中央集,彻底解决藩国问题,他命令藩王们不能把封地仅仅传给继承王位的长子,还必须划出一部分来分封给其他几个儿子,并且互不统。这样一来,藩国的土地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弱,后来就无法与中央对抗了。这是汉武帝的聪明之举。
汉武帝还加强了原有的监察制度,并建立了一套选用官吏的新制度。他了董仲舒的建议,命令各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并用“公车上书”的办法,使官吏及人民都可以上奏章给皇帝建议国事,意见合乎治国要求的,就根据上书人的特长授给官职。
第二,汉武帝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长久的影响。
董仲舒认为,皇帝是奉上天的意旨来管理人民的,上天给了他统治人民的力,绝对不能违反。这种说法正好迎合了汉武帝的心意,汉武帝便采取这种思想来做统治思想和维护封建制度的工具。在举行测试的时候,汉武帝对其他各派学说的人一概不取,独取儒生。于是,要想做官就得接受儒家学说,士人都变成了儒生。
第三,汉武帝出兵抗击匈奴,使西汉王朝的政更加巩固,国家更加统一,为西汉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从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作战,最后取得了抗击匈奴的全面胜利,充分体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汉武帝还用大量移民的办法来充实边防,发展生产。
第四,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公元前138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探险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联合大月氏共同防御并打击匈奴势力。公元前119年,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随后,中亚、西域各国以朝贡为名,经常到长安访问和贸易。中国和西域各国之间的人员和贸易往来,从西汉开始,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延续了 1000多年。
第五,汉武帝开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域,使越族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和汉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汉武帝使越族三个部落归汉室后,把他们迁移到长江、淮河、南海等地,与汉族人民长期共居,彼此逐渐融合,形成了自秦始皇以来没有完成的“大统一”局面。汉武帝在开拓西南地区的过程中,把铁制生产工具和较高的汉族文化传到这些地区,或多或少地破除了这些地区的闭塞性,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第六、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汉武帝在位时修建了漕渠、白渠、龙首渠,还在秦朝开成的郑国渠旁边开了6条辅渠,灌溉高地。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发数万士兵堵住了黄河决口。经过这次治理,黄河下游大约有80年没有闹过大水灾。
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屯围、屯垦等发展农业的重大措施。他还大力推行代田法和新农具,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3. 求解释秦皇汉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和汉武帝,泛指历史上一些有作为的帝王。例如: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2、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摘自www.gyjslw.com
4. 纵观历史,有哪些帝王的成就足以比肩秦皇汉武,却不为大众所知?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的帝王,他们其中一大部分都是平庸之辈,而剩余的一小部分在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例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成吉思汗。然而,在这众多的帝王之中还有一些人足以比肩秦皇汉武这些大佬们,却因为各种原因,而不为大众所知。
第一位汉文帝刘恒,为人比较低调,在历史上存在感比较低。但是他在位23年,严于律己,勤俭节约,轻徭薄赋,12年免收国家田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他加强中央集,妥善处理与匈奴的关系,政治清明,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为汉武帝出兵解决匈奴积蓄了力量,然而他就是太低调了,被汉武帝的光辉所掩盖,因此世人不知道他的功绩。
第二位王莽,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推行新政,他反对封建制,反对剥削,提出了很多新奇的社会改革制度,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虽然他最后失败了,要怪就怪他太天真,脱离社会实际,但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探索。他还发明了游标尺,因此很多人怀疑他是现代人穿越过去的。
第三位汉光武帝刘秀,他汉室后裔,在王莽篡汉后,他带领着农民起义军,推翻了王莽政,恢复汉室,继续了汉室的统治。他成为皇帝后,结束分裂,一统天下,发展经济,整顿吏治,使汉朝起死回生,又可以继续再浪几年。在昆阳之战,天降陨石,他以少胜多,创造奇迹,被称为“位面之子”。后来,他当了皇帝又优待功臣,一生勤俭,励精图治,开创“光武中兴”,他被称为我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但是,由于他太过于低调,而不为众人所知。
第四位隋炀帝杨广,很多人一听他的名字,就大骂昏庸无能,暴君一个。他确实是一个暴君,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绝非是一个昏君。他修建大运可,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给了寒门士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但是他三征高句丽,修建大运河,劳民伤财,也是大罪。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是功在千秋,说杨广足以比肩秦皇汉武。但同时他又是罪在当代,因此他除了骂名,鲜有人会提及他的历史功绩。
第五位后周世宗柴荣,他是五代十国时期知名度不高的完美皇帝。他15岁参军,23岁成为将军,33岁登基称帝,38岁英年早逝。虽然他在位只有5年多,但是他南征北战,西取后蜀四州,南取南唐江北14州,北攻辽国,兵不血刃,取得三关四州,为赵匡胤结束繁镇割据,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他的江山被赵匡胤窃取,为赵匡胤做了嫁衣,所有的功名利禄都给了赵匡胤,而他自己却不为世人所知。
以上五位都是足以比肩秦皇汉武的大佬,他们曾经都有于自己的辉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被历史所掩盖,不为世人所知。各位,你还认为古代的哪位帝王足以比肩秦皇汉武这些大佬们呢?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5. 秦皇汉武可以相提并论吗
我认为完全可以!
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他还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千世万世。
全国统一了,该怎样来治理这样大的国家呢?
在一次朝会上,丞相王绾( 音wān)等对秦始皇说:“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
秦始皇要大臣议论一下,许多大臣都赞成王绾的意见,只有李斯反对。他说:“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后来,像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没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在全国设立郡县。”
李斯的意见正合秦始皇的心意。他决定废除分封的办法,改用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面再分县。
郡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命。国家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一斤(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不看完不休息。可见他的力是多么集中了。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来说,各地的车辆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就是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写法。从那时候起,采用了比较方便的书法,规定了统一的文字。这样,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这叫做“书同文”。
各地交通便利,商业也发达起来,但是原来列国的尺寸、升斗、斤两的标准全不一样。从那时候起,又规定了全国用统一的度、量、衡制。这样,各地的买卖交换也没有困难了。
秦始皇正在从事国内的改革,没想到北方的匈奴打了进来。匈奴本来是我国北部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战国后期,匈奴贵族趁北方的燕国、赵国衰落,一步步向南侵犯,把黄河河套一带大片土地夺了过去。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就派大将蒙恬( 音tián)带领三十万大军去抵抗,把河套一带地区都收了回来,设置了四十四个县。
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又征用民夫,把原来燕、赵、秦三国北方的城墙连接起来,又新造了不少城墙。这样从西面的临洮(今甘肃岷县)到东面的辽东(今辽宁辽阳西北),连成一条万里长城。这座举世闻名的古建筑,一直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悠久文明的象征。
后来,秦始皇又派出大军五十万人,平定南方,添设了三个郡;第二年,蒙恬打败了匈奴,又添了一个郡。这样,全国总共有四十个郡。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因为开辟了国土,在咸阳宫里举行了一个庆祝宴会,许多大臣都赞颂秦始皇统一国家的功绩。博士淳于越却重新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
这时候,李斯已经做了丞相。秦始皇要听听他的意见。
李斯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
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张,立刻下了一道命令:除了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办死罪;
谁要是拿古代的制度来批评现在,满门斩。
第二年,有两个方士(一种用求神仙、炼仙丹骗钱的人)叫做卢生、侯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的不是。秦始皇得知这个情况,派人去抓他们,他们早已逃跑了。
秦始皇大为恼火,再一查,又发现咸阳有一些儒生也一起议论过他。秦始皇把那些儒生抓来审问。儒生经不起拷打,又东拉西扯地供出一大批人来。秦始皇下令,把那些犯禁严重的四百六十多个儒生都埋了,其余犯禁的就流放到边境去。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焚书坑儒”事件。
秦始皇正在火头上,大臣们谁也不敢劝他。他的大儿子扶苏认为这样处置儒生太严厉,劝谏他不要这样做。这一来,触怒了秦始皇,命令扶苏离开咸阳,到北方去和蒙恬一起守边疆。
刘彻(前156—前87),西汉皇帝,史称汉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刘彻是汉景帝子,初封胶东王,后立为太子。 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 ... 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借口列侯所献酎金分量和成色不足,夺爵106人。
秦王赢政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建立者。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赢政是一位富有雄心壮志的君主。他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其间的549年,诸候混战无休无止,百姓为躲避战争,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农业发展受到极大程度的破坏,大量田地荒芜。再者,匈奴等游牧民族,趁势入关,南下骚扰周边地区人民,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重灾难。因此广大人民,都希望能尽快完成统一。而秦始皇统一中原,恰是应人民所愿,结束了相持数百年的诸侯混战。人民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一个较为完善的封建制国家开始孕育而生。
战国时期,由于各国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各不相同,故而影响了各地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齐、燕等国发行的是刀币,赵、魏、韩等国则通过铲形的布币,秦和东周边流通圆形方孔钱,楚国却使用贝币。度量衡是商品交换的工具,与国家赋税相关,但由于各国的单位进制各不相同,使得七国之间的度量衡五花八门。为解决货币不通,单位不一带来的诸多问题,秦始皇下令规定:在全国统一发行,使用圆形方孔钱,以秦国商鞅变法时的度量衡为标准,度量单位改为十进制,并定期对度量衡进行检查。
春秋战国以来,由于诸侯割据,因而造就了不同文字,于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差异。文字形体不一,造成了人们交流的不便和误解,对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文化以及思想交流产生了莫大障碍。
秦始皇在统一度量衡的同时,下令统一文字。规定以秦国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形,废除六国的旧体文字。小篆不仅吸取继承了六国文字的合理因素,同时还具有笔划简明的特点。较易推广。此外,民间还流行一种比小篆更为简易的文字——隶书。这便是我国今体文字的前身了。
为消除北方游牧民族的屡次侵犯,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抵御外,并派遣蒙恬出兵讨伐。在消除匈奴的威胁之后,秦始皇又立即调转矛头,决心降服并大力开发越族地区,迁移近50万人口到越族地区与越人杂居,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秦始皇固然是一名功绩无数的君主,但同时也是世人认可的暴君。他生前为已享乐,不惜人力,每年动用数以万计的刑徒(事实上绝大部分是无辜受害的民众),顶烈日,冒严寒,长年劳作。总计共在关中修建了400多座离宫别馆。关外和咸阳200里内各修建离宫别馆400多座,宫殿270座。其中最著名还要规模宏大的阿房宫。据说阿房宫方圆共有300里。
秦始皇为了让自己死后一样能享有无与伦比的帝王生活。他刚继位就开始在骊山为自己修建陵墓。这座陵墓,一修就是几十年,直至他过世。陵墓内除了藏有大量奇珍异宝,陵墓本身就酷似??暝∫桓鑫⑺醯挠钪媸澜纭D故叶ゲ课朴刑煳耐枷瘢么竺髦橄馇叮笳魅赵滦浅健2⒁愿髦职汗蟮牟牧希略旖樱酱ǖ纫幌盗芯肮邸N乐鼓寡ū坏粒故抑芪Р悸兀坏┐ザ话导渌馈?
为了长生不老,秦始皇先后几次受徐福,卢生等人蒙蔽,为求长生不老仙药而挥霍大量人力,财力。
此外,为加强对人民思想的控制,实行愚民政策,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他颁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收藏医学,占卜以及种植的相关书籍,其余一律上交消毁。凡是私藏或知情不报者,皆要受到诛连。除《秦史》之外,其余六国史书皆未免于难。除儒家一派,余下的各家学说均付之一炬。他还秘密审问四百多位曾暗中诽谤他的儒生,最后全部活埋。“焚书坑儒”是我国古代典集所遭受的史无前例的浩劫,对我国文化产生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综上所述,秦始皇在其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为建立大一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封建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束了长期诸侯混战的局面,完成前无古人的统一大业。也展示了自身的实力和形象,为后人在民族统一抵御外敌入侵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示范和借鉴意义。当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秦始皇作为第一个封建国家的君主,也不可避免存在着诸多缺陷和遗憾。如大兴土木兴建阿房宫,“焚书坑儒”等,其破坏性和负面影响,史学已有定评,不必细说。后人应引以为鉴,这也是我们评论秦始皇功过是非的意义所在。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是秦始皇,一是汉武帝。秦始皇结束了周代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大一统的帝国。但是这个帝国缺乏统治经验。虽然秦始皇是一位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人物,开创了中华第一帝国。但这个帝国的寿命却过于短暂,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
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二帝国。这个帝国创生于农民起义。其创业君主刘邦是一个出身草莽行迹近乎无赖与游侠(黑社会领袖)之间的边缘人物。由于一种政治和阶级的包容性,他的集团具有较为宽泛的社会基础,乘动乱纷争之际,终于取得全国政。但这个新皇朝几乎不具有法理和意识形态的任何正统性。因此这个帝国在开创之初就陷入了极端不稳定之中。自高帝、吕后至文景的五十年间,内部变乱不断。外部则匈奴交侵,社会深隐危机之中。直到汉武帝的降生,这位班固称之为“雄才大略”的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6. 关于秦皇汉武的大事和观点
对秦始皇的评价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 自秦亡后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有的人说秦始皇“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秦政记》);有人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主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自《秦王扫六合》)他们都高度评价秦始皇的功绩,肯定其对历史的作用,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另一些人则咒骂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新书·过秦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贞观政要》卷八);“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引自陈登原《国史旧闻》).他们都指斥秦始皇统治的残酷,是暴君.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评论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 应当历史地看问题,即把秦始皇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他的功过是非,去研究他的贡献和罪恶.而在研究秦始皇所处的历史环境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战国末期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尤其要注意秦国自建国以来所形成的历史特点,以及它们对秦始皇的影响.这后一点是迄今以来,对秦始皇评价中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问题.当我们系统地研究过秦史以后,再评价秦始皇,则可望避免以往的片面性,得出较为合乎历史实际的结论. 根据这样的观察,应当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的国家. 当然,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形势已经为统一造成条件,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非意味个人的作用无足轻重.为什么统一由秦国来实现?完成统一的时间为何在公元前二二一年?在这些方面显示了秦始皇的个人作用. 除了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以外,秦始皇对统一的贡献,在于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有些评论家盛赞秦始皇的“军事指挥才能”,这种评价是没有多少根据的.比起他的先辈,如秦穆公、秦武公等曾多次亲率军队作战的君主,秦始皇几乎可以说没有直接指挥过打仗;但是,秦始皇却取得了比他前辈更辉煌的成就,这除了历史给他造成的机运以外,主要在于他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在统一中国前夕,秦国聚集了几乎是全中国所有的第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这里有王翦、王贲、尉缭、李斯、姚贾、顿弱等等,他们大都并非秦国人,却在尽心地为秦效力.一切克敌制胜的军事进攻和政治策略计划,都是由他们制定和实现的.秦始皇的作用在于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 听从他们的劝谏和有错勇于改.如灭楚时,他开始误用李信遭到失败后,马上改过,亲请王翦出征,并倾全国之兵交付与王翦,结果取得胜利.这种情况,若与赵国国君不信李牧,齐国国君轻信谗言,致使国亡的情况相对照,更可看出秦始皇作为一个君主,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秦始皇的贡献还在于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如文字的统一就是一例.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大胆的革新,他不仅改变割据状态的政治和文化,从而使封建的社会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 .而且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秦国固有的历史传统,如秦国以前一直被中原诸国视为西方落后地区,秦孝公也曾为此面苦恼,昭王以后虽然秦国势力进入中原,但主要统治地 区、根据地仍不出关中.到秦始皇时期,其国土竟达到空前广大的程度,而临这种局面,秦始皇以秦国制度为基础,创建各种制度,他并未囿于秦国固有的制度和传统,表现其政治眼光较为远大.从秦代制定的一些制度大部分为后来所继承,可以证明:这些制度和措施是适应当时历史形势的.而创建这些制度的秦始皇,其政治视野若不超出地处西陲的秦国的局限,则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在秦国的历史上,继秦穆公、商鞅以后,秦始皇是对秦国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也是开创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但秦始皇还是一个稀世的暴君.秦始皇的残暴不能仅仅用“地主阶级本性”这种一般性的原因去解释.唐甄曾说过:“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潜书·室语》),这种看法是对的.但秦始皇这个“贼”似乎比其他帝王更暴虐,其罪过更大.他不仅穷侈极欲,造成了广大人民的苦难;就是施行的一些有利于统一的措施,虽然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发展,而在当时则成了一场浩劫,如修长城,经年累月征发数十万人进行着极为沉重劳动.这种摇役负担给人民造成的痛苦,从下述记载就可看出达到多么可怕的程度.清人杨廷烈著《房县志》记载:有人发现一种全身长毛的“毛人”,据说他们的祖先乃是逃避秦始皇筑长城劳役的民夫,由于躲入深山老林,年长日久,全身长出毛,传说当碰到毛人时,他先问你:“长城筑完乎?秦皇还在么?”只要回答:“长城未筑完,秦始皇还在!”“毛人”就会吓跑.这个记载当然只能视为人民群众的一种传说,然而如果历史上根本没有那样残酷的现实,绝不会出现这种可怕的传说.它反映了秦始皇的作为都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和压榨之上的,而这种剥削和压榨远远超过社会所能承担的程度,致使社会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持下去,所以就连对历史发展有利的一些措施,也给当时的人民造成灾难. 秦始皇统治的残酷,与秦国历史传统有密切关系.秦是以一游牧民族立国.从立国之日起,秦就处于同敌人战斗的环境中.“秦人耐苦战”是历史造成的,统治者的“酷烈”也是同这种战争的残酷现实相一致的.从秦襄公到商鞅、到秦始皇,其统治手段始终是极为残酷的:“夷三族”、“夷九族”,这在其它诸侯国是极为罕见的,殉人多至上百也仅见于对秦的记载.秦始皇完成了先代国君统一中国的计划,同时也把秦国残酷统治的手段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强调秦国的传统,决不意味着开脱秦始皇个人的罪责,他个人性格残忍,好大喜功,尤其是统一以后刚愎自用,独断行,以及恣意享乐,乃是加重人民灾难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也是由于他把当时的社会经济推到崩溃的地步,使秦王朝又成为历史上一个极其黑暗的朝代. 秦始皇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他既是一个有巨大贡献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暴君.汉武帝的历史功绩主要有 第一,汉武帝实施了一些加强中央集的政治制度,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和发展. 汉武帝刚刚登上皇帝宝座时,由他的祖母窦太后掌握大.公元前135年,窦太后死去,汉武帝开始把一切大都掌握到自己手中,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首先打击了外戚丞相田,然后加强了他身边收转文书的尚书、中书的地位,使丞相成为有名无实的职位.自此,中书和尚书成了中央发号施令的机构. 为了加强中央集,彻底解决藩国问题,他命令藩王们不能把封地仅仅传给继承王位的长子,还必须划出一部分来分封给其他几个儿子,并且互不统.这样一来,藩国的土地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弱,后来就无法与中央对抗了.这是汉武帝的聪明之举. 汉武帝还加强了原有的监察制度,并建立了一套选用官吏的新制度.他了董仲舒的建议,命令各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并用“公车上书”的办法,使官吏及人民都可以上奏章给皇帝建议国事,意见合乎治国要求的,就根据上书人的特长授给官职. 第二,汉武帝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长久的影响. 董仲舒认为,皇帝是奉上天的意旨来管理人民的,上天给了他统治人民的力,绝对不能违反.这种说法正好迎合了汉武帝的心意,汉武帝便采取这种思想来做统治思想和维护封建制度的工具.在举行测试的时候,汉武帝对其他各派学说的人一概不取,独取儒生.于是,要想做官就得接受儒家学说,士人都变成了儒生. 第三,汉武帝出兵抗击匈奴,使西汉王朝的政更加巩固,国家更加统一,为西汉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从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作战,最后取得了抗击匈奴的全面胜利,充分体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汉武帝还用大量移民的办法来充实边防,发展生产. 第四,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公元前138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探险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联合大月氏共同防御并打击匈奴势力.公元前119年,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随后,中亚、西域各国以朝贡为名,经常到长安访问和贸易.中国和西域各国之间的人员和贸易往来,从西汉开始,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延续了 1000多年. 第五,汉武帝开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域,使越族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和汉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汉武帝使越族三个部落归汉室后,把他们迁移到长江、淮河、南海等地,与汉族人民长期共居,彼此逐渐融合,形成了自秦始皇以来没有完成的“大统一”局面.汉武帝在开拓西南地区的过程中,把铁制生产工具和较高的汉族文化传到这些地区,或多或少地破除了这些地区的闭塞性,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第六、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汉武帝在位时修建了漕渠、白渠、龙首渠,还在秦朝开成的郑国渠旁边开了6条辅渠,灌溉高地.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发数万士兵堵住了黄河决口.经过这次治理,黄河下游大约有80年没有闹过大水灾. 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屯围、屯垦等发展农业的重大措施.他还大力推行代田法和新农具,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www.gyjslw.com
7. 秦皇汉武指什么?
指的是秦朝的皇帝 秦始皇,他一统六国,建立了封建制度 还有汉朝的汉武帝,他南征北战,击败了匈奴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8. 后世对秦皇汉武评价很高,秦始皇可以理解,为何汉武帝也如此?
秦始皇对历史做出的贡献,大家都是知道的,统一了六国,统一了度量衡等等,他的丰功伟绩完全不用多说,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可是汉武帝也不差,有句话说的比较好,“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说明秦始皇和汉武帝是并列的,汉武帝对历史的发展还是有拿的出手的贡献的。
汉武帝他在位期间做出了特别多的贡献,比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这一个做法直接影响了历史的长河,一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在崇尚孔子留给我们的思想文化,汉武帝让我们步入了中国文化,因为他的这个决定,使汉朝在当时更加地繁荣鼎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汉朝的社会发展要比之前好很多,无论是人民还是知识分子,在当时都比较崇尚孔子,不仅在文化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他在朝廷还加强了中央集,把所有利全部握在手里,这样更加方便去管理,因为中央集的加强,从各方面都能了解到当时社会发展,也更加巩固了汉朝的政。
汉武帝在军事方面也很厉害,汉朝刚刚建立初期,匈奴还是很猖狂,因为汉朝并不是很强大,当时只能选择和亲这条道路,后来汉朝经过汉武帝的整治,变得更加的繁荣昌盛,汉武帝就决定攻打匈奴,经过长期的作战,终于把匈奴击退,之后还让张骞出使各国,促进各国的文化经济交流,还是挺有远见的。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9. 历史上秦皇汉武指的是什么
秦皇:秦始皇 嬴政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汉武;汉武帝 刘彻 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