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量力”成语故事

2023年03月17日成语故事89

“不自量力”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   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   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   果然,不久


历史上有什么比较经典的不自量力事件
1962年印度的遭遇
18日9时20分,担任正面攻击任务之步兵第165团突破了印军前沿阵地。印军在我猛烈炮火击和勇猛的冲击下,主力开始向南逃跑。该团在炮兵第306团和炮兵第308团随伴火炮支援下,边追边打连续攻克江让南侧无名高地、努如郎、3号桥,并迅速向纵深发展。
18日晨,第163团3营之第9连在营长李国英带领下,攻击西山口北之无名高地,击退印军3次反扑,夺取了3个炮兵阵地,抢占西山口。盘踞在西山口附近之印军,一部顽抗,大部向南逃跑。第163团团长解全威令第1营和3营之第8连向南追击,以第3营主力和第2营2个连,在第165团配合下,攻歼西山口附近之印军。
18日12时20分,第165团追至西山口北侧1号桥地区,印军凭借居高临下有利地形拼死顽抗。经约30分钟激战,全歼负隅顽抗之印军。
第163团第9连在攻占西山口无名高地中,第4班副班长庞国兴,在追击中,因夜暗与主力失去联系,途中先后与6班战士王世军、冉福林,第8班副班长周文轩相遇,4人自动组成战斗小组,继续向印军纵深追击。深入印军纵深7.5公里,两天打了5仗,勇敢机智地连续夺取印军2个炮兵阵地,歼灭印军7人,缴获87.6加榴炮7门,并为追击印军的第163团第1连带路,该连又缴获了8门87.6加榴炮,使印军第5野炮团的24门炮,三分之二落入了我第163团之手。
18日15时,第165团与第163团会合,战斗于18时基本结束。
庞国兴小组在两天多的时间里,追击敌人15里,连打5仗,歼灭了5股逃敌,攻克敌人炮兵阵地两处,缴获敌人87·6加农榴弹炮7门及其他装备物资、枪支弹药一部;加上他们为一连带路最后缴获的8门和印军逃命时汽车上带走翻入深谷的1门,印度第五野炮团的24门87.6加农榴弹炮,三分之二落到了我一六三团手中。剩下的几门在逃命途中翻下深沟成了一堆废铁。
战后,庞国兴荣立一等功,国防部授予他“机智灵活,孤胆作战战斗英雄”称号,王世军、冉福林、周文轩3人均荣立二等功,并在部队中开展了“学习庞国兴”的活动。
2.
11月20日,第三十一团第二营奉命在多龙桥、卡其皮地区,担任对贾明方向的防御任务,以保障团左侧后的安全。营指挥所率第四连第三班(5人)、82迫击炮1个排(15人、炮3门)、重机枪1个班(7人),位于多龙桥东南约700米处,其余分队均配置在营部以东3公里的卡其皮地区。
21日9时40分,随营行动的团作训||参谋康德心,带1名通信员,到多龙桥附近勘察地形,途中发现印军先头部队正在过桥,主力还在桥北山沟继续南进。康参谋即令通信员原地监视,自己跑步返营报告。第二营决心围歼该敌。为不失战机,一面调动第六连,一面令防化连指导员王文保,第四连副连长史洪信,炮排班长冯长喜等3人,带冲锋枪1支,半自动步枪2支,取捷径直插桥南堵印军南逃;以第四连第三班5人,沿北面山腰迅速迂回至印军主力侧后,抢占有利地形,断敌退路;抽炮排4人沿公路右侧由东向西侧击印军;迫击炮排、重机枪班在营指挥所附近占领发射阵地,以火力迟滞印军前进,支援各班(组)战斗。
王文保等3人受命后,迅速抢占了桥南有利地形,10时12分打响,拦头截断了已过桥的印军。枪声就是命令。第三十三团第二营押运物资的机炮连副班长李开生等3人,于10时15分在桥北西侧公路上与印军打响。与此同时第三十一团第二营炮排4人,亦在桥北东侧与印军接触,形成夹击态势。
印军见夺桥逃跑无望,即向李开生等进行猛扑,李开生等沉着应战,当即毙印军10余人。此时第三十三团第三营炊事班长夏明武等4人,也赶到并加入战斗。李开生将7人分编成3个战斗小组,不顾敌众我寡,冒着印军火力冲向桥头。配合王文保等3人,迅速全歼了已过桥的印军34人(毙16、俘18),控制了该桥。
印军主力见桥南印军被歼灭,便掉头向北逃跑。这时第四连第三班已从山腰将印军拦腰截断,把百余名印军从山上压下来,其余印军见势不妙,便回头向北面山林逃窜。此时,随营行动的政治处保卫股长贾福宽,将前一天俘虏的印军两名少尉军官带来喊话招降。印军营长见突围无望便首先来降,继而又令其派人以其名义进行招降,使被围的印军陆续放下了武器。此战斗,共歼灭印军241人(毙少校以下35人,俘88人,中校营长以下118人投降),缴获枪210余支(挺)、火箭筒2具、各种子弹1.4万余发、手榴弹84枚、步谈机3部。第二营等参战人员仅伤3名。
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第三十一团第二营等部指挥员敢于以少胜多,决心果断,及时抓住战机,采取拦头、截尾、侧击的战术,并利用印俘战场喊话招降,创造了以少(36人)胜多(241人)的又一成功战例。向打陇宗追击第一五四团,于11月20日进抵德让宗后,遵照西藏军区前指电示迅速补充粮弹,继续向打陇宗方向实施追击。其前卫分队第三营(第七、第八连、机炮连),于当日16时30分由德让宗出发,途中战斗7次,歼灭印军一部,于21日20时进占吉莫出口。团指率第一、第二营,于21日、22日先后到达打陇宗、普冬地区,尾歼逃跑印军一部。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比喻不自量力的成语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夸父逐日 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蚍蜉戴盆 比喻能力低而承担的任务极重。也比喻不自量力。 蜻蜓撼石柱 比喻不自量力。也比喻纹丝不动。 以指挠沸 挠:搅。用手指搅开水。比喻不自量力,一定失败。 好高鹜远 指不自量力,不愿实际去处理事情。 隔屋撺椽 比喻办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 老虎头上搔痒 比喻不自量力。 弄斧班门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投卵击石 比喻不自量力,自取失败。 以卵敌石 用蛋去抵挡石头,比喻不自量力。 若卵投石 〖解释〗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败。同“以卵击石”。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形容不自量力的词语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夸父逐日
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蚍蜉戴盆
比喻能力低而承担的任务极重。也比喻不自量力。
蜻蜓撼石柱
比喻不自量力。也比喻纹丝不动。
以指挠沸
挠:搅。用手指搅开水。比喻不自量力,一定失败。
好高鹜远
指不自量力,不愿实际去处理事情。
隔屋撺椽
比喻办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
老虎头上搔痒
比喻不自量力。
弄斧班门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投卵击石
比喻不自量力,自取失败。
以卵敌石
用蛋去抵挡石头,比喻不自量力。
若卵投石
〖解释〗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败。同“以卵击石”。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形容不自量力的词语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夸父逐日
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蚍蜉戴盆
比喻能力低而承担的任务极重。也比喻不自量力。
蜻蜓撼石柱
比喻不自量力。也比喻纹丝不动。
以指挠沸
挠:搅。用手指搅开水。比喻不自量力,一定失败。
好高鹜远
指不自量力,不愿实际去处理事情。
隔屋撺椽
比喻办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
老虎头上搔痒
比喻不自量力。
弄斧班门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投卵击石
比喻不自量力,自取失败。
以卵敌石
用蛋去抵挡石头,比喻不自量力。
若卵投石
〖解释〗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败。同“以卵击石”。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求不自量力导致失败或者量力而行从而成功的事例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犯发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时,因为体力不支,在登到 8000米高度时,便停了下来。后来他向人讲起这件事,人们都替他惋惜,为什么不坚持下去?为什么不再攀高一点?为什么不咬紧牙关? “不。我自己最清楚,8000米是我攀登的最高点,我一点也不遗憾。”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不自量力的成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有一次发生了争执,息国的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态度,却贸然出兵,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郑国被迫应战,同敌人厮杀,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
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说道:“息国犯了五不韪,所以要失败,而且,恐怕息国快要灭亡了。”——不韪,即“不对”或“不是”,也就是错误的意思。有句成语叫做“甘冒不韪”或“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说:明知不对,还是硬干,是自已心甘情愿犯错误,犯天下最大的错误。
当时人们说的息国所犯“五不韪”是哪五条呢?根据《左传》记载,就是:“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词,不察有罪。”意思是:不估计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对方高,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对方强,两国国君出于同姓、本是亲而不亲爱,对双方争执的言词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认识自己的错误。
又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是以知息之将亡也。”意思是: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由此可以看出息国快要灭亡了。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这个故事,说息国所犯“五不韪”之一的“不量力”,即成语“不自量”的出处。
不自量力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zì liàng lì,意思是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ó)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译文:不估计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对方高,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对方强,两国国君出于同姓、本是亲而不亲爱,对双方争执的言词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认识自己的错误。
扩展资料:
《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为《左传》。
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作者简介: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 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
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左丘明出身的家族世代为史官,曾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自量力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自以为是不自量力是什么意思
不自量力 发 音 bù zì liàng lì 释 义 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也说自不量力。量:估量。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不自量力的故事?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犯发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不自量力”扩展:

成语简拼:BZLL
成语解释:量:估计。不能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注音:ㄅㄨˋ ㄗˋ ㄌ一ㄤˋ ㄌ一ˋ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读音:bù zì liàng lì
读音纠正:量,不能读作“liánɡ”。
其他翻译:<法>se surestimer
造句: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不自量力,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谈文。(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七回)
俄文翻译:переоцéнивать свои силы
日文翻译:艖(み)のほどを知(し)らない
成语出处: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 摩揭陀国上》:“今诸外道不自量力,结党连群,敢声论鼓,惟愿大师摧诸异道。”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近义词:螳臂挡车、蚍蜉憾树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不自量力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对自己估计过高。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错字纠正:力,不能写作“立”。
英文翻译:do sth.beyond one's ability or strength
反义词:妄自菲薄、自知之明、量力而行
成语谜语:螳臂挡车;蚂蚁缘槐夸大国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17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