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赪尾”的成语「鲂鱼赪尾」

2024年06月04日成语大全104

成语“鲂鱼赪尾”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fáng yú zhǐ wěi
成语简拼:FYZW
成语注音:ㄈㄤˊ ㄩˊ ㄓˇ ㄨㄟˇ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燬。”毛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朱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 www.gyjslw.com
成语解释:《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毁。”毛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朱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后因以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
成语用法:鲂鱼赪尾作谓语、定语;指人辛劳。
成语造句: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既而鲂鱼赪尾,四郊多垒。”

成语“鲂鱼赪尾”的扩展资料

1. 赪尾 是什么意思?有何典故?
赪尾chēng wěi   1. 亦作“頳尾”。1.赤色的鱼尾。   晋 张协 《七命》:“ 范公 之鳞,出自 九溪 ,頳尾丹鳃,紫翼青鬐。”   2. 借指鱼。   宋 徐铉 《和御制夏日垂钓作》:“文竿乍拂圆荷动,頳尾时飜素荇香。” 宋 梅尧臣 《颍上得鲤鱼为脍怀馀姚谢师厚》诗:“青蓑潭上老赬尾,网中鱼买作秋盘。”   3. 《诗·周南·汝坟》:“鲂鱼赬尾,王室如毁。” 毛 传:“赬,赤也,鱼劳则尾赤。”后以“赬尾”指忧劳,劳苦。   唐 罗隐 《西京崇德里居》诗:“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殢 长安 ……锦鳞赬尾平生事,却被闲人把钓竿。”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黑头期命爵,頳尾尚忧鲂。” 金 元好问 《落魄》诗:“行役鱼赬尾,归期乌白头。”   4. 指奔波劳苦之人。   清 颜光猷 《京都杂咏》:“哀鸿应满野,頳尾莫忘归。”   5. 《诗·周南·汝坟》“鲂鱼頳尾” 孔颖达 疏:“ 郑氏 云:‘鱼肥则尾赤。’”后以“赬尾”指鱼肥。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种鱼》:“池中得春鱼,点点活如蚁。一月便翠鳞,终年必頳尾。”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2. 鲂鱼赤尾.有什么典故
    您好:鲂鱼赪尾拼音:fáng yú chēng wěi     《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毁。”毛传:“ 赪,赤也;鱼劳则尾赤。”    朱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    后因以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
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3. 诗经 鲂鱼
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遵,循也。汝水出汝州天息山,迳蔡颖州入淮。坟,大防也。枝曰条。干曰枚。惄,饥意也。调,重也。汝旁之国,亦先被文王之化者,故妇人喜其君子行役而归,因记其未归之时,思望之情如此,而追赋之也。
斩而复生曰肄。遐,远也。伐其枚而又伐其肄,则逾年矣。至是乃见其君子之归,而喜其不远弃我也。
鲂,鱼名,身广而薄,少力细鳞。赪,赤也。鱼劳则尾赤。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王室,指纣所都也。毁,焚也。父母,指文王也。孔,甚。迩,近也。是时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率商之叛国以事商,故汝坟之人,尤以文王之命供纣之役。其家人见其勤苦而劳之曰:汝之劳既如此,而王室之政方酷烈而未已。虽其酷烈而未已,然文王之德如父母然,望之甚近,亦可以忘其劳矣。
可以看懂吗?内容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4. 汝坟中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赪尾,即红尾。古人云,鱼尾本白,鱼劳则红。后多以比喻劳苦人民。如毁,则说王室暴政。孔,很之意,程度副词。则整句意味着,鲂鱼劳累鱼尾变红,人民劳苦,只因王室暴政。虽然王室暴虐,徭役不断,但是你难道不想在父母身旁尽孝吗?本诗中,此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现象,可推测为东迁之后的作品。此句以妻子想象君子,丈夫的尊称,归家后劝其莫要再去服役之情景来表达其欲挽留丈夫之委婉之情。
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5. 汝坟中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赪尾,即红尾。古人云,鱼尾本白,鱼劳则红。后多以比喻劳苦人民。如毁,则说王室暴政。孔,很之意,程度副词。则整句意味着,鲂鱼劳累鱼尾变红,人民劳苦,只因王室暴政。虽然王室暴虐,徭役不断,但是你难道不想在父母身旁尽孝吗?本诗中,此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现象,可推测为东迁之后的作品。此句以妻子想象君子,丈夫的尊称,归家后劝其莫要再去服役之情景来表达其欲挽留丈夫之委婉之情。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6. 鲂鱼赤尾.有什么典故
    您好:鲂鱼赪尾拼音:fáng yú chēng wěi     《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毁。”毛传:“ 赪,赤也;鱼劳则尾赤。”    朱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    后因以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
来自公益成语:www.gyjslw.com
7. 诗经 鲂鱼
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遵,循也。汝水出汝州天息山,迳蔡颖州入淮。坟,大防也。枝曰条。干曰枚。惄,饥意也。调,重也。汝旁之国,亦先被文王之化者,故妇人喜其君子行役而归,因记其未归之时,思望之情如此,而追赋之也。
斩而复生曰肄。遐,远也。伐其枚而又伐其肄,则逾年矣。至是乃见其君子之归,而喜其不远弃我也。
鲂,鱼名,身广而薄,少力细鳞。赪,赤也。鱼劳则尾赤。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王室,指纣所都也。毁,焚也。父母,指文王也。孔,甚。迩,近也。是时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率商之叛国以事商,故汝坟之人,尤以文王之命供纣之役。其家人见其勤苦而劳之曰:汝之劳既如此,而王室之政方酷烈而未已。虽其酷烈而未已,然文王之德如父母然,望之甚近,亦可以忘其劳矣。
可以看懂吗?摘自www.gyjslw.com
8. 赪尾 是什么意思?有何典故?
赪尾chēng wěi   1. 亦作“頳尾”。1.赤色的鱼尾。   晋 张协 《七命》:“ 范公 之鳞,出自 九溪 ,頳尾丹鳃,紫翼青鬐。”   2. 借指鱼。   宋 徐铉 《和御制夏日垂钓作》:“文竿乍拂圆荷动,頳尾时飜素荇香。” 宋 梅尧臣 《颍上得鲤鱼为脍怀馀姚谢师厚》诗:“青蓑潭上老赬尾,网中鱼买作秋盘。”   3. 《诗·周南·汝坟》:“鲂鱼赬尾,王室如毁。” 毛 传:“赬,赤也,鱼劳则尾赤。”后以“赬尾”指忧劳,劳苦。   唐 罗隐 《西京崇德里居》诗:“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殢 长安 ……锦鳞赬尾平生事,却被闲人把钓竿。”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黑头期命爵,頳尾尚忧鲂。” 金 元好问 《落魄》诗:“行役鱼赬尾,归期乌白头。”   4. 指奔波劳苦之人。   清 颜光猷 《京都杂咏》:“哀鸿应满野,頳尾莫忘归。”   5. 《诗·周南·汝坟》“鲂鱼頳尾” 孔颖达 疏:“ 郑氏 云:‘鱼肥则尾赤。’”后以“赬尾”指鱼肥。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种鱼》:“池中得春鱼,点点活如蚁。一月便翠鳞,终年必頳尾。”
摘自公益成语网:www.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34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