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因地制宜”的典故“因地制宜”成语故事

2024年11月16日成语故事79
从前长安城里有一个佝偻人郭骆驼以种树为生,很多有钱人争相请他去移栽树木,因为他有丰富的种树经验,经他移栽的树木长势很好,有人询问经验时,他说只是因地制宜,让其自然生长,很多人从他种树经验上悟出治国的道理...

与「距人千里」相似的成语故事

2024年11月16日成语故事60
战国时期,鲁平公准备任用孟子的学生乐正子主持国政,孟子喜出望外,公孙丑问孟子乐正子真的很有本事吗?孟子说他论本事、见闻与知识等都不如你,他的长处是对人很好,他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很多人聚集在他身边,能治理好国家...

成语“五羖大夫”的故事

2024年11月16日成语故事72
战国时期,晋献公用碧玉骏马向虞国行贿借道灭掉虢国与虞国,俘虏虞国大夫百里奚,并将他作为奴隶陪嫁到楚国。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取并释放他,与他共商国事,百里奚向他推荐蹇叔,秦穆公重金迎接蹇叔,百里奚与蹇叔、由余等辅佐穆公建立了霸业...

比喻“聚米为谷”的成语故事

2024年11月16日成语故事83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统一了中原,西部的隗嚣拥兵自重,与刘秀势不两立。刘秀准备派兵攻打,但还有些犹豫不决,大将马援认为隗嚣将帅不合,出兵必胜,他用米堆积成西部地形,指画进兵线路。刘秀顿时感觉胜利在望...

成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故事

2024年11月16日成语故事83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认为相邻的两个国家彼此可以望见,两国鸡狗的叫声都可以听见,各自吃自己的国家丰富的食物,穿自己的衣服,按照自己的风俗生活,直到老死都不互相往来。司马迁认为这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行不通...

成语“寒木春华”的故事

2024年11月15日成语故事72
南朝齐时有一个清干之士辛毗,官至行台尚书,他十分鄙视文学,当面嘲笑文人刘逖说:“君辈辞藻,譬若荣华,须臾之玩,非宏才也。岂比吾徒,千丈松树,常有风霜,不强凋悴矣!”刘逖立即回敬他:“既有寒木,又发春华,何如也?”辛只好认可...

成语故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024年11月15日成语故事47
  公元前379年,齐国公子因齐即位,自称为王,他就是齐威王。   齐威王,刚临政那几年,不问国事,饮酒作乐,国家日渐衰败,人民生活困难。 有一天,一位姓邹名忌的人前来叩门,自称懂得弹琴,知道威王爱好音乐,特来拜见。 威王召他进来,...

与「一场误会」相似的成语故事

2024年11月15日成语故事61
东汉末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奔向汝南,路过一座古城,见到张飞。张飞以为他投降了曹操举刀便砍。关羽怎样解释都没用,刘备的两位夫人作证也不行。刚好曹操的追兵蔡阳率军赶到,关羽杀了蔡阳。张飞才消除一场误会,他们和好如初...

「骨鲠之臣」的成语故事

2024年11月15日成语故事62
宋朝时期,鲁宗道参知政事,立朝刚正,嫉恶若仇,敢于直谏,对奸臣丝毫不留情面。权贵们因此纷纷害怕他,因他姓鲁,跟鱼字相近,因此说他是鱼头参政(刺多,难对付)。百姓则称他为“骨鲠之臣”...

比喻“瞻前顾后”的成语故事

2024年11月15日成语故事64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怀才不遇,在官场上屡遭排斥,楚怀王对他的提议置之不理,他内心十分痛苦,他只有通过诗歌来宣泄自己,在《离骚》中他写道:“夫惟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士。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