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字是“各”字的成语「各得其宜」
本页导读:此网页介绍成语“各得其宜”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成语的词条资料以及扩展资料:各得其宜的近义词、经纬万端各得其宜是什么意思、有宜字的成语、“三姓俱相伴,祥光得其生。更宜分造化,百福自然享。”这句怎么解释?、古文中宜有就的意思吗、宜其家人是什么意思、社会成员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主要内容?各开头的成语有哪些各打头的成语有哪些各尽其能的意思是什么??(急)宜在古文有哪几种意思什么是分才而用,各用其能?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什么意思?等
目录索引:
1:成语“各得其宜”的词条资料
2:各得其宜的近义词
3:经纬万端各得其宜是什么意思
4:有宜字的成语
5:“三姓俱相伴,祥光得其生。更宜分造化,百福自然享。”这句怎么解释?
6:古文中宜有就的意思吗
7:宜其家人是什么意思
8:社会成员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主要内容?
成语“各得其宜”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gè dé qí yí成语简拼:GDQY
成语注音:ㄍㄜˋ ㄉㄜˊ ㄑ一ˊ 一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各得其所
成语出处:《荀子·正论》:“圣王在上,图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摘自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谓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成语用法:各得其宜作谓语;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成语造句:请以漳水为一渎,并前为五。以淮水配西岳,漳水配北岳,济水配中岳,庶随正方,各得其宜,阴阳克和,风雨时若。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漳渎》
英文翻译:the right man at the right place
成语“各得其宜”的扩展资料
1. 各得其宜的近义词成语:各得其宜近义词:各得其所拼音:gè dé qí yí解释:谓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出处:《荀子·正论》:“圣王在上,图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用法:各得其宜作谓语;指各人都得到满足。例子:请以漳水为一渎,并前为五。以淮水配西岳,漳水配北岳,济水配中岳,庶随正方,各得其宜,阴阳克和,风雨时若。★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漳渎》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经纬万端各得其宜是什么意思
事情的头绪虽然很繁杂,但都要计划考虑周全(经纬万端),这样做起事儿来就比较有条理,也不会有遗漏(各得其宜)。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有宜字的成语
便宜行事、
宜之计、
不合时宜、
因时制宜、
事不宜迟、
因人制宜、
因地制宜、
宜室宜家、
面授机宜、
宜家宜室、
便宜从事、
左宜右有、
秋色宜人、
宜嗔宜喜、
因事制宜、
各得其宜、
宜之策、
宜喜宜嗔、
顺时施宜、
左宜右宜、
时制宜、
万物之宜、
因变制宜、
操纵适宜、
宜家之乐、
临时施宜、
不适时宜、
择福宜重、
坐失机宜、
识变从宜
随时制宜、
便宜施行、
不入时宜、
随时施宜、
随事制宜、
遭时制宜、
一时宜、
轻重失宜、
遭事制宜、
观今宜鉴古、
女宜立业,男亦入厨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4. “三姓俱相伴,祥光得其生。更宜分造化,百福自然享。”这句怎么解释?
谋求事业,得贵人相助,应有胸怀,福难同享,必得富贵,切勿独享。
其它卦文:
目下如冬树,枯枯木未开花,看看春色动,渐渐发萌芽。
时值融和气,庄残物再生,更逢微微雨,春色又还生。
灾散福门开,喜气降临来,月下相逢去,定能得横财。
取进多随癔,寒儒花锦归,有人占此封,凡事任意为。
此卦内恍惚,钱财暗消磨,恩爱反成怨,人情不相和。
迢递途中旅,途程日落山,惊心不可托,前后左右难。
三姓俱相伴,祥光得其生,更宜分造化,百福自然来。
众恶自消灭,福气自然升,如人行暗夜,今已得天明。
边城将士勇,旌旗得胜回,功勋班师吉,门弟省光辉。
蚌中珠献瑞,石内玉法光,进财宝望吉,有祸不成殃。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5. 古文中宜有就的意思吗
◎ 宜 yí【形容词】
(1) (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宜,所安也.——《说文》
宜,事也.——《尔雅》
宜得其所也.——《苍颉篇》
君子宜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宜矣,是适宜的了,是应该的了.)——《吕氏春秋·察今》
(2) 又如:宜子(女子富有生育能力);宜民(使民众安辑);宜时(适时);宜春(适宜于春天)
◎ 宜 yí【名词】
(1) 煮熟可吃的肉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诗·郑风》
(2) 祭名.祭祀土地之神
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尔雅》
(3) 适宜的事
(4) 丰收.如:宜年(指丰收之年)
(5) 通“仪”.法度,标准
宜鉴于殷,骏命不易.——《诗·大雅·文王》
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诗·小雅·由仪序》
(6) 通“谊”( yì).合理的道理、行为
将施于宜.——《国语·晋语四》
案主当宜,行其正理.——《管子·明法》.俞樾云:“宜乃谊之省.”
宜无嫌于往初.——张衡《东京赋》
◎ 宜 yí【助动词】
(1) 应当(多用于否定式)
不宜有所过.(“宜”,应该;“过”拜访.)——《史记·魏公子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有司:职有司,就是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刑:罚.)——诸葛亮《出师表》
宜乎众人矣.(当然人很多了.宜:应当,这里和“乎”字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乎:用在形容词、动词、副词的后面,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同“然”.众矣:人很多了.)——宋· 周敦颐《爱莲说》
国亦宜矣.——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宜蠲(应该减免);事不宜迟;不宜操之过急;宜速归;宜然(应该这样);宜当(情理上必须如此)
◎ 宜 yí【副词】
(1) 当然
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左传》
(2) 大概 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汉书》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6. 宜其家人是什么意思
他当了,有好的事情家里人都得到了好处。方便自己的家人。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7. 社会成员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主要内容?
那是原始社会、封建社会的产物;现代文明社会,是以如何“谋生”,而不是如何“各尽所能”,也就是说:现代文明社会,“尽所能”必须要与获得什么样的“回报”、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挂钩,才对;不是野蛮社会那种只强调“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只要求大家出力和表现,不存在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与回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就是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的意思,这实际就是非常明显的原始部落对每个部落成员的基本要求;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8. 各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各有所职、
各得其宜、
各式各样、
各取所长、
各司其事、
各色人等、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各为其主、
各奔前程、
各得其所、
各有所短、
各尽所能、
各安生业、
各从其志、
各抒所见、
各自为政、
各持己见、
各行其是、
各执己见、
各自为战、
各就各位、
各个击破、
各色各样、
各不相谋、
各抒己见来自www.gyjslw.com
9. 各打头的成语有哪些
各自为战 指各自独立行战 各自为政 指各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各就各位 各自到自己的岗位上 各取所需 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各持己见 持:抓住不放。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各色人等 色:种类;人等:人们。社会上各种职业各个阶层的人们。 各行其是 行:做,办;是:对的。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各有千秋 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各有所短 短:不足。各有各的不足。 各执一词 执:坚持。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 各个击破 各个:逐个;击:攻。军事术语。指利用优势兵力将被分割开的敌军一部分一部分消灭。有时也比喻将问题逐个解决。 各奔前程 奔:投向,奔往;前程:前途。各走各的路。比喻各人按不同的志向,寻找自己的前途。 各得其所 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各尽所能 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各色名样 色:种类。各种类别,各种式样。 各抒己见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各为其主 各人为自己的主人效力。 各取所长 指要善于运用事物或人本身所具有的长处。 各不相谋 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各不相让 让:歉让。互不谦让、让步。 各从其志 从:听任;志:志向。各人执照各人的意志行事。 各有所职 各人有各人负责的事。比喻分工明确。 各有所好 好:爱好。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指人的爱好出自人的本性,只应听其自然。 各执己见 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各安生业 各自安于赖以生活的职业。生业:谋生之业。 各得其宜 谓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各色各样 犹言各式各样。 各式各样 谓多种不同的式样、种类或方式。 各抒所见 见“各抒己见”。 各司其事 司:主管,经营。各自管好各自的一摊事。 各行其志 见“各从其志”。 各有所长 长:长处、优点。各有各的长处、优点。一般多指人才而言。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 莫管:不要管。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 【出处】【解释】比喻不要多管闲事。【示例】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语说“~”的便是其一。(鲁迅《南腔北调集·经验》)【故事】 各人自扫门前雪 〖解释〗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解释〗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10. 各尽其能的意思是什么??(急)
各尽其能: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11. 宜在古文有哪几种意思
◎ 宜 yí【形容词】
(1) (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宜,所安也。——《说文》
宜,事也。——《尔雅》
宜得其所也。——《苍颉篇》
君子宜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宜矣,是适宜的了,是应该的了。)——《吕氏春秋·察今》
(2) 又如:宜子(女子富有生育能力);宜民(使民众安辑);宜时(适时);宜春(适宜于春天)
◎ 宜 yí【名词】
(1) 煮熟可吃的肉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诗·郑风》
(2) 祭名。祭祀土地之神
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尔雅》
(3) 适宜的事
(4) 丰收。如:宜年(指丰收之年)
(5) 通“仪”。法度,标准
宜鉴于殷,骏命不易。——《诗·大雅·文王》
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诗·小雅·由仪序》
(6) 通“谊”( yì)。合理的道理、行为
将施于宜。——《国语·晋语四》
案主当宜,行其正理。——《管子·明法》。俞樾云:“宜乃谊之省。”
宜无嫌于往初。——张衡《东京赋》
◎ 宜 yí【助动词】
(1) 应当(多用于否定式)
不宜有所过。(“宜”,应该;“过”拜访。)——《史记·魏公子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有司:职有司,就是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刑:罚。)——诸葛亮《出师表》
宜乎众人矣。(当然人很多了。宜:应当,这里和“乎”字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乎:用在形容词、动词、副词的后面,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同“然”。众矣:人很多了。)——宋· 周敦颐《爱莲说》
国亦宜矣。——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宜蠲(应该减免);事不宜迟;不宜操之过急;宜速归;宜然(应该这样);宜当(情理上必须如此)
◎ 宜 yí【副词】
(1) 当然
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左传》
(2) 大概
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汉书》 [编辑本段]组词示例 ◎ 宜人 yírén
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温和宜人的夏夜
◎ 宜于 yíyú
适合于某一方面
这里景色优美,宜于游览 [编辑本段]文字出处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字部】 宜
--------------------------------------------------------------------------------
〔古文〕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12. 什么是分才而用,各用其能?
世间之人无一例外皆是各有长短。能清晰地了解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才能达到各尽其能的效果。每个人的资源都需要优化组合,分才而用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每个人都有于自己的个人资源,只不过所有的资源都需要优化组合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曾国藩对人才任用的智慧,体现在他对人才的分类观察。人才大约可分下列十种:一是品性正直、道德高尚的清高之士;二是制度观念强、执法刚正的法家;三是深思远虑,能出奇策的术家;四是对德、法、术三类人才都有一定了解的国家栋梁之才;五是能任大臣和地方官的器能之才;六是各具三家之才的智意之才;七是善于考察人物,却不善于识别与自己同类型的人的臧否之才;八是追求短期功利,好大喜功的伎俩之才;九是超出三家之外的文儒口辩之才;十是胆略过人的骁雄之才。这种关于人才的划分,决定了十种人才的特殊任用和利弊考虑。 曾国藩认为上述人才‘都于偏才,但在使用时,务必要小心谨慎,量才录用。每个人都有优缺点,能发挥优点抓住时机才可能成事。这些偏才只要善加利用,想有所成就便不会是一件难事。 清高之士。因为自身的品德出众而很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肯定。这种情况没有祸害又长久显达,因此为世人所尊重。这种人做事能力强,政绩与德行齐名,名声和形象一样,让别人肃然起敬。将他的德行与政绩相比,人们更希望他有高尚的品德。 法家。倡导法制为天下遵守,不喜欢不守制度、不讲原则的人。为人大多中规中矩,为友无乐趣,为官有人惧。但这种默默无闻,不喜张扬的个性是实干家必备的,也是值得人学习的。他们的功绩在于能建立法制、安邦定国,而不在于人际交往。 国家栋梁。这样的人才兼备德、法、术三家之才,他的道德可以整顿社会风气,法制足以匡正天下,术足以制定国策,是国家不可缺少的人才。三才兼具者的才能、德行足以代替君主掌管国家,常为将相、总理大事,这类人鲜见更应珍惜。 器能之才。兼备三才,但是三才都不够精纯,以明哲保身的态度处世。智有余,公正不足,可撑小局难掌大,独缺装天下事之胸怀,这是出任大臣、地方官的人才。 智意之士。这种人容易被一般人所容纳,被欣赏者所推许。但这种人不知进退,关键时刻先想的是保全自身,勇气和行动上不如谋略家强劲,缺少一些奉献精神,声名功绩最终比不上谋略家。 臧否之才。这种人才在未成功时,被一般人所认识;已经显达时,又为一般人称道,敏锐的观察力使他们善辩是非,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而容易为诽谤者所怨恨。 伎俩之才。这种人才成功后,被政府授以重任。不好的地方就在于使普通人劳顿,地位低下者疲惫,好大喜功,爱做表面文章,不是做实事的人才。 文儒人才。文章写得好,口才好,又可传道授业的人才。这类人才思维敏捷,锋芒毕露,针砭时弊但缺含蓄婉转之性情:为人处事过于直接,易得人喜欢也易得人厌恶,所以不于善于交际的类型。 骁雄之才。骁雄之才一般胆识过人,但对于人际的心机考虑不够,心地大多淳朴,容易被小人陷害,所以常有怀才不遇之感。 曾国藩就上述主要人才,进一步论述了他们各自在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 1.“王化之政宜于统大,以之治小则迂”:有远大志向的人必须要有阶段性的认识,脚踏实地不求一步登天。这就好比高材生找工作,总想找一份好的工作,进大公司很难,小公司又不愿进,时间一长高不成低不就,结果浪费了时间也消磨了自己的意志力,这样的人还会有人认为他是个人才吗? 2.“器能之政宜于治烦,以之治易则无易”:机智聪明,深思远虑,能出奇策的人才,术谋之人都很喜欢,而且也能认识别人的长处。器能之人善于解决困境与难题。 3.“策术之政宜于治难,以之治平则无奇”:这种人胸怀奇谋,在任何时期都是一代奇士。但在和平年代,他们难以找到发挥其智慧的用武之地。乱世出英雄,英雄的背后往往有大智慧的能人。 4.“法家之政宜于治侈,以之治弊则残”:这种人讲求法制,用法制治理国家的一切,可以富国强兵,整治腐败和歪风邪气,而且往往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但用这种方法治理贫穷落后的地方,因手段残酷,反而弄得民不聊生。强硬的态度只能对待做错事情的人,不能对待穷苦的人,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5.“智意之才宜于治”:这种人才善于开创新局面,应该放在最需要发展的地方。在发达的地方,制度设备都完善的地方往往无所收获或者收获很小。 6.“苛刻之政宜于纠奸,以之治边则失众”:这类人才为人铁面无私,六亲不认,特别适于整顿治安,清除腐败,但不适合安抚灾民,抚慰人心。可以把他比作利剑而不是甜品。 7.“伎俩之人宜于治富,以之治贫则劳而下困”:这种人追求短期功利,好大喜功。由于智谋多,能对复杂的局面应付自如。经济发达的地方,人民生活很好,心思就会用到其他方面,社会就生出许多问题。他们自己生事要逃避惩罚,因此就千方百计贿赂官员,结果造成生活秩序一片混乱.。治理这种地方,必须要用灵活变通的人,光靠实打实干的精神是行不通的。 曾国藩说:“臣以自任为能,君以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为能。”话虽不多,却精辟地阐述了人才与使用人才之间应守好各自的责和本分的道理。 当然,只有用人的理论还不行,必须得付诸实践,实践中还必须小心谨慎,不然,人才非但得不到应用,反而会造成严重后果。 曾国藩在识人、分才、用人方面十分慎重,凡到他那里投效的人,他都设法将他们安顿下来。然后一一接见,根据各自的特点安排事情。在幕府中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对每个人才的特点掌握后,再保以官职,委以重任。 正因为曾国藩对自己的才能有着深刻而清晰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推己及人,因此他有把有才之士放在合适位置上的能力。因为其心系国家安危,又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做到不嫉才而荐才。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13.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什么意思?
意思是:注重对他们进行礼义方面的教育,不必改变其风俗;注重统一政令,不必改变其习惯。
出自西汉戴圣所编《礼记·王制》。
节选原文:
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译文:
凡安置百姓住处,必须考虑使百姓的生活习惯和当地的气候地势相适应。生在深山谷和长在大河边上的人外表就不一样,他们的风俗习惯也自然两样:有的性情急躁,有的性情迟缓,酸苦甘辛咸,各有偏爱,使用的工具各有不同,穿的衣服也各有所好。政府应当注重对他们进行礼义方面的教育,不必改变其风俗;同时应当注重统一政令,不必改变其习惯。
扩展资料
《王制》 出自《礼记》,是指我国古代君主治理天下的规章制度,是较早的对国家法律制度进行阐述的篇章之一。内容涉及封国、职官、爵禄、祭祀、葬丧、刑罚、建立成邑、选拨官吏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制度。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制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