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耕火耨怎么翻译
成语“刀耕火耨”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dāo gēng huǒ nòu成语简拼:DGHN
成语注音:ㄉㄠ ㄍㄥ ㄏㄨㄛˇ ㄋㄡˋ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火耨刀耕、刀耕火种、刀耕火耘
成语出处:《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 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耨:除草。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
成语用法:刀耕火耨作定语、宾语;指原始农业。
英文翻译:slash-and-burn cultivation
成语“刀耕火耨”的扩展资料
1. 火耨刀耕,猜三个数字1、月怀一鸡2、刀耕火种刀耕火种dāogēnghuǒzhòng【解释】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出处】《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结构】联合式。【用法】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正音】种
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2. 刀耕火种到底什么意思?
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又称迁移农业,为原始生荒耕作制。先以石斧,后来用铁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一般种一年后易地而种。
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刀耕火耨的耨字叫什么?
耨nòu
耨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部首笔画
部首:耒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6
五笔86:DIDF 五笔98:FSDF 仓颉:QDMVI
笔顺编号:1112341311534124 四角号码:51943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028
基本字义
1. 古代锄草的农具。2. 锄草:深耕易~。
详细字义
〈动〉
1. (会意。从耒,从辱。耒,翻土的工具。字本作“辱”,从辰,从寸。“辰”表示蜃的贝壳,古代的耕具,“寸”表示用手操作。“辱”借为“耻辱”字,遂产生“耨”字。本义:锄草,耕作)2. 同本义 [weed]
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缓。(以:由于。)——《吕氏春秋》3. 又如:耨耕(泛指农活)4. 骂 [abuse]
早忘了咒,不记得低低耨。——《翠裙腰·闺怨》5. 呻吟 [groan]
一个姿情的不休,一个哑声儿厮耨。——《西厢记》
〈名〉
1. 钩儿锄,一种锄草的农具 [weeding hoe]
释其锄耨而下泪。——贾谊《旱云赋》2. 〈方〉∶元明戏剧中常见,状男女狎昵之态 [inlge in sensual pleasures]
有耨处散诞松宽着耨,有偷处宽行大步偷,何须把一家苦苦死淹留?——元·关汉卿《金线池》
很高兴为你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基础教育团队祝你学习进步!
不理解就追问,理解了请!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4. 两汉之间刀耕火褥是什么意思?
《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
www.gyjslw.com
5. 刀耕火种详细的解释是什么?
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于原始生荒耕作制。先以石斧,后来用铁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一般种一年后易地而种。由于经营粗放,亩产只有50千克左右,俗称“种一偏坡,收一萝萝”。云南早在公元前1260~1l00年的商朝后期新石器时代就用此法种稻。战国时期云南土著民族广泛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公元前l世纪以后,随着移民屯田,滇中、滇西地区刀耕火种逐渐减少,但边远山区仍保留此种耕作方式。随着生产工具由石刀、石凿、石斧、木棒进化到铁制刀、锄、犁,种植作物由单一的稻谷演变为稻、玉米、豆、杂粮乃至甘蔗、油料经济作物,耕作方式也随之由刀耕火种、撂荒发展到轮耕、轮作复种和多熟农作制。1978年以来,由于增加农业投资,兴修农田水利,实行固定耕地,禁止毁林开荒,边疆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已基本废除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
摘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6. 刀耕火种是什么意思?
刀耕火种,或称刀耕火耨、火耕,是一种以砍伐及焚烧林地上的植物来获得耕地的古老农业技术。农民首先会砍伐一个地区的树木及木本植物,待树木干燥后再作焚烧,此举所产生的富含营养的草木灰能使土壤肥沃,土壤的生产力亦暂时性得以提升。
在经过数年的耕作后,耕地会因养分大量流失而变得贫瘠,农民便会弃置现有耕地并另辟新的耕地。在印度,这种农业技术被称为“jhum”或“jhoom”。而在玛雅文明中,有一种类似的技术被称为“米尔帕(Milpa)”。
此种农业技术对于人口增长迅速的现代世界来说不具备可扩展性及可持续性。尽管如此,经粗略估计全世界仍然有7%的人口(约2亿至5亿人)使用此技术开辟新的耕地。
扩展资料
应用
刀耕火种是一种在自给农业中经常使用的技术,除了开辟耕地外,农民还会使用此技术用以开辟畜牧场。在旱季时,农民会利用斧头及镰刀等工具砍伐林地上的树木及木本植物,当植物干枯一段时间,农民便会在中午时份焚烧干枯的植物,而植物经焚烧后所产生的富含营养的草木灰则能使土壤变得肥沃。
刀耕火种的稳定性大多取决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营养成分,而不是刀耕火种后土壤的净增益。在土地开发的第一个周期中,刀耕火种将大量储存在地上生物量中的营养物质释放到土壤中。因此,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增加是以植物生物量为代价。
尽管在刀耕火种后土壤的养分供应会短期增加,但另一方面,在焚烧林木期间大部分的矿物营养素可能会因为侵蚀作用或淋溶作用而流失,例如钾、镁、钙、硝酸盐及硫酸盐等。另一方面土壤内的营养物质会因被作物吸收而减少,故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总营养数量会逐渐减少。
当土地变得贫瘠,农民便会利用同样技术清除林地并开辟新的耕地[。由于农民经常从一个耕地转移到另一个耕地,因此刀耕火种可被视为轮耕的其中一种方式。
在巴西,尽管清除森林是非法的,大量农民仍然使用刀耕火种在亚马逊森林内开辟耕地,并种植经济作物如大豆及玉米等。而在印度尼西亚,大部分的小农使用刀耕火种来清除热带雨林,以便开发棕榈油种植园。另外,部分农业企业更会向一些居于贫困村落的农民支付金钱,要求他们清理他们的耕地以供种植棕榈树及生产纸浆,而农民在收取金钱后便会使用刀耕火种来清理耕地。
参考资料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7. 刀耕火种的具体意思?
“刀耕火种”是我国在新石器时期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它是指先以工具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将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使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就不再施肥,种一年后就易地而种的生产模式,也被认为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农业耕作方式。
随着生产工具由石刀、石凿、石斧、木棒进化到铁制刀、锄、犁,种植作物由单一的稻谷演变为稻、玉米、豆、杂粮乃至甘蔗、油料经济作物,耕作方式也随之由刀耕火种、撂荒发展到轮耕、轮作复种和多熟农作制。
扩展资料:
这种农业生产方式虽然落后,但它是长期生活在该环境中的人对这种环境适应的结果,也是长期实践的总结。与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相比,刀耕火种式的迁移农业每人需要的土地面积更大。
但它还是具有迁移农业的弊端,迁移农业是一种自给性的自然农业,它只能满足人们最低限度的食物需要,没有剩余的产品进行交换。在迁移农业中,饲养动物很少。所饲养的动物只是在宗教性节日或其他节日才能食用,所以人们的营养构成缺乏蛋白质。捕鱼和狩猎可以部分地补充其不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刀耕火种”或非原始经济稻作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刀耕火种www.gyjslw.com
8. 刀耕火耨是化学变化吗?
刀耕是物理变化,火耨是化学反应。是有机物等和氧气的燃烧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这样的成语还有:腐草为萤 滴水石穿 CO2+CaCO3+H2O=Ca(HCO3)2(碳酸氢钙) 石破天惊 只有火药爆炸才能产生“石破天惊”的效果。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基本成份为硝石(硝酸钾)、硫磺及木炭,三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热后,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光和热。 火树银花 火树就是指焰火,俗称烟花。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装有类似火药的发射药剂,上部装填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剂及发色剂,发色剂内含各种金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它们在燃烧时显示各种各样的颜色,化学上称之为焰色反应 水火不容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由燃烧引起的火灾,一般情况下,用水扑救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因为水是不会燃烧的液体,可以隔断空气,吸收热量,降低温度,这就是“水火不容”的道理。 抱薪求火(火上浇油、杯水车薪、釜底抽薪) 这些讲的都是可燃物与燃烧现象的关系:抱着柴火去救火,肯定适得其反;往火上浇油,只能使火烧得更旺;用一杯水去灭一车柴产生的火焰,是多么微不足道啊;移走柴火,还是釜底抽薪解决问题嘛 百炼成钢 将烧红的生铁反复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坚硬的钢,其实是对生铁的不断除杂致纯的过程。
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9. 刀耕火耘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1.那个偏僻山区,过去是刀耕火耘。
2.兼论刀耕火耘的分类体系
3.而当时大多数人类还处在茹毛饮血,刀耕火耘的年代
4.云南少数民族刀耕火耘农业中的生态文化
5.通过旅游活动与展示,客人们可以体检到田纳西1799年前,刀耕火耘的生活状况。
6.过去他们大都以刀耕火耘方式为生,现在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其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成语】: 刀耕火耘
【拼音】: dāo gēng huǒ yún
【解释】: 犹刀耕火种。
【出处】: 宋·苏轼《王公仪夔州路转运使程高夔州路判官制》:“三峡之民,刀耕火耘,与鹿豕杂居。”
【举例造句】:
【拼音代码】: dghy
【近义词】: 刀耕火耨、刀耕火种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