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字开头的成语 「路人皆知」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路人皆知”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何意?出自于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来历、路人皆知和众所周知的区别、彦语路人皆知前面一句是什么、等
目录索引:
1:成语“路人皆知”的词条资料
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何意?出自于哪?
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来历
4:路人皆知和众所周知的区别
5:彦语路人皆知前面一句是什么
成语“路人皆知”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lù rén jiē zhī成语简拼:LRJZ
成语注音:ㄌㄨˋ ㄖㄣˊ ㄐ一ㄝ ㄓ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家喻户晓
成语出处: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成语用法:路人皆知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成语造句:季羡林《悼念邓广铭先生》:“也能知道蒋介石之心是路人皆知。”
英文翻译:be known to all
日文翻译:だれもかれも知(し)っている
成语歇后语:司马昭之心
成语故事: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死后,由司马懿和曹爽辅佐曹睿执政。曹睿死,司马懿杀了曹爽,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立曹髦为皇帝。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不把曹髦看在眼里,威胁要封晋公。曹髦气愤不过,说:“司马昭的心,路人所知也。”
成语“路人皆知”的扩展资料
1.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何意?出自于哪?【释义】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纪》。三国后期,魏国的大被司马氏所掌握。魏少帝曹芳即位后,司马懿和曹爽一起辅政,后来,司马懿杀掉曹爽,独掌大。过了两年,司马懿死了,他的儿子司马师继任大将军的职位,大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二人手中。后来司马师又废掉少帝曹芳,改立曹髦为帝。司马师死后,司马昭当了大将军,大还是掌握在司马氏的手里。司马昭为人阴险狡诈,欲极重。曹髦身为皇帝,却没有什么势,他心里又是愤怒又是害怕。他早就知道司马昭有篡夺帝位的野心,觉得这样的日子实在不能忍受下去了,就召集了尚书王经等三个大臣商量对策。曹髦说:“司马昭的野心,连过路的人都已经知道了,我不能坐着等他来收拾我,今天我要与你们一起去讨伐他。”大臣们都知道司马昭的势力太强大,要跟司马昭作对,等于就是拿鸡蛋去碰石头,就劝曹髦忍耐。曹髦哪里忍受得了,他从怀里掏出一张预先写好的诏书,说:“我已下了决心,就是死了也要去拼一下!”曹髦带领宫中的侍卫等三百多人,向司马昭的府邸进发,曹髦自己拿着宝剑站在车上指挥。在路上,他们遇到了司马昭的亲信贾充。贾充带领了几千名卫兵拦住了曹髦等人的去路,双方就打了起来。贾充命令手下杀死了曹髦,向司马昭报告去了。司马昭又立了曹奂为皇帝。司马昭死了以后,没过多久,他的长子司马炎就逼曹奂让出了皇帝的位子,自己当了皇帝,建立了晋朝。摘自www.gyjslw.com
2.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来历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实际上落到司马懿手里。 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辅助十三岁的皇帝曹髦,势比司马懿更大,但没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便把一切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 司马昭总揽大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 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在场的一个叫王经的对曹髦说:’当今大落在司马昭手里,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军王您力量软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 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3. 路人皆知和众所周知的区别
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众所周知:大家普遍知道的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彦语路人皆知前面一句是什么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及其兄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势力倾朝野,其篡位野心人尽皆知。其党羽曾刺死魏帝曹髦。其子司马炎后来篡魏自立。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