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强兵的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

2022年08月06日成语大全138

成语“富国强兵”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富國強兵
成语读音:fù guó qiáng bīng
成语简拼:FGQB
成语注音:ㄈㄨˋ ㄍㄨㄛˊ ㄑ一ㄤˊ ㄅ一ㄥ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强兵富国
成语出处:先秦 商鞅《商君书 壹言》:“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成语用法:富国强兵联合式;作定语;指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成语造句:起感恩无已,慨然以富国强兵自任。(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六回)
英文翻译:make a country rich and build up its military power
俄文翻译:обогащáть страну и укреплять áрмию
日文翻译:富国強兵(ふこくきょうへい)

成语“富国强兵”的扩展资料

1. 关于富国强兵的对联
富国先藏富于小民强兵当练强及大众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求“富国就一定强兵吗”短评
富国与强兵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富国是强兵之本,只有国富,国防才有可靠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强兵也是富国的重要保证,没有巩固的国防,一旦外敌入侵,经济建设就无法进行;为了保持一个安全的经济建设环境和生活环境,必须建立与国家地位相适应的国防。这是社会发展史反复证实了的客观规律。 毛泽东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富国强兵思想,在革命战争时期,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支援战争的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进一步提出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理论。他指出,国防不可不有,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但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国家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更新武器装备,加强国防。富国是强兵的基础,但国富不一定兵强;国家经济条件是国防力量的物质基础,而不是国防力量本身。国家经济力量要变成为国防经济实力,还要通过一系列转化环节,如国防工业和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武器装备生产能力的形成等,因此,要富国强兵,就必须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以适度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来加强国防建设,使国民经济和国防力量取得协调一致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富国强兵的内容及途径也在变化。与农业手工业时代相比,现代国富的标志,已不仅是粟帛盐铁,而主要是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工农业生产;现代的兵强已不是刀枪剑戟及其兵士,而是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素质优良的合成军队。从发展的趋势看,世界许多国家通过增强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特别注重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增强经济实力,提高民族凝聚力等,实现富国强兵。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富国强兵的变法都有哪几次,主要内容是什么?
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等。
“相地而衰征”,就是把田地按土质好坏,产量多
少分为若干等级,按等级高低,征取数量不等的实物税,从而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这些实际上都是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作内政而寓军令”,就是把居民的组织和军队的编制统一起来;士农工商分居,职业世代相传,保证了社会生产,也避免人们因谋职业而使社会动荡不安。
2。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如商鞅变法、李悝变法等。
商鞅变法:(一)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 [8]法律,[9]轻罪用重刑;
(二)废除旧世卿世禄制,[10]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11-12]
(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13]
(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13]
(五)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14]扩大了国家赋税和兵徭役来源,为秦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变法
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北依高原,南临渭河,顺渭河而下可直入黄河,终南山与渭河之间可直通函谷关。为便于向函谷关以东发展,秦孝公于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并于次年将国都从栎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东南)迁至咸阳,同时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
其主要内容有:
(一)废除贵族的井田制,[15]“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16]
(二)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 ,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
(三)迁都咸阳,修建宫殿;[13]
(四)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13]
(五)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13]
(六)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13]这是对第一次变法中“异子之科”法令的补充,也是对社会风俗的规范。[14]
3。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耶律阿保机改革、清初皇太极改革等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
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
第四,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1792年,日本富国强兵论倡导者是谁
1792年,“富国强兵论”倡导者佐藤信渊在《宇内混同秘策》中提出,“首取鞑靼,次图朝鲜、支那”佐藤信渊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