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蒋干盗书”的故事

2022年08月05日成语故事183

“蒋干盗书”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蒋干受曹操的命令前去周瑜营中劝降。周瑜知道同窗好友是受命而来,暗作布置,宴席上不允许谈论政治,只叙旧喝酒,安排夜间同睡。周瑜故意让蒋干盗得蔡瑁、张允假降书信交给曹操。周瑜设计成功地让曹操杀害了这两个劲敌


“蒋干盗书”是什么故事?
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发生在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中文名:蒋干盗书
出处:三国演义
拼音:jiǎng gàn dào shū
背景:三国赤壁大战前夕
解释: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中计
歇后语: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造句:
①蒋干盗书的故事不能忘。
②突然张辽脑中灵光一闪,他想起了《演义》中的蒋干盗书。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什么盗书
蒋干盗书
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1故事
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
起因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
经过
这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部下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闻讯,已经猜出蒋干来意,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连忙吩咐众将依计而行,随后带着众人亲出帐门迎接。二人相见,寒暄一番,周瑜挽着蒋干手臂同入大帐,设盛宴款待蒋干,请文武官员都来作陪。席上,周瑜解下佩剑交给太史慈,命他掌剑监酒,吩咐道:“蒋干和我是同窗契友,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操的说客,诸位不要心疑。今日宴席之上,只准共叙朋友旧交,有人提起两家战事,即席斩首!”蒋干听了,面色如土,哪敢多言!周瑜又对蒋干说道:“我自领兵以来,滴酒不饮,今日故友相会,正是:江上遇良友,军中会故知。定要喝它个一醉方休!”说罢,传令奏起军中得胜之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周瑜举杯祝酒道:“在座各位,都是江东豪杰,今日之会,可称作群英会!真是—同窗契友会‘群英’,江东豪杰逞威风!”随后,乘着酒兴,起身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直喝得酩酊大醉。宴罢,蒋干扶着周瑜回到帐中,周瑜说道:“很久没和子翼兄共寝,今夜要同榻而眠。”说着,朦朦胧胧地睡去。蒋干心中有事,想起在曹操面前曾经夸下海口,不知回去如何交代,听听外面鼓打二更,哪里还睡得着?他见周瑜鼾声如雷,便摸到桌前,拿起一叠文书偷看起来。正翻着,忽见里面有一封书信,细看却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看罢,大吃一惊,慌忙把信藏在衣内。再要翻其它文书,却听周瑜梦中呓语:“子翼,我数日之内,定叫你看曹操首级!”蒋干口中含糊答应着,连忙吹了灯,匆匆睡下。
清晨,有人入帐叫醒周瑜,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蒋干,蒋干只装熟睡。周瑜和那人轻轻走出帐外,又听那人低声说道:“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越来越低。蒋干心中着急,可又不敢乱动。不一会儿,周瑜回来躺下睡了。蒋干怕惊动周瑜,等周瑜睡熟,偷偷地爬起来,径直走出军营,守营军士也不阻拦。他来到江边,寻着小船,飞一般驰过长江,回见曹操。
周瑜的计谋
其实,这一切都是周瑜定下的反间计。他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二将精通水战,便设下此计,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蔡瑁、张允。等到众人将蔡瑁、张允的头送上时,曹操才省悟过来,已经晚了,只好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这幅画上,正是蒋干盗书的情景。
2蒋干其人
蒋干是九江人,当时为曹操的幕宾。汉九江与周瑜老家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同扬州,所以蒋干自称跟周瑜是同州里的老乡,两人并有过交往。这可能是曹操派遣他去游说周瑜的一个原因。再是蒋干这人很有口才,《江表传》称其有仪容,以才辩见称,在江、淮之间独一无二。曹操手下人才济济,独挑选蒋干去游说周瑜,是下了一番苦心的,只是没能如愿。
3相关史料
蒋干游说周瑜的基本史实就是这样,问题在于蒋干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见周瑜的,《江表传》没有明确记载,于是出现了三种说法。
一说在赤壁之战后。《资治通鉴》将此事记载为建安十四(公元209年)年冬十二月,即公元210年之初。此时的周瑜,已攻下江陵,屯据南郡,领东吴南郡太守。所以,蒋干游说周瑜,就是周瑜在荆州之时。一些书籍也按《资治通鉴》的记载将此事放在周瑜领南郡太守之时,如《诸葛亮评传》(柳春藩著,中国青年出社1997年7月出)。此书叙说,赤壁之战后,曹操在政治上采取分化瓦解敌人的策略,于是派周瑜故旧九江人蒋干去见周瑜进行策反,结果被周瑜拒绝。一说在赤壁之战前。如刘逸生《三国小札》所说。刘先生认为司马光《资治通鉴》把蒋干游说周瑜这件事放在建安十四年冬,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时周瑜已立下大功,成为东吴第一号人物,绝不是曹操一个说客能打动的,曹操也不至于在赤壁大败之后向周瑜劝说归降。果真如此,曹操便真是个大傻瓜了。这是刘逸生先生的看法。再就是《三国演义》所说,蒋干游说周瑜是在赤壁大战之时。这跟《江表传》的记载显然相违,只是小说家移花接木的艺术手法而已。《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时 “群英会蒋干中计”这段文字,源于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也不全是罗贯中的发明创造。罗贯中只是对《平话》作了一番加工改造,使故事既生动传神,又显得合理。《平话》里的蒋干是个仙长,曹操拜其为师,派他去游说周瑜,结果反中了周瑜之计。《演义》把仙长、拜师这些去掉了,又对故事精心修饰,使“群英会蒋干中计” 这个回目花团锦簇,十分好看,而蒋干也就成了书卷气十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丑式人物,如戏剧《群英会》中所表演的那样。
4事件分析
那么,蒋干游说周瑜,到底是在赤壁之战前,还是在赤壁之战后?如果说在赤壁之战前,那只有在周瑜镇巴丘之时。建安初,周瑜随孙策平定江南,夺取豫章郡(今江西南昌)等地,初露英姿,曾留屯巴丘。这个巴丘在今江西峡江县,非岳阳古巴丘,峡江古巴丘离九江较近。周瑜屯巴丘,是建安四年的事。建安五年,孙策被刺身亡,孙留周瑜在身边,“与张昭共掌众事”,基本上一直随孙左右征战或议事,只在建安十一年一度驻屯过宫亭(即宫亭湖,今鄱阳湖),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前驻屯过鄱阳(今江西波阳县)。《江表传》说曹操闻周瑜年少有美才,蒋干游说周瑜似应在周瑜年少初露锋芒之时,那就是驻屯巴丘的时候。不过,这个时候曹操正与袁绍进行生死较量,官渡之战迫在眉睫,须全力对付袁绍,似乎不太可能门派蒋干去游说周瑜。而建安十一年只是短暂屯驻宫亭,赤壁之战前屯驻鄱阳时也不可能,因为这年八月曹操已引兵南下,很快占有荆州,根本不把孙放在眼里,不大可能派蒋干去游说周瑜。刘逸生先生说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派蒋干去游说周瑜不合理,似有一定道理。但他说当时周瑜已立大功,成为东吴第一号人物,绝不是曹操一个说客能打动,也不尽然。愈是关键人物,愈有可能成为对方策反的主要对象。曹操在周瑜手上吃了亏,想出法子策反周瑜,如成功,大可挽回点面子。问题是历史上以治学严谨著称的司马光,为什么将此事编写在周瑜攻下江陵之后的建安十四年冬十二月?恐怕不是一时疏忽。《江表传》记述此事是紧接着记述程普与周瑜改善关系、称赞周瑜之后。程普原以为自己年长,不把周瑜放在眼里,曾数次羞辱周瑜,周瑜从不计较。赤壁之战时,两人为左右都督,关系仍很紧张,差点误了大事。这事在《吕蒙传》中由吕蒙说出,告诉孙取荆州只应确定一个主帅,不要像赤壁之战时那样搞两个都督。因为东吴决定取荆州时,孙原想让周瑜跟吕蒙一起任都督,经吕蒙一提醒,就只让吕蒙当主帅。既然《江表传》记述蒋干游说周瑜是在程普与周瑜改善关系之后,那么,蒋干游说周瑜就不可能在赤壁之战以前。蒋干游说周瑜很可能就发生在荆州。
蒋干游说周瑜到底在何时何处?由于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人们只能从不同角度进行评判。至少,蒋干荆州游说周瑜是其中的一说。
5计谋应用
皇太极进兵中原,遭到明将袁崇焕的阻挡。皇太极来硬的不行,来软的也不行,正愁没机会突破袁崇焕这一关时,恰巧手下人抓了个明朝太监,皇太极便想起蒋干盗书的故事。于是他安排一个将军当周瑜,和这个太监同住,半夜里故意和别人讲袁崇焕如何如何。那个太监装睡,就做了偷听的蒋干,然后不费劲儿地逃回京城向崇祯皇帝报告。崇祯一听就火了,把袁崇焕召回京城抓起来,后来定了个谋反罪给杀了。乍一看,这是典型的“蒋干盗书”,可细一琢磨,里面却又充满疑惑。按说,《三国演义》是汉人妇孺皆知的小说,可为啥满人用计,汉人却上当呢?说起来,这是一个重视程度问题,当时的明人根本没把小说当回事儿,而在清人那里却成了一部兵书,被人研究个透,使上其中的一两条计策也就不奇怪了。
一个太监的话为什么能胜过手握重兵的将军?书中的蒋干起码还有个书面证据,这里就凭一张嘴让皇帝相信,足见这个“蒋干”的厉害。其实不然,反间计的成功是有很多因素组成的,崇祯皇帝和曹操一样是个多疑的人,手握重兵的袁崇焕本来就让皇帝不放心,只要有人一捣鼓使坏,自然假的也会成真了。
当然,这种谁聪明谁傻的因素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社会形态的影响。明王朝是一个宦官当的朝代,像什么刘瑾、魏忠贤等太监一族的倾朝野,和皇帝信任是分不开的。宁信太监不信大将,处于这种传承已久宦官受宠的大背景下,崇祯皇帝也不例外,皇太极实施的反间计是崇祯宠信宦官的必然结果,也是对明王朝太监地位的一种真实写照。
一个计策的成功,需要有各种因素配合,更要靠社会背景决定。“蒋干盗书”也不完全是袁崇焕致死的原因,毕竟那是一次偶然行为,明王朝奸臣当道、领导昏庸,气数已尽才是主因。其实,不管做什么,努力不一定好用,得到领导信任那才是真的。
6成语解释
名称:蒋干盗书
拼音:jiǎng gàn dào shū
解释: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事例:~的故事不能忘。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中计
歇后语:蒋干盗书——上了大当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讲的是谁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你也是做暑假作业的吧,我也是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蒋干盗的是什么
一封书信,细看却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盗书这个故事的结果是蒋干把周瑜准备好的假信件偷走了,结果让曹操中了周瑜的离间计,杀了水军大将蔡瑁张允,最后导致赤壁之战失败,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 周瑜打黄盖一 蒋干盗书一 张飞使计谋一 诸葛亮皱眉头一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蒋干盗书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蒋干盗书。什么意思??
  书是指信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
  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箭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
  这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部下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闻讯,已经猜出蒋干来意,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连忙吩咐众将依计而行,随后带着众人亲出帐门迎接。二人相见,寒暄一番,周瑜挽着蒋干手臂同入大帐,设盛宴款待蒋干,请文武官员都来作陪。席上,周瑜解下佩剑交给太史慈,命他掌剑监酒,吩咐道:“蒋干和我是同窗契友,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操的说客,诸位不要心疑。今日宴席之上,只准共叙朋友旧交,有人提起两家战事,即席斩首!”蒋干听了,面色如土,哪敢多言!周瑜又对蒋干说道:“我自领兵以来,滴酒不饮,今日故友相会,正是:江上遇良友,军中会故知。定要喝它个一醉方休!”说罢,传令奏起军中得胜之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周瑜举杯祝酒道:“在座各位,都是江东豪杰,今日之会,可称作群英会!真是—同窗契友会‘群英’,江东豪杰逞威风!”随后,乘着酒兴,起身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直喝得酩酊大醉。
  宴罢,蒋干扶着周瑜回到帐中,周瑜说道:“很久没和子翼兄共寝,今夜要同榻而眠。”说着,朦朦胧胧地睡去。蒋干心中有事,想起在曹操面前曾经夸下海口,不知回去如何交代,听听外面鼓打二更,哪里还睡得着?他见周瑜鼾声如雷,便摸到桌前,拿起一叠文书偷看起来。正翻着,忽见里面有一封书信,细看却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看罢,大吃一惊,慌忙把信藏在衣内。再要翻其它文书,却听周瑜梦中呓语:“子翼,我数日之内,定叫你看曹操首级!”蒋干口中含糊答应着,连忙吹了灯,匆匆睡下。
  清晨,有人入帐叫醒周瑜,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蒋干,蒋干只装熟睡。周瑜和那人轻轻走出帐外,又听那人低声说道:“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越来越低。蒋干心中着急,可又不敢乱动。不一会儿,周瑜回来躺下睡了。蒋干怕惊动周瑜,等周瑜睡熟,偷偷地爬起来,径直走出军营,守营军士也不阻拦。他来到江边,寻着小船,飞一般驰过长江,回见曹操。
  其实,这一切都是周瑜定下的反间计。他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二将精通水战,便设下此计,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蔡瑁、张允。等到众人蔡瑁,张允的头送上时,曹操才省悟过来,已经晚了,只好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蒋干盗书起因经过结果讲的是什么?
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蒋干盗书主要内容
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发生在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
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
起因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
扩展资料
蒋干游说周瑜的基本史实就是这样,问题在于蒋干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见周瑜的,《江表传》没有明确记载,于是出现了三种说法。
一说在赤壁之战后。《资治通鉴》将此事记载为建安十四(公元209年)年冬十二月,即公元210年之初。此时的周瑜,已攻下江陵,屯据南郡,领东吴南郡太守。所以,蒋干游说周瑜,就是周瑜在荆州之时。
一些书籍也按《资治通鉴》的记载将此事放在周瑜领南郡太守之时,如《诸葛亮评传》(柳春藩著,中国青年出社1997年7月出)。此书叙说,赤壁之战后,曹操在政治上采取分化瓦解敌人的策略,于是派周瑜故旧九江人蒋干去见周瑜进行策反,结果被周瑜拒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蒋干盗书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在蒋干盗书中周瑜为什么要陷害蔡瑁和张允?
  因为蔡瑁、张允精通水战,为曹操训练水军,使曹军在水中摆阵井井有条。  而周瑜要攻打曹操,必须通过水战。因此,蔡瑁、张允就成了周瑜的两个心腹大患,所以周瑜用计要除掉蔡瑁、张允。  这个原因在《蒋干盗书》的第二自然段交代的非常清楚: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三国演义》中有关“蒋干盗书”的故事说:在赤壁之战时,
操问众将曰:“昨日输了一阵,挫动锐气;今又被他深窥吾寨。吾当作何计破
之?”言未毕,忽帐下一人出曰:“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
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曹操大喜,视之,乃九江人:姓蒋,名干,字子翼,见为帐
下幕宾。操问曰:“子翼与周公瑾相厚乎?”干曰:“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
成功。”操问:“要将何物去?”干曰:“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
”操甚喜,置酒与蒋干送行。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迳到周瑜寨中,命传报:
“故人蒋干相访。”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
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皆应命而去。
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
然而来。瑜拜迎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
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
笑曰:“吾虽不如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
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
遂同入帐。叙礼毕,坐定,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须臾,文官武将,各穿锦衣;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分两行而入。瑜都教
相见毕,就列于两傍而坐。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瑜告众官曰:
“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勿疑。”遂解佩剑付太
史慈曰:“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
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蒋干惊愕,不敢多言。周瑜曰
:“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
笑畅饮。座上觥筹交错。饮至半酣,瑜携干手,同步出帐外。左右军士,皆全装惯
带,持戈执戟而立。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干曰:“真熊虎之士也。”
瑜又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如山积。瑜曰:“吾之粮草,颇足备否?”干曰:“
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
。”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
,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
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
色。瑜复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
名‘群英会’。”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歌罢,满座欢笑。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瑜命撤席,诸将辞出。
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于是佯作大醉之状,携干入帐共寝。
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如何睡得着?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起视残灯尚
明。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见帐内桌上,推着一卷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
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干大惊,暗读之。书略曰:
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
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幸勿见疑。先
此敬覆。
干思曰:“原来蔡瑁、张允结连东吴!……”遂将书暗藏于衣内。再欲检看他
书时,床上周瑜翻身,干急灭灯就寝。瑜口内含糊曰:“子翼,我数日之内,教你
看曹贼之首!”干勉强应之。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曹贼之首!……
”及干问之,瑜又睡着。干伏于床上,将近四更,只听得有人入帐唤曰:“都督醒
否?”周瑜梦中做忽觉之状,故问那人曰:“床上睡着何人?”答曰:“都督请子
翼同寝,何故忘却?”瑜懊悔曰:“吾平日未尝饮醉;昨日酒后失事,不知可曾说
甚言语?”那人曰:“江北有人到此。”瑜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
只装睡着。瑜潜出帐。干窃听之,只闻有人在外曰:“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
得下手。’……”后面言语颇低,听不真实。少顷,瑜入帐,又唤:“子翼。”蒋
干只是不应,蒙头假睡。瑜亦解衣就寝。干寻思:“周瑜是个精细人,天明寻书不
见,必然害我。”睡至五更,干起唤周瑜;瑜却睡着。干戴上巾帻,潜步出帐,唤
了小童,迳出辕门。军士问:“先生那里去?”干曰:“吾在此恐误都督事,且
告别。”军士亦不阻当。
干下船,飞棹回见曹操。操问:“子翼干事若何?”干曰:“周瑜雅量高致,
非言词所能动也。”操怒曰:“事又不济,反为所笑!”干曰:“虽不能说周瑜,
却与丞相打听得一件事。乞退左右。”干取出书信,将上项事逐一说与曹操。操大
怒曰:“二贼如此无礼耶!”即便唤蔡瑁、张允到帐下。操曰:“我欲使汝二人进
兵。”瑁曰:“军尚未曾练熟,不可轻进。”操怒曰:“军若练熟,吾首级献于周
郎矣!”蔡、张二人不知其意,惊慌不能回答。操喝武士推出斩之。须臾,献头帐
下,操方省悟曰:“吾中计矣!”后人有诗叹曰:
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
蔡张卖主求生计,谁料今朝剑下亡!
众将见杀了张、蔡二人,入问其故。操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乃谓众将曰:“
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众皆嗟呀不已。操于众将内选毛□〖音“介”,字形
左“王(玉)”右“介”;后以“介”替之〗、于禁为水军都督,以代蔡、张二人
之职。
细作探知,报过江东。周瑜大喜曰:“吾所患者,此二人耳。今既剿除,吾无
忧矣。”肃曰:“都督用兵如此,何愁曹贼不破乎!”瑜曰:“吾料诸将不知此计
,独有诸葛亮识见胜我,想此谋亦不能瞒也。子敬试以言挑之,看他知也不知,便
当回报。”正是:还将反间成功事,去试从旁冷眼人。未知肃去问孔明还是如何,
且看下文分解。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蒋干盗书是什么意思
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蒋干盗书”盗书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
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发生在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
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
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扩展资料
清晨,有人入帐叫醒周瑜,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蒋干,蒋干只装熟睡。周瑜和那人轻轻走出帐外,又听那人低声说道:“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越来越低。蒋干心中着急,可又不敢乱动。不一会儿,周瑜回来躺下睡了。
蒋干怕惊动周瑜,等周瑜睡熟,偷偷地爬起来,径直走出军营,守营军士也不阻拦。他来到江边,寻着小船,飞一般驰过长江,回见曹操。其实,这一切都是周瑜定下的反间计。他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二将精通水战,便设下此计,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
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蔡瑁、张允。等到众人将蔡瑁、张允的头送上时,曹操才省悟过来,已经晚了,只好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这幅画上,正是蒋干盗书的情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蒋干盗书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蒋干盗书”扩展:

成语注音:ㄐ一ㄤˇ ㄍㄢˋ ㄉㄠˋ ㄕㄨ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繁体成语:蔣干盗書
成语简拼:JGDS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造句:蒋干盗书的故事不能忘
成语用法:蒋干盗书作宾语、定语;指中计。
成语读音:jiǎng gàn dào shū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解释: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