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抱()()火”「抱薪救火」

2024年06月09日成语大全46

成语“抱薪救火”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bào xīn jiù huǒ
成语简拼:BXJH
成语注音:ㄅㄠˋ ㄒ一ㄣ ㄐ一ㄡˋ ㄏㄨㄛ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火上浇油、饮鸩止渴
反义词:雪中送炭、根除祸患、釜底抽薪
读音纠正:薪,不能读作“chái”。
错字纠正:薪,不能写作“新”。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三》:“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火不灭。”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也作“负(背)薪救火”。
成语用法:抱薪救火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没能阻止反而加速灾祸。
成语造句:(1)上个月他因旷课,考试没有及格,你不帮他补课,还约他跳舞,这不是抱薪救火吗?(2)他们俩吵架,你不劝,反而也加进去,你简直是抱薪救火?
英文翻译:adopt a wrong method to save a situation and end up by making it worse
俄文翻译:носить дровá на пожáр
成语谜语:最可怕的救火
成语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   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   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

成语“抱薪救火”的扩展资料

1. 抱薪救火成语的启示
出处:《史记·魏世家》: “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释义: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故事:战国后期,秦国一天比一天强大。它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地向邻近的国家扩张。公元前276—274年,秦国就接二连三向魏国进攻,占去魏国许多土地,杀伤魏国许多军队和百姓。公元前273年,秦国又向魏国出兵。魏国国内不少人被秦国打怕了,不敢抵抗。魏国将领段杆子建议魏王割让南阳地区给秦国,向秦求和。这时谋士苏代向魏王指出:段杆子割地求和这个主意,是在出卖你,想夺你的王位;而秦国呢,确实无休无止地要你的土地。魏国土地不割完,秦国的进攻是不会停止的。苏代接着说:如果拿土地侍奉秦国,这“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就是说好比拿柴草去灭火,只能使火越烧越旺。这个比方很恰当地说明了割地求和的危害。可是魏王不听苏代的劝告,还是一味割地求和。秦国并不就此罢手,公元前225年,秦军大举进围魏都大梁,秦将王贲引黄河、汴河之水灌城,大梁被淹三日,城墙颓坏,魏国终于为秦国所灭。这个故事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否则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灾祸继续扩大。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抱薪救火杯水车薪是同一个意思吗?
不是。抱薪救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抱薪救火的近义词有那些?
扬汤止沸
饮鸩止渴
抱薪救焚
披麻救火
南辕北辙
火上浇油
掘地寻天
引足救经
负薪救火
适得其反
把薪助火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4. 抱薪救火是什么意思?
【汉字书写】抱薪救火
【汉语注音】bào
xīn
jiù
huǒ
【成语释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薪,柴草。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结构】连动式。
【成语用法】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宾语。比喻没能阻止,反而扩大了灾祸。常用来比喻人惹了祸事,自讨苦吃。含贬义。
【近

词】火上浇油、饮鸩止渴、引足救经、适得其反、南辕北辙、负薪救火。
【反

词】雪中送炭、根除祸患、釜底抽薪。www.gyjslw.com
5.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出自那里
出自北宋散文家苏洵的《六国论》。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意思:割地给秦国(来求得暂时的安稳),就好像抱着木柴救火一样,木柴烧不不完,火就不会灭。
原文节选: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译文: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
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
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
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
扩展资料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
从而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6. 抱薪救火文言文翻译
《史记·魏世家》中苏代与魏安釐王的一段对话:(原文)“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译文)况且用土地侍奉秦国,这就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不烧尽,火就不会熄灭的。”大意为: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它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否则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灾祸继续扩大。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7. 抱薪救火是有来比喻?读了这个成语故事,你受到的启...
读了这个成语故事,你受到的启发是?
我来答
谁的殇年
LV.9 2017-10-03聊聊
出处:《史记·魏世家》: “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释义: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故事:战国后期,秦国一天比一天强大。它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地向邻近的国家扩张。
公元前276—274年,秦国就接二连三向魏国进攻,占去魏国许多土地,杀伤魏国许多军队和百姓。公元前273年,秦国又向魏国出兵。魏国国内不少人被秦国打怕了,不敢抵抗。魏国将领段杆子建议魏王割让南阳地区给秦国,向秦求和。这时谋9士苏代向魏王指出:段杆子割地求和这个主意,是在出卖你,想夺你的王位;而秦国呢,确实无休无止地要你的土地。魏国土地不割完,秦国的进攻是不会停止的。苏代接着说:如果拿土地侍奉秦国,这“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8,否则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灾祸继续扩大。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8. 抱薪救火故事,越短越好
战国时代,魏国老是受到秦国的侵略。魏国的安釐王即位后,秦国加紧了进攻,魏国连连战败。安釐王元年,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失去了两个城镇;第二年,魏国又失去了三个城镇,不仅如此,秦国的军队当时还直逼魏国的都城,形势十分危急。韩国派兵来救,但也被秦军打败。魏国没有办法,只得割让了土地,才算了结了战争;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强占了魏国的两个城镇,并杀死了数万人。第四年,秦国更把魏、韩、赵三国军队,一起打得大败,杀死兵士十五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魏国军队的接连败北,使安釐王坐卧不安。此时,魏国军队的另一位大将段干子也十分恐惧,为了苟安,便向安釐王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安釐王本来对秦军的进攻十分害怕,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着段干子的话做了。当时有个叫苏代的,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他也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和的事后,就对安釐王说:“侵略者都是贪得无厌的,你想用领土、利,去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侵略的欲望。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安釐王只顾眼前的太平,一味地委屈求和,根本不听苏代的话,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前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来自www.gyjslw.com
9. 抱薪救火的词语意思?
抱薪救火的词语意思是如同火上加油一样,不是帮忙而是帮倒忙了的意思。供参考!!
本内容来自www.gyjslw.com
10. 抱薪救火什么意思
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拼音] [bào xīn jiù huǒ] [出处]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
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11. 请告诉我《抱薪救火》这个故事所含的哲理,不要太...
用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的道理来分析的话,主要包含以下哲理:(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2)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3)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4)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www.gyjslw.com
12. 抱薪救火的意思100字
抱薪救火是一个成语,【出自】:《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解释】: 抱:抛掷。薪:柴草。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结果火会越烧越旺)。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来自www.gyjslw.com
13. 抱薪救火文言文及翻译
如今(或译:现在)大王(或译:魏王)您命令种地的人(或译:农民)来制作玉玺,而让制作玉玺的人(或译:玉匠)去种地,〔这样的情况如果长此以往,〕魏国的土地不被分割完〔大王您]就不会知道魏国会灭亡啊。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14. 抱薪救火什么意思?
抱薪救火的意思: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抱薪救火 bào xīn jiù huǒ
【解释】薪:柴草。用柴草去灭火。比喻方法不对,反而使祸害扩大。
【出处】《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没能阻止反而加速灾祸。
【近义词】负薪救火、火上浇油、适得其反
【近义词】釜底抽薪、拔本塞源
拓展资料:
例句:
1、为了把经济搞上去,就毁林开荒,这无疑于是抱薪救火。
2、这哪里是灭火,简直就是抱薪救火。
3、遇到困难应冷静思考,用正确的方法解决,而不是抱薪救火,只会适得其反。
4、你这种抱薪救火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走向歪路。
5、如果对造成如此惨重损失的负责人都不予问责,这种抱薪救火式的悲剧还可能重演。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235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