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给家足」的成语故事和用法

2024年11月14日成语故事75

“人给家足”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宋国工匠出身的墨翟对儒学繁琐的“礼”不满,就另立新学说,主张“非儒”。墨家成员提倡“节用”与“节葬”,住土房吃粗饭穿麻衣,成员内部互相救助,严守纪律,服从首领,强调加强农业,节省用度,人人饱暖,家家富足

成语“人给家足”词条资料:

造句: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解释:给:富裕,充足。家家户户丰衣足食。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读音:rén jǐ jiā zú
成语用法:人给家足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汉兴七十余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注音:ㄖㄣˊ ㄐ一ˇ ㄐ一ㄚ ㄗㄨˊ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英文翻译:All live in plenty. <Each and every family live in plenty.>
近义词:丰衣足食
成语简拼:RJJZ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96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