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进()()()”「进德修业」

2024年04月28日成语大全62

成语“进德修业”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進惪修業
成语读音:jìn dé xiū yè
成语简拼:JDXY
成语注音:ㄐ一ㄣˋ ㄉㄜˊ ㄒ一ㄡ 一ㄝ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错字纠正:进,不能写作“近”。
成语出处:《周易 乾》:“君子进德修业。”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修业:推广、扩大功业。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
成语用法:进德修业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勉励进步。
成语造句:所谓有‘价值’,是必须使人看了在‘进德修业’上得到多少的‘灵感’。邹韬奋《经历》
英文翻译:improve one's virtue and refine one's achievements

成语“进德修业”的扩展资料

1. 进德修业,臻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
这两句话分别典出我国古代文献《尚书》和《大学》中。 先说上半句“正德厚生”。这是《尚书·大禹谟》记载的帝舜和大禹在讨论如何治理国家对白中的话。大禹对帝舜说,您时常说的“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我认为就是正德,利用,厚生,唯和。这是大禹阐述的治理国家的思想,并得到了帝舜的高度赞扬。 大禹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按照《中庸》的说法,“正德”就是尽人之性,以正人德;尽物之性,以正物德。这里的德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道德的含义,而是指事物的性,正,此处为使动用法,意为使事物的性平正,不偏斜。利用,指利用自然资源。厚生,使生民的生活富足,充裕。和,和谐,协调。治理天下,“正德”置于首位,是“利用”、“厚生”的前提,既正人德,又正物德,方能利用自然资源,以达使人们生活富足、人际和谐之目的。 再来看下半句“臻于至善”。这句典出古代四书中的第一本《大学》,《大学》开宗明义就有这样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就是,成年人为学的根本在于修明自身,用自己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最终达到完美的境界。 “正德”是谓“正身之德、正物之德”,这个德,应该说就是一个因子或者基因,只有将一个健康的因子或基因植入一个机体,那么才能使其成长为一个健全而富有活力的生命体。无论是治理一个国家还是经营一个企业,首先要“正”这样的“德”,这是一个大前提。“厚生”则谓“厚民之生”,指要尊重、关爱、厚待社会民生及一切生命体,体现的是一种关爱民生、兼及天下的济世情怀。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在表达上言简意赅,其寓意则深远旷达,传承着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凸显了现代进取精神,既体现了中国移动的独有特质,又阐释了中国移动的历来信仰。“正德厚生”,是中国移动的行为责任规范与社会责任的宣言,表达了个体对自我的最高要求,充盈着人对自身严格的责任意识。 “臻于至善”,是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状态和对完美境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宣示了中国移动成为同业乃至所有企业公认典范的自我定位。 这就是“正德厚生,臻于至善”这一中国移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微言大义!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进德修业,臻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
“进德修业”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读书修身养性,澡雪精神,增强学识,获取长,使道德达到至美至善之境,以便在社会上谋求必要的生存与发展。
”臻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是:成年人为学的根本在于修明自身,用自己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最终达到完美的境界。
【出处】:
这两句话分别典出我国古代文献《尚书》和《大学》中。
【赏析】:
“正德厚生”,是《尚书·大禹谟》记载的帝舜和大禹在讨论如何治理国家对白中的话。大禹对帝舜说,您时常说的“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我认为就是正德,利用,厚生,唯和。大禹阐述的治国思想得到了帝舜的高度赞扬。
“臻于至善”,典出古代四书中的第一本《大学》开宗明义的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成年人为学的根本在于修明自身,用自己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亲近人民并为之服务,最终达到完美的境界。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君子进德修业也。忠贞守信,所以能增进其德,检点言辞立其真诚,所以能创其基业。知道应该做的事就去努力做,这叫做先见之明。知道自己应该退位就把位置让出来,可以保存其丰功伟绩。是故,居在一邦的最高位(诸侯)而不骄傲,处在皇帝的统治之下而从不烦恼。所以说,处于邦首(诸侯)地位要勤奋不息又要随时反省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面临诸多危险之中而无灾祸!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论语》12则中含蓄的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度
54.表明学须有友,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研究学问,成为乐事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5.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6.曾参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7.强调复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8.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9.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0.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1.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2.孔子感叹时常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3.古往今来,不知激励过多少志士仁人在险恶环境守志不移的句子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4.用简洁朴素的笔调,勾画出一个安贫乐道者的心理状态,平凡而又高洁,令人向往之至,在今天更显弥足珍贵的句子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5.请写出自本文的成语:三省吾身、温故知新、逝者如斯、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从心所欲等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进德修业,与时偕行怎么翻译好?
直译:Virtus cum Scientia , run with time. 意译: Have a good manner and study hard ,then make the best of your time to lead a efficient life.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什么德修业
“进德修业”是学生进学的两大任务。取自《大学》首句提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敬德修业”是增进美德、建功立业的意思。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7. 进德修业,君子不器。怎么解释?
【原文】进⑴德⑵修业⑶。
【译文】加强道德修养钻研学问。
注释:⑴“进”增进;加强。《礼记•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进,谓自勉强也。”
      ⑵“德”道德,品德。《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
      ⑵“修业”学习知识,钻研学问。晋葛洪《抱朴子·崇教》:“若使素士,则昼躬耕以糊口,夜薪火以修业。”  
【原文】君子不⑴器。
【译文】子曰:君子大度量。
注释:⑴“不” 通“丕”。大 。《管子·心术》:“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
      ⑵“器”度量,胸怀。《论语·八佾》:“管仲之器小哉。”又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器,包乎天地之外。”
“宰相肚里能撑船。”盖出于此。——笔者。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8. 进徳修业,志道鼎新,是哪所大学的校训?
进德修业 志道鼎新——南京理工大学强军兴国的根和魂 “进德修业,志道鼎新”,校训八言,荦荦大端。《周易·乾》有云:“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以“德”为首,体现了学校“立德树人”“以德为先”的办学前提,而“修业”则体现了学校育人的追求与境界,即教师诲人不倦,勤业精业乐业;学生孜孜以求,创新创业创优。“志道鼎新”,取意“探究道理,创造新知”,既是南京理工人追求科学真理、矢志技术创新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勇立潮头、披荆斩棘的责任担当和精神源泉。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9. 进德修业,臻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
进德修业——一出自易经: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所谓“进德修业”,一是通过读书修身养性,澡雪精神,使道德达到至美至善之境;二是通过读书来增强学识,获取长,以便在社会上谋求必要的生存与发展。臻于至善——出古代四书中的第一本《大学》,《大学》开宗明义就有这样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成年人为学的根本在于修明自身,用自己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最终达到完美的境界。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10. 进德修业为人师表 哪个师范大学校门写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校训,校门有写的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11. 进德修业,知行合一的哲理意义是什么?
人的一种修行,言行一致,品德素养融进我们的做人行事中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12. 被古人视为“进德修业之本”,在今天成为公民道德建设重点的是?
  被古人视为“进德修业之本”,在今天成为公民道德建设重点的是?  答:是诚信!  为人之本。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道德基础。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被儒家称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  我们经常诚信联用,“诚”是“信”的内在基础,“信”是“诚”的外在表现。诚本身强调的是真诚,诚是道德的真,真实无妄,诚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已,诚于自己的本性,真实不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诚”的对立面是伪,是假,伪妄,虚假。所以,“诚”的命题是要解决真伪的问题,是人生、人格的最基本问题。  讲诚信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信用危机绝不仅仅是商业危机,而且是深刻的道德危机、精神危机;它不仅破坏经济,而且腐蚀人心、涣散社会、毒害民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家至国至天下,一切从修身做起。而修身的起点是“诚意”,要从根本的心、性修养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心性是内在的,根本的,修养内化到心性才算修养到家,所以也是修养的目标。心性不正,学一些政治用语,那只是外在的,只用来修饰门面,这就叫不诚。儒家也要求官吏讲诚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古人强调“诚为本,术为末;诚则人多自附,术则物终不亲。”这是对的。现在社会上有一股风,津津乐道如何弄术、耍手腕,介绍历代名人的“谋略”、“智慧”、“术”的书一套一套层出不穷,充斥书摊,有的简直就是改头换面的“厚黑学”,却美其名曰“领导艺术”。干部、政治家,尤重真诚,只有真诚才能取信于民,提高公信力,推动社会风气好转。弄术可以忽悠、耍弄人于一时,但“终不亲”——被人民和历史所疏离。舍“诚”逐“术”是“讲正气”所应拒斥的,如果让它占了上风,我们的民族正气就遭玷污了。可怕的是受污染的一部分人还总以能耍手腕、善诡辩为聪明,笑诚实人是书呆子、傻瓜,这是善恶是非颠倒的大不智。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3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