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的成语「口耳之学」
成语“口耳之学”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kǒu ěr zhī xué成语简拼:KEZX
成语注音:ㄎㄡˇ ㄦˇ ㄓ ㄒㄩㄝ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荀况《荀子 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成语用法:口耳之学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指道听途说的肤浅之学。
成语造句:宋·陆游《跋柳书苏夫人墓志》:“今诸家徒欲以口耳之学揣摩得之,可乎?”
英文翻译:knowledge from hearsay <secondhand knowledge>
成语“口耳之学”的扩展资料
1. 口耳之学是何意?出自于哪?【释义】“口耳之学”是指耳朵听进去后,只挂在嘴上说说,并没有真正受益。现常用来指道听途说中所知道的一知半解的知识。【出处】此典出自《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人乎耳,出乎口。”《劝学》是荀况表明自己的教育思想的一篇文章。荀况认为,人的知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教育与环境影响而取得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要“锲而不舍”,“用心一也”,不可以死读书,也不可以浅尝辄止,杂而不。荀况写道:君子对于学习,听在耳里,记在心中,表现在一举一动上,所以他即使是极细微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小人对于学习,听在耳里,说在嘴上。嘴和耳之间的距离不过四寸,听在耳里说在嘴上怎么能利于自己品德的提高呢?那些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君子学习,是为了陶冶自己的情操;小人学习,则是为了四处卖弄,讨人喜欢。因此,别人没有问就去告诉人家叫做急躁,问一个问题却要告诉别人两个问题就是啰嗦。所以,君子回答问题也要适度。
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学霸猜成语口耳什么
口耳并重: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口耳相承:指接受传闻。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口耳之学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口齿生香 口出不逊 口出大言 口出狂言 口传心授 口呆目瞪 口呆目钝 口多食寡 口耳并重 口耳相承 口耳相传 口耳之学 口沸目赤 口服心服 口腹之累 口干舌焦 口干舌燥 口含天宪 口惠而实不至 口讲指画 口角春风 口角风情 口角生风 口口声声 口口相传 口快心直 口蜜腹剑 口轻舌薄 口如悬河 口若悬河 口尚乳臭 口是心非 口是心苗 口说无凭 口似悬河 口诵心惟 口诵心维 口头禅 口吐珠玑 口吻生花 口无择言 口衔天宪 口谐辞给 口血未干 口壅若川 口燥唇干 口直心快 口中雌黄
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普通话为什么叫做口耳之学?(需要的是专业答案)论...
说话用口,学说话先用耳听,而后模仿,说话交流口耳并用,从耳朵学入从口中输出,输入的是大众所说的,所以叫普通话。
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口耳是一个词语吗
应该不算一个词语吧,通常是和别的词组一起组合出现的,如“口耳相传”、“口耳之学”等。
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请教“读圣贤书, 字字体验 ,口耳之学 ,梦中吃饭...
读圣贤书, 字字体验:读圣贤之书,每个字都要细细体验。口耳之学:学习圣贤之书要口耳并用(即是指要用嘴巴向被人请教不懂的地方和与别人讨论学习心得,用耳朵听别人的讲解和心得)。梦中吃饭:1.吃饭和睡觉的时候都不能放松(那有比吃饭、睡觉更重要的事了,做这两件事的时候都不要忘了学习,其他时候可想而知)2.别人睡觉的时候才吃饭。别人吃饭的时候当然是学习圣贤之书咯。这句的意思无非就是争取多花点时间在学习圣贤之书上。
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