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同心同德”的成语故事
“同心同德”的成语故事:
商纣王宠信妲己,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谁要敢反对他,就会被挖心或受火烙之刑。老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了。周武王决定讨伐他,在盟津会师各路诸侯,举行了誓师大会。武王说:“将士们,请听我说!善良的人做善事,只怕时间不够用。凶恶的人行起恶来,也怕时间不够用。现在商纣王荒淫无道,把大臣当成贼人,把朋友当成仇敌。说自己代表天,作恶多端却无所畏惧。老百姓只能祈求上天让自己远离他。从前夏桀很强大,但是倒行逆施,上天就派成汤来将他流放。今天他们虽然有千万人,但是离心离德,我们虽然只有十个人,但是同心同德,上天一定会看见百姓的心愿、一定会听到百姓的声音。请让我们为老百姓讨伐他,请让我们把成汤的事业发扬光大。” 武王的军队势如破竹,在牧野打败了强大的商朝军队,商纣王自杀,商朝灭亡了。同心同德是什么意思?
心:思想;德:信念。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同心同德”是指为同一个心愿,统一目的而努力。
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同心同德齐奋斗”下一句是什么?
有很多对法,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我这了提供几个共甘共苦合向前 这个对子可以用在共同历经艰难险阻之时硕果枝头尽欢颜 这个对子可以用在新中国的现在所有的中国人在一起努力之后看到了现在日益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众志成城共发展 这个对子可以用在企业发展,或者在地震废墟重建时齐心齐力奔前程 这个对子可以用在当今共同毕业的大学生创业上
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同心同德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典故?
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书·泰誓》
这段话就是’同心同德’这个典故的最早出处。它的意思是:商纣王虽然俘虏了很多奴隶,编入军队,但周武王有能够治理国家的良臣,并人心一致,行动统一。’乱臣’在这里指’良臣’。
这个故事源于公元前11世纪,在我国历史上商朝的末期。当时,商纣王暴虐无道,陕西有个姓周的部族首领叫姬发(周武王),他开始兴兵讨伐纣王。
周武王亲自率领三百辆战车,三千名勇士,还有四万五千名穿着盔甲的士兵出潼关,驻扎在黄河北岸。
周武王知道,对付纣王,光凭自己手中的这点兵力还是不够的。所以,他又联合了西南的八个部族,在距当时的商都--朝歌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誓师大会,声讨纣王的罪行。
周武王在这个誓师大会上宣读的誓词名叫《泰誓》,’同心同德’就出自这里边。
《泰誓》中称,纣王虽然有很多的奴隶,但他们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而我方虽只有治国的能臣十人,但思想统一,信念一致。《泰誓》中接着还有一段话:大家要团结一心,为同一个目标共同战斗,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建立功勋,让天下永远享受太平。
当时所有的将士,听了周武王的誓词后,斗志昂扬,军心大振。此后,在牧野与前来应战的商朝大军展开了血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商朝的将士和奴隶不愿为纣王卖命,在激烈的战斗中纷纷倒戈,发动起义。结果是纣王兵败自焚,商朝从此灭亡了。周武王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
纣王与民众离心离德,最后国破身亡;武王与民众同心同德,取得了胜利。一反一正,两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民族内部团结,同心同德,该是多么重要。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什么叫同心同德?
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出自《尚书·泰誓中》。
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同心同德 成语解释,同心同德 什么意思
同心同德
tóng xīn tóng dé
[释义]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语出]
《尚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正音]
同;不能读作“tònɡ”。
[辨形]
心;不能写作“新”。
[近义]
同心协力
同心戮力
[反义]
同床异梦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强调思想、信念的统一;而“同心协力”强调既信念统一;又通力合作。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同心同德是何意?出自哪?
【释义】就是同一个思想信念。【出处】《尚书·泰誓中》。商朝的最后一个君王是商纣王,他骄奢淫逸,昏庸无能,还残害忠良,商朝的统治已是摇摇欲坠。同时,西部的周部落在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领导下,渐渐强大起来。到了公元前十一世纪的时候,周武王得知商纣已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就发兵五万,请姜太公做元帅,去讨伐商纣。其他各个诸侯国得知消息,也纷纷起兵参加到伐纣的行列中来。到了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各路军队会合在一起,周武王在这里举行了一次伐纣誓师大会。在誓师大会上,周武王宣布了商纣残害百姓的罪状,并且说,商纣王虽然有几十万大军,但这些部队的士兵们都是饱受纣王压迫的奴隶,他们与商纣王根本不是一条心,而武王有治国能臣十人,他们跟自己是一条心一个信念的,战斗力非常强。周武王在誓词中还说,只要大家同一条心,为同一个目标奋斗,就一定能取得胜利。然后,周武王就率领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离商朝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只有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在这里与商朝军队发生大战。商朝军队的士兵们平日受尽了纣的压迫和虐待,早就恨透了纣,这时他们纷纷倒戈,掉转矛头,加入到伐纣的队伍中去。周武王的军队一鼓作气一直追到朝歌。商纣见大势已去。就焚火自杀,商朝就此灭亡了。“同心同德”也作“一心一德”。
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同心同德同舟楫 济人济事济天下啥意思
“同心同德同舟楫 济人济事济天下”的意思是思想统一,信念一致,齐心协力,帮扶人事,造福国家、社会。是同济大学的校训。
同心同德
【拼音】[ tóng xīn tóng dé ]
【释义】: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与“离心离德”相对。
舟楫
【拼音】zhōu jí
【释义】亦作’舟檝’。’舟楫’泛指船只,船和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荀子·劝学》
济天下
【拼音】jī tiān xià
【释义】救济天下各个方面。天下:指天下民众和万物。使天下民众、万物都受到恩惠和帮助。
扩展资料:
同济初创
1893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Dr. Erics Paulum)来到上海,在德国总领事馆附近开一诊所。后来,他与在上海的几名德国医生成立了“德医公会”。
八国联军侵华时,德国运来大批医疗设备,聘请当时在上海负有盛名的宝隆医师,协助在沪成立了伤兵医院。德军归国时,为感谢宝隆,将伤兵医院的医疗设备悉数赠送给宝隆。
1900年,宝隆在德国驻沪总领事克纳佩(Wilhelm Knappe)的支持下,在张家浜新马路旁开办了有20张床位的医院。由中德双方出资,取名“同济医院”,宝隆任院长。
1904年初,克纳佩在柏林与德国外交部、普鲁士文化部的代表以及柏林大学东方语言部主任进行了会谈。在谈到在中国推行德国教育政策时,克纳佩提出了在上海开办德国医科学校的计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济大学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同心同德有关的成语
【成语】:同心同德
【拼音】:tóng xīn tóng dé
【解释】: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出处】:《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示例】:朕得天下,皆我君臣~以成大功。 ★《金史·太祖本纪》
【近义词】:同心协力、同心戮力
【反义词】:同床异梦、离心离德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思想统一
【成语】:同心协力
【拼音】:tóng xīn xié lì
【解释】: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示例】:只要我们大家~,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近义词】:齐心协力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同心协力,同心协力)
齐心合力。谓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三国演义》第一回:“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二幕:“如果要是同心协力去打敌人,那就大家都不要管各人的私事。”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同心同德”扩展:
成语解释: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读音纠正:同,不能读作“tònɡ”。
成语辨析:同心同德强调思想、信念的统一;而“同心协力”强调既信念统一;又通力合作。
成语简拼:TXTD
俄文翻译:единодушие и сплочённость
英文翻译:work with one mind
成语出处:《尚书 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日文翻译:一心同体(いっしんどうたい)である
成语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ㄣ ㄊㄨㄥˊ ㄉㄜˊ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错字纠正:心,不能写作“新”。
造句:郭沫若《归国杂吟》:“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反义词:同床异梦、离心离德
其他翻译:<德>ein Herz und eine Seele sein<拉>uno animo
成语用法:同心同德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读音:tóng xīn tóng dé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同心协力、同心戮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