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舌战群儒」

2023年05月07日成语故事68

“舌战群儒”的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刘表去世,刘琮投降曹操,形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往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陟、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终于同意联刘抗曹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
  1、【故事出处】舌战群儒故事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2、【故事背景】舌战群儒是赤壁之战的前奏,当时吴国的文臣主张吴王向曹操投降,吴王虽不欲战但也不想降,诸葛亮是蜀国派去吴国说服吴王与蜀国联盟共同抗曹的人,所以诸葛亮要舌战群儒第一为了想吴王表明联合的决心和好处,第二激起吴王不想投降的意愿。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联手消灭刘备。
  孙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3、【故事】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
  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联刘抗曹了。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呢。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
  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降曹,丢人吧你。
  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哑口无言。
  4、【赏析】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实是诸葛亮说服孙抗击曹操的一个序曲。
  当时在东吴的阵营中,对于曹操的百万雄兵压境,文臣武将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等,要说服吴侯孙,不说服这些整天在孙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舌战群儒概括600字详细一些
(1)记人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2)叙事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3)写景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再进行概括.(4)状物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然后进行概括.(供参考)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舌战群儒的故事梗概?
舌战群儒,故事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   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鲁子敬力排众议,愿亲到江夏,搬请诸葛亮共议破曹大计。孙因刘备两次打败曹操,急于摸清曹军兵力,同意鲁肃去江夏探听虚实。诸葛亮于是决定只身入吴,要凭三寸不烂之舌,去说孙、曹两家互相吞并。   诸葛亮在鲁肃邀请下出使东吴,东吴众臣蔑视孔明,在谒见孙之前,先安排他在集贤堂与众官相会,想杀杀他的威风。东吴重臣张昭、顾雍等知诸葛亮来意,纷纷向诸葛亮发难,气势汹汹,不可一世。诸葛亮面对群儒,从容不迫,对答如流,以降曹必亡,曹军可以打败之理,说服众臣,驳得张昭“瞠目结舌,无言答对”;虞翻“面红耳赤,低头不语”;步骘、薛琮”语塞口呆“。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舌战群儒是什么时候的事
三国;【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现在,此词已经成为褒赞能言善辩者的口头词汇。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诸葛亮舌战群儒,群儒有哪些?
说白了就是东吴的一些谋士。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求舌战群儒原文及翻译
原文: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曹操,未审是何主见?”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在此时也。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尫羸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敦,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舌战群儒是什么意了
肃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施礼已毕,坐于客位。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曹操,未审是何主见?”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在此时也。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舌战群儒”扩展: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解释: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舌战群儒作谓语、定语;指口才好。
成语注音:ㄕㄜˊ ㄓㄢˋ ㄑㄨㄣˊ ㄖㄨˊ
成语简拼:SZQR
成语读音:shé zhàn qún rú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英文翻译:argue heatedly with a group of learned men <have a heated dispute with a group of scholars>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谜语:诸葛亮出使东吴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造句:诸葛亮舌战群儒,薛综谓刘玄德乃织席败履之徒。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gyjslw.com/post/57846.html