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瑚琏之器」的故事

2022年08月06日成语故事135

“瑚琏之器”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贡原是卫国的商人,姓端木名赐,他因为有钱,经常穿华丽的服饰,孔子看不惯他的新潮,说他为君子不器。他沾沾自喜,他问孔子自己是什么器,孔子随意说是瑚琏之器。子贡更加飘飘然,不知孔子在说他内心空虚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什么意思?
意思是:
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白话译文:
子贡问道:“在贫穷的时候不卑屈谄媚,在富裕的时候不骄横傲慢,像这样作人是不是就可以了呢?”孔子答道:“这样作人也就可以了。但不如在贫穷的时候以‘乐’来调和身心,在富裕的时候以‘礼’来约束言行。”
子贡进一步向孔子求证道:“您在前面讲的,之所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是不是因为要达到后者这样的作人标准,必须具备前者所没有的,那种如同切磋牙骨、琢磨玉石般的治学、修身的素养和品德。不知您是不是这个意思?我领会的是否正确呢?”
孔子回答道:“端木赐呀,以你现在的学识与修养,我可以开始与你讨论《诗经》中的内容和道理了。
出处: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论语》。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扩展资料:
相关故事:
关于子贡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一则故事。
人的才能和德行,自古以来就少有能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有长处,也必定会有短处。倘若用其长处去弥补短处,那么,天下将没有人不被使用;倘若苛责人的短处而舍弃其长处,那么,天下人都将被弃而不用。
再加上人 的感情各有爱憎,旨趣各有同异,即使是像伊尹、周公这样圣明的人和象墨翟、杨朱这样的贤能者,如果去征求众 人对他们的意见的话,谁能免去受讥刺和遭疑忌呢?
子贡向孔子问道:“乡里的人都喜欢这个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行啊。”子贡又问:“乡里的人都憎恶他,这个人又怎样呢?”孔子说道:“也不行啊。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而乡里的坏人都憎恶他。”
这是因为君子和小人的意趣 定相反,小人的憎恶君子也就象君子的憎恶小人 一样。要想究明真实的情况,取决于慎重地听取反映。听取君子的话,就废止了小人的邪道;而听取小人的话,君子的正道就会消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木赐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孔子弟子之最
最得意:颜回,前521~前481,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七十二贤之首首富:端木赐,前520~前456,字子贡,姓端木,名赐,卫国人(今河南浚县人),曾任鲁、卫两国之相,是孔门七十二贤中最有作为者,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子贡是春秋时期了不起的外交家和商人,被后世奉为“儒商鼻祖”。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仲由,前542~前479,字子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言偃 ,前506~前443,字子游,又称叔氏,常熟人,是春秋时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他22岁时离乡北上,拜孔子为师。谦虚好学,擅长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用礼乐教化民众,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深得孔子赞赏。后学成南归,从游弟子无数,被誉为传播东南文化第一人。很不好意思,能找到的只有这些了。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贾琏”中“琏”的读音是什么?
“琏”,读作:[liǎn]
释义:
琏[liǎn]:古代宗庙中盛黍稷的器皿。
部首:王
笔画:11
有关成语:瑚琏之器 (hú liǎn zhī qì)
造句:
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没能活到知天命的年龄,对于胡林翼这样的瑚琏之器来说,无疑是辞世过早了。
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古代宗庙中盛生黍的祭器,常用来比喻有立朝执政才能的人)。
子贡这样的瑚琏之器都理解不了,那么现在这些有点小聪明小伎俩的人,都是些破瓶子烂罐子,他们能懂什么呢?
子贡17岁那年游学鲁国,拜孔子为师,孔子曾将其比作“瑚琏之器”,说他可成大器。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什么叫器成语
没有什么叫器成语,带器的成语有掷鼠忌器、大器晚成、藏器待时、薰莸同器、临邛涤器
一、掷鼠忌器
【解释】:意思是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做事有所顾忌,不便于放手去干。忌:顾忌。
【出自】:《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
【译文】:“俗话说:‘欲投鼠而忌器。’这是好知道的。老鼠靠近器物;还怕不投;怕伤了他的武器;何况在接近皇帝的尊贵大臣呢!”
二、大器晚成
【解释】: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出自】:《老子》四十二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译文】:大气的人就像平原一样没有边际,成大器的人一般都在晚年。
三、藏器待时
【解释】:器:用具,引伸为才能。比喻学好本领,等待施展的机会。
【出自】:《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译文】:“君子藏器于身,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四、薰莸同器
【解释】: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比喻善恶同处,恶者掩善。
【出自】:《孔子家语·观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
【译文】:“我听说薰莸不同器而隐藏,尧和桀不共同治理一个国家,因为这类现象。”
五、临邛涤器
【解释】指 汉 司马相如 在 临邛 卖酒,与庸保杂作,涤器市中的故事。
【出自】:宋·秦观《人材》:“文如长卿而有临邛 涤器之陋,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参见“临邛酒”。
【译文】:“文像长卿却有临邛涤器的缺陷,要像韩信却有胯下匍匐在地的侮辱。”参见“临邛酒”。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杞梓之林,海涵地负 这段文字有出处吗
杞梓之林:释义:比喻众多的人材。出处:唐 李庾《西都赋》:“殷庙羞瑚琏之器,楚材惭杞梓之林。” 海涵地负: 释义: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 出处:宋 陈亮《笏记》:“皇帝陛下,日照天临,海涵地负。”希望有帮助!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杞梓之林,海涵地负 这段文字有出处吗
杞梓之林:释义:比喻众多的人材。出处:唐 李庾《西都赋》:“殷庙羞瑚琏之器,楚材惭杞梓之林。” 海涵地负: 释义: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 出处:宋 陈亮《笏记》:“皇帝陛下,日照天临,海涵地负。”希望有帮助!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瑚琏之器”扩展:

反义词:燕岱之石
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英文翻译:vessels of grain at ancestral temple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注音:ㄏㄨˊ ㄌ一ㄢˇ ㄓ ㄑ一ˋ
成语解释: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繁体成语:瑚璉之器
成语用法:瑚琏之器作宾语;指人有才。
近义词:栋梁之材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读音:hú liǎn zhī qì
成语简拼:HLZQ
造句:公以瑚琏之器为郎官,以干将之断宰赤县。(唐 李华《卢郎中斋居记》)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