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深()固()”「深根固本」
成语“深根固本”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shēn gēn gù běn成语简拼:SGGB
成语注音:ㄕㄣ ㄍㄣ ㄍㄨˋ ㄅㄣ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深根固蒂、深根固柢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至于中夏鼎沸,九域槃亘之时,率须深根固本,爱力惜费。” 《晋书·文苑传·伏滔》:“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权不外授,威不下黩,所以杜其萌际,深根固本,传之百世。”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同“深根固柢”。
成语用法:深根固本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造句:天元实无积德;视其相貌,寿亦不长。又,诸籓微弱,各令就国,曾无深根固本之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三
英文翻译:take deep roots
成语“深根固本”的扩展资料
1. 根深固本的下一句是什么?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成语 根深本固 发音 gēn shēn běn gù 解释 指根基深厚牢固。 出处 《淮南子·泰族训》:“不大其栋,不能任重。重莫若国,栋莫若德。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五帝三王之道,天下之纲纪,治之仪表也。” 《淮南子·泰族训》:“不大其栋,不能任重。重莫若国,栋莫若德。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五帝三王之道,天下之纲纪,治之仪表也。” 示例 《淮南子·泰族训》:“不大其栋,不能任重。重莫若国,栋莫若德。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五帝三王之道,天下之纲纪,治之仪表也。”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不外授,威不下黩,所以杜其萌际,重其名器,深根固本,传之百世。 ★《晋书·伏滔传》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最后一个字是本的成语大全
秉要执本
不惜工本
慈悲为本
除恶务本
掂梢折本
还元返本
还原反本
积基树本
汲古阁本
木落归本
弃末返本
弃末反本
清源正本
强枝弱本
去末归本
深根固本
寻源讨本
源源本本
原原本本
元元本本
逐末忘本
逐末舍本
逐末弃本
枝源派本
枝大于本
正经八本
不惜血本
澄源正本
根深固本
归正反本
归正返本
民为邦本
民惟邦本
穷源推本
清原正本
推宗明本
信以为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三国演义》里曹操谋士荀文若名叫什么?那个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又率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服毒自尽),年五十。获谥敬侯,后追赠太尉。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彧[yù] 基本字意指有文采 ;趣味高雅的,谈吐文雅的,有教养;还有茂盛的意思;古时用于人名。该字在《书·大传》,《广雅》等均有出现。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根深蒂固的来历
根深蒂固:亦作“ 根深蔕固 ”。 《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柢,一本作“ 蔕 ”。后以根深蒂固谓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将天意尚伺其根深蔕固,可与终毕者而命处之。” 元 耶律楚材 《三学寺改名圆明仍请予为功德主因作疏》:“根深蒂固常联万叶之芳,地久天长永祝一人之庆。” 明 陈大声 《满庭芳》词:“烟滋露养,根深蒂固,叶茂枝昌。”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七:“在 哈尔滨 盘据着 中东路 的要津,已经根深蒂固,如今一旦动摇,他们就起恐慌,阴谋诡计百出。”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